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數控機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控車床用的裝夾裝置。
背景技術:
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并將其譯碼,用代碼化的數字表示,通過信息載體輸入數控裝置。經運算處理由數控裝置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控制機床的動作,按圖紙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數控機床較好地解決了復雜、精密、小批量、多品種的零件加工問題,是一種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動化機床,代表了現代機床控制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一種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傳統的數控機床的裝夾裝置功能單一,需要人工手動上下料,嚴重影響數控機床的生產效率,為此需要一種數控車床用的裝夾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數控車床用的裝夾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數控車床用的裝夾裝置,包括機床基板,所述機床基板的一端垂直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活動套接有轉軸,所述轉軸靠近機床基板的一端安裝有卡盤,所述固定板的頂端垂直安裝有機床基板平行設置的橫梁,所述橫梁靠近機床基板的一側安裝有水平設置的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第一驅動結構上垂直安裝有豎直設置的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驅動機構上安裝有取放料機構,所述卡盤的一側上方安裝有與固定板固定連接的進料料道,所述進料料道傾斜設置,且進料料道較低的一端為進料料道靠近卡盤的一端,所述進料料道較低的一端開設取料孔,所述進料料道的正下方安裝有出料料道,所述取放料機構包括與第二驅動機構固定連接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遠離第二驅動機構的一側垂直安裝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遠離安裝板的一端垂直安裝有與安裝板平行設置的圓盤,所述圓盤的內部沿其軸線方向陣列開設有長條形滑槽,所述滑槽的內部活動套接有夾爪,且夾爪沿圓盤的軸線方向設置,所述夾爪靠近安裝板的一端鉸接有推桿,所述推桿的一端與夾爪鉸接,所述推桿的另一端鉸接有氣缸。
優選的,所述第一驅動結構包括沿橫梁長度方向設置的兩組軸承座,兩組軸承座的內部活動套接有絲杠,絲杠的外側活動套接有與第二驅動機構固定連接的滑塊,絲杠的一端通過聯軸器安裝有與橫梁固定連接的電機,所述第一驅動結構和第二驅動機構的結構一致。
優選的,所述氣缸的活塞端與推桿鉸接,且推桿沿氣缸的活塞桿陣列分布。
優選的,所述進料料道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長條形進料通道,且進料通道與取料孔連通,所述取料孔的一側安裝有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端伸入進料料道內部的一端安裝有限位桿。
優選的,所述出料料道傾斜設置,所述出料料道較高的一端為出料料道靠近卡盤的一端,所述出料料道較高的一端開設有放料孔。
優選的,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的滑塊上安裝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安裝有氣缸,且氣缸沿機床基板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氣缸與取放料機構的安裝板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通過在機床基板上設置的固定板、卡盤、橫梁、第一驅