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治具,尤其涉及一種面板組裝治具。
背景技術:
如圖1和圖2所示,現有面板產品100包括下面板101、以及通過彈簧102組裝在下面板101上的上面板103。
面板產品一般采用兩種方法組裝,第一種方法為人力手工組裝:先將彈簧102放置在下面板101,然后放置上面板103,最后利用手指按壓組裝。此方案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
第二種方法為簡易治具組裝:如圖3所示,利用治具200定位產品,先放置面板產品100,然后利用快速夾按壓組裝。此方案消除勞動強度,但是生產效率依然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用性比較強,定位精度比較高,生產效率高和成本低,且可快速便捷和操作安全的一種面板組裝治具。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面板治具,其包括:底座部分、滑動連接在底座部分上且用于定位面板產品的定位部分、垂直固定在底座部分上且位于定位部分側邊的氣缸固定部分、固定在氣缸固定部分上且用于壓合面板產品的至少一氣缸壓合部分、以及組裝在氣缸固定部分上且位于氣缸壓合部分外的安全保護部分。
優選地,所述底座部分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下表面的兩個支撐板、固定在底板上表面且用于滑動固定定位部分的兩個滑軌、以及定在底板上表面且用于控制定位部分在Y方向運動的第一氣缸。
優選地,所述底座部分還包括:固定在底板側邊且用于調節氣壓的調節閥、固定在底板側邊且用于控制氣缸動作的手拉閥、固定在底板上表面且用于第一氣缸進行換氣的第一氣控閥、固定在第一氣控閥的氣控閥固定塊、以及固定在底板上且用于氣缸固定部分定位基準的兩個定位銷。
優選地,所述定位銷位于對應滑軌的前方。
優選地,所述定位部分包括:固定板、固定在該固定板上表面的兩個定位板、固定在每個定位板上的四個活動定位塊、固定在固定板下表面的兩個滑塊和一個連接塊;其中,滑塊在底座部分的滑軌上滑動;連接塊與第一氣缸連接;面板產品固定在活動定位塊上。
優選地,所述氣缸固定部分包括:豎直固定在底座部分上的立板、垂直連接在立板側邊且用于立板加強固定的兩個加強板、固定在立板上且用于氣缸換氣的第二氣控閥、固定在立板上且用于支撐氣缸固定板的墊塊、用于固定氣缸的氣缸固定板、以及用于定位部分限位的兩個限位柱。
優選地,所述氣缸壓合部分設有并列設置的兩個。
優選地,所述氣缸壓合部分包括:固定在氣缸固定部分上的第二氣缸、連接板、以及用于壓合面板產品的兩個壓頭;其中,第二氣缸設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與連接板連接,所述連接板與壓頭連接。
優選地,所述安全保護部分套設在兩個氣缸壓合部分外。
優選地,所述安全保護部分包括:固定在氣缸固定部分的一個加強板上且用于氣缸壓合部分一側防護的第一封板、固定在氣缸固定部分上的另一個加強版上且用于氣缸壓合部分另一側防護的第二封板、以及連接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間且用于氣缸壓合部分正面防護的中間封板。
本實用新型用于所有面板產品組裝,通用性比較強,定位精度比較高,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低,且使用快速便捷和操作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面板產品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圖1所示面板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現有采用治具組裝面板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面板治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所示面板治具的底座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4所示面板治具的定位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4所示面板治具的氣缸固定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4所示面板治具的氣缸壓合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4所示面板治具的安全保護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10和圖11為圖4所示面板治具的第一步工作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圖12和圖13為圖4所示面板治具的第一步工作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圖14和圖15為圖4所示面板治具的第一步工作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面板組裝治具利用直線滑軌滑塊和定位銷定位,本實用新型采用氣缸壓合,消除勞動強度;本面板治具一模多穴,提高生產效率和定位精度高。
