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中的彎管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平面的雙工位彎管裝置。
背景技術:
機房空調制冷系統(tǒng)管路構成基本上為:由蒸發(fā)器-四通換向閥管路總成、氣液分離器-壓縮機管路總成、壓縮機-四通換向閥管路總成、四通換向閥-冷凝器管路總成、冷凝器-蒸發(fā)器管路總成,制冷劑加注閥、管卡和管路固定支架等組成。由于機房空調是高度集中,管路的設計也要求非常的緊湊,尤其是蒸發(fā)器連接管,蒸發(fā)器連接管是類似于大彎頭,安裝在蒸發(fā)器上,蒸發(fā)器連接管由于其比較小,如果使用自動化的彎管機進行完全,會帶來以下不良:
1、由于蒸發(fā)器連接管的整體結構較小,自動彎管機對彎管的最小尺寸有限制,很多小尺寸的工件自動彎管機都實現(xiàn)不了。
2、自動彎管機動輒上萬元或者十幾萬元,后期保養(yǎng)及編程還需要指定專人進行維護,給企業(yè)帶來很大資金壓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避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快速方便的基于平面的雙工位彎管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平面的雙工位彎管裝置,包括操作臺及設在所述操作臺上的模板,在所述的模板上設有芯桿,所述的芯桿通過兩個固定座固定在操作臺上,在所述的固定座兩側分別設有限位塊,所述的限位塊通過上端的螺釘與芯桿固定連接,在所述的芯桿的兩端分別設有彎管輪、偏心輪和手柄,所述的彎管輪固定在所述操作臺上,所述手柄安裝在偏心輪上,所述的偏心輪活動固定在操作臺上。
優(yōu)選地,所述的操作臺上還設有模具存放板。
優(yōu)選地,所述的芯桿的材質為Cr12Mov,其表面粗糙度為Ra0.4-0.6。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采用在一個操作臺對稱設置兩個彎管臺位,極大地節(jié)約設備的占地空間同時也提高了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效率;芯桿上的限位塊可以依據(jù)加工件的尺寸隨意調節(jié),可以適應不同尺寸的管件加工;在操作臺下端設有的模具存放板極大了提高了換模的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圖3所示,一種基于平面的雙工位彎管裝置,包括操作臺1及設在所述操作臺1上的模板2,在所述的模板2上設有芯桿4,所述的芯桿4通過兩個固定座5固定在操作臺1上,在所述的固定座5兩側分別設有限位塊6,所述的限位塊6通過上端的螺釘7與芯桿4固定連接,在所述的芯桿4的兩端分別設有彎管輪8、偏心輪9和手柄10,所述的彎管輪8固定在所述操作臺1上,所述手柄10安裝在偏心輪9上,所述的偏心輪9活動固定在操作臺1上。
優(yōu)選地,所述的操作臺1上還設有模具存放板3。
優(yōu)選地,所述的芯桿4的材質為Cr12Mov,其表面粗糙度為Ra0.4-0.6。
具體使用方式,首先依據(jù)加工管組的內徑選擇合適的芯桿4,依據(jù)彎管的角度選擇合適的彎管輪8和偏心輪9,然后通過螺釘7調整限位塊6的位置,然后將代加工管組一端插入芯桿4內,拉動手柄10帶動偏心輪9轉動,代加工管組在偏心輪9、彎管輪8及芯桿4的作用下彎曲成形。
本實用新型采用在一個操作臺對稱設置兩個彎管臺位,極大地節(jié)約設備的占地空間同時也提高了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效率;芯桿上的限位塊可以依據(jù)加工件的尺寸隨意調節(jié),可以適應不同尺寸的管件加工;在操作臺下端設有的模具存放板極大了提高了換模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