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纜焊接設備,屬于線纜加工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電線電纜用以傳輸電(磁)能,信息和實現電磁能轉換的線材產品,廣義的電線電纜亦簡稱為電纜,狹義的電纜是指絕緣電纜,它可定義為:由下列部分組成的集合體;一根或多根絕緣線芯,以及它們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層,總保護層及外護層,電纜亦可有附加的沒有絕緣的導體。用以傳輸電(磁)能,信息和實現電磁能轉換的線材產品。
廣義的電線電纜亦簡稱為電纜,狹義的電纜是指絕緣電纜。它可定義為,由下列部分組成的集合體:一根或多根絕緣線芯,以及它們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層,總保護層及外護層,電纜亦可有附加的沒有絕緣的導體。
目前現有的線纜焊接設備雖然能夠滿足其使用需求,但是焊接頭兩側的固定裝置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適情況而進行調整,且現有的線纜焊接設備是在平面加工臺實現加工,但是加工時容易出現力偏移,導致加工質量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目前現有的線纜焊接設備雖然能夠滿足其使用需求,但是焊接頭兩側的固定裝置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適情況而進行調整,且現有的線纜焊接設備是在平面加工臺實現加工,但是加工時容易出現力偏移,導致加工質量差的問題,設計了一種線纜焊接設備。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該一種線纜焊接設備,其結構包括:第一支撐臺、加工臺、右移動柱、左移動柱、右固定夾、左固定夾、焊接頭、固定柱、第二支撐臺;第一支撐臺通過焊接固定在加工臺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加工臺上端面的水平中心位置設有凹槽,凹槽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型結構,所述右移動柱的上端設有右固定夾,所述左移動柱的上端設有右固定夾,所述焊接頭的一端通過焊接固定在固定柱的中段,所述固定柱與第二支撐臺通過焊接實現固定。
所述右移動柱和左移動柱的底端均設有圓臺,右移動柱和左移動柱的外觀、高度和直徑相同。
所述加工臺上端面的半圓型凹槽的長度和加工臺的長度相同。
所述右固定夾和左固定夾的設計結構和大小相同。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新穎獨特,借助左右移動柱的設計結構,很好的滿足了其使用需求,解決了現有的線纜焊接設備在焊接頭兩側的固定裝置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適情況而進行調整,且現有的線纜焊接設備是在平面加工臺實現加工,但是加工時容易出現力偏移,導致加工質量差的問題,很好的避免了出現誤差,提高了加工質量。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操作,部件材質價格低廉,工藝性好,制作成本低,應用性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
圖中:1第一支撐臺、2加工臺、3右移動柱、4左移動柱、5右固定夾、6左固定夾、7焊接頭、8固定柱、9第二支撐臺。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線纜焊接設備,其結構包括:第一支撐臺1、加工臺2、右移動柱3、左移動柱4、右固定夾5、左固定夾6、焊接頭7、固定柱8、第二支撐臺9;第一支撐臺1通過焊接固定在加工臺2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加工臺2上端面的水平中心位置設有凹槽,凹槽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型結構,所述右移動柱3的上端設有右固定夾5,所述左移動柱4的上端設有右固定夾6,所述焊接頭7的一端通過焊接固定在固定柱8的中段,所述固定柱8與第二支撐臺9通過焊接實現固定,所述右移動柱3和左移動柱4的底端均設有圓臺,右移動柱3和左移動柱4的外觀、高度和直徑相同,所述加工臺2上端面的半圓型凹槽的長度和加工臺2的長度相同,所述右固定夾5和左固定夾6的設計結構和大小相同。
本實施例所描述的一種線纜焊接設備,使用時將兩根線纜通過右固定夾5和左固定夾6進行固定,然后調整右移動柱3和左移動柱4的位置,將兩根線纜置于加工臺2的半圓型凹槽內,使得兩根線纜的端部相吻合,再通過焊接頭7實現焊接即可,本實用新型新穎獨特,借助左右移動柱的設計結構,很好的滿足了其使用需求,解決了現有的線纜焊接設備在焊接頭兩側的固定裝置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適情況而進行調整,且現有的線纜焊接設備是在平面加工臺實現加工,但是加工時容易出現力偏移,導致加工質量差的問題,很好的避免了出現誤差,提高了加工質量,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操作,部件材質價格低廉,工藝性好,制作成本低,應用性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都應涵蓋在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