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小五金件的內斜楔彎曲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做類似產品要人為的將一件一件的料件放入模具定位中,完成沖壓后再將料件從模具中取出,這樣會產生安全得不到保證,易發生傷害事故,如果是自動沖壓,一旦料件的放入有快慢后,很容易造成工人手部的壓傷或者碰傷,同時人為的放置會存在產品精度的誤差和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而且存在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等不良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用于小五金件的內斜楔彎曲模具,它可克服現有技術中產生安全得不到保證、人為的放置誤差和工作效率低下,以及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等不良因素的一些不足。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小五金件的內斜楔彎曲模具,它主要包括底座和設在底座上的座架,其特征在于:座架內設有空腔,空腔內設有滑板式凹模,座架上設有固定裝置,座架上方設有與滑板式凹模相配合的上模,滑板式凹模由一組對應設置的成型滑塊和設在成型滑塊下部的托板構成,所述的成型滑塊可沿空腔斜面進行滑動。
使用時,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由上模和滑板式凹模相配合,上模下行時,滑板式凹模與上模產生擠壓將料片成型。該模具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品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數,可實現一次成型的操作模式,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各附圖的標號表示如下:1上板、2墊板、3固定板、4壓柱、5圓銷、6定位銷、7頂桿、8第一彈簧、9底座、10第二彈簧、11座架、12托板、13頂板、14成型滑塊、15壓板、16定位板、17凸模。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用于小五金件的內斜楔彎曲模具,它主要包括底座和設在底座上的座架,其與現有技術的區別在于:座架內設有空腔,空腔內設有滑板式凹模,座架上設有固定裝置,座架上方設有與滑板式凹模相配合的上模,滑板式凹模由一組對應設置的成型滑塊和設在成型滑塊下部的托板構成,所述的成型滑塊可沿空腔斜面進行滑動。
所述的上模由頂桿和與頂桿相連的下壓裝置連接而成,所述的下壓裝置由上板、墊板和固定板依次連接而成,頂桿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壓柱,所述的壓柱一端與固定板相連,另一端與成型滑塊的上部相抵觸。
空腔的兩側面為斜面,傾斜角度為40-65度,所述的一組成型滑塊外表面與空腔的內壁形狀相配合,形成滑塊的中部設有型腔,所述的型腔與上模之間形成間隙配合,間隙大小為0.2-1mm。型腔的底部設有一頂板,所述的頂板嵌設于托板的中部,頂板底部設有一頂桿,頂桿頂部設有一定位銷,頂板的中部設有一通孔,所述的定位銷一端穿過通孔與空腔相連接。所述的固定裝置由壓板和設置于壓板上的定位板連接而成。托板的一側下部設有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第二彈簧放置于成型滑塊14的前后兩邊,它的作用是當凸模17上行,成型滑塊14在減壓的情況下將成型滑塊14向左右兩邊分開,達到開啟狀態,使工件從成型滑塊14中脫離。
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由上模和滑板式凹模相配合,在下壓裝置的帶動下, 上模下行,滑板式凹模與凸模產生擠壓,同時兩根壓柱將一組成型滑塊沿著空腔的斜面進行相應的下滑,共同將料片成型成工件。
使用時,毛坯件放置壓板上,用定位板定位。上模下行時,件凸模通過壓板將毛坯件先壓成U形,并進入一組成型滑塊中間,隨上模下行,壓柱壓住成型滑塊向下運動,并沿空腔的斜面向中心收縮,將工件擠壓成型。其中,斜面的傾斜角度為45度,成型滑塊的外表面與空腔的內壁斜面之間為可滑動連接,之間的摩擦系數為0.1,該模具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品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數,可實現一次成型的操作模式,降低了人工成本。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只局限于上述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