請參閱圖4所示,本面板治具包括:底座部分1、滑動連接在底座部分1上且用于定位面板產品100的定位部分2、垂直固定在底座部分1上且位于定位部分2側邊的氣缸固定部分3、固定在氣缸固定部分3上且用于壓合面板產品100的至少一氣缸壓合部分4、以及組裝在氣缸固定部分3上且位于氣缸壓合部分4外的安全保護部分5。
請參閱圖5所示,底座部分1包括:底板11、固定在底板11下表面的兩個支撐板12、固定在底板11上表面且用于滑動固定定位部分2的兩個滑軌13、固定在底板11側邊且用于調節氣壓的調節閥14、固定在底板11側邊且用于控制第一氣缸16運動的手拉閥15、固定在底板11上表面且用于控制定位部分2在Y方向運動的第一氣缸16、固定在底板11上表面且用于第一氣缸16進行換氣的第一氣控閥17、固定在第一氣控閥17的氣控閥固定塊18、以及固定在底板11上且用于氣缸固定部分3定位基準的兩個定位銷19。其中,定位銷19位于對應滑軌13的前方。
第一氣缸16設有第一活塞桿161。
請參閱圖6所示,定位部分2為一模四穴,其包括:固定板21、固定在該固定板21上表面的兩個定位板22、固定在每個定位板22上的四個活動定位塊23、固定在固定板21下表面的兩個滑塊24和一個連接塊25。其中,滑塊24在底座部分1的滑軌13上滑動;連接塊25與底座部分1的第一氣缸16連接,通過驅動第一氣缸16,帶動定位部分2在底座部分1的滑軌13上運動。
請參閱圖7所示,氣缸固定部分3包括:豎直固定在底座部分1的底板11上的立板31、垂直連接在立板31側邊且用于立板31加強固定的兩個加強板32、固定在立板31上且用于氣缸換氣的第二氣控閥33、固定在立板31上且用于支撐氣缸固定板35的墊塊34、用于固定氣缸的氣缸固定板35、以及用于定位部分2限位的兩個限位柱36。
請參閱圖8所示,氣缸壓合部分4設有并列設置的兩個,每個氣缸壓合部分4包括:固定在氣缸固定部分3的氣缸固定板35上且用于驅動壓頭43上下運動的第二氣缸41、用于第二氣缸41和壓頭43連接的連接板42、以及用于壓合面板產品100的上面板的兩個壓頭43。
第二氣缸41設有第二活塞桿411,第二活塞桿411在第二氣缸41內運動,帶動對應的壓頭43運動,通過第二氣缸41驅動第二活塞桿411運動,壓頭43壓合固定在定位部分2上的面板產品100。
當第二氣缸41復位時,氣缸壓合部分4處于頂部。
請參閱圖9所示,安全保護部分5套設在兩個氣缸壓合部分4外,其包括:固定在氣缸固定部分3的一個加強板32上且用于氣缸壓合部分4一側防護的第一封板51、固定在氣缸固定部分3上的另一個加強版32上且用于氣缸壓合部分4另一側防護的第二封板52、以及連接第一封板51和第二封板52之間且用于氣缸壓合部分4正面防護的中間封板53。
組裝時,首先將定位部分2滑動固定在底座部分1上;再將氣缸固定部分3垂直固定在底座部分1上;然后將兩個氣缸壓合部分4固定在氣缸固定部分3上,最后將安全保護部分5固定在氣缸固定部分3且位于兩個氣缸壓合部分4外。
第一氣缸16用于驅動定位部分2在底座部分1上的滑動;定位部分2在底座部分1上具有兩個位置,第一位置位于遠離氣缸壓合部分4,第二位置位于氣缸壓合部分4的底部;當定位部分2在底座部分1上位于第一位置時,面板產品100固定在定位部分2上;當定位部分2在底座部分1上位于第二位置時,氣缸壓合部分4的壓頭43壓合面板產品100。
本實用新型面板治具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請參閱圖10和圖11所示,首先,準備啟動底座部分1的第一氣缸16,氣缸壓合部分4的第二氣缸41復位,氣缸壓合部分4處于頂部;然后,底座部分1的第一氣缸16啟動,第一氣缸16帶動定位部分2在底座部分1上滑動至底座部分1的外側;面板產品100固定在定位部分2的活動定位塊23上。
準備啟動底座部分的第一氣缸的步驟為:底座部分1的調節閥14通氣,手拉閥15拉出狀態。
第一氣缸16帶動定位部分2在底座部分1上滑動至底座部分1的外側,其中外側指的是往氣缸固定部分3相反的方向。
底座部分1的調節閥14通氣,手拉閥15拉出狀態,手拉閥15驅動第一氣缸16運動,定位部分2的連接塊25與第一氣缸16連接,第一氣缸16運動帶著定位2在滑軌13上運動至第一位置。
第三步:請參閱圖12和圖13所示,首先,按下手拉閥15,第一氣缸16回拉,定位部分2帶著面板產品100在底座部分1上往氣缸固定部分3方向滑動;然后,定位部分2的連接塊25接觸底座部分1的第一氣控閥17后,氣缸壓合部分4的第二氣缸41驅動壓頭43往下運動,氣缸壓合部分4的壓頭43壓合面板產品100的上面板,組裝面板產品100。
第三步:請參閱圖14和圖15所示,首先,手拉閥15回拉,第二氣缸41回拉,氣缸壓合部分4復位;然后,氣缸壓合部分4頂到氣缸固定部分3的第二氣控閥33后,第一氣缸16推出,定位部分2復位(即:定位部分2帶著面板產品100在底座部分1上往氣缸固定部分3相反的方向滑動),取出面板產品100。
本實用新型用于所有面板產品組裝,通用性比較強,定位精度比較高,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低,且使用快速便捷和操作安全。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等同變換,這些等同變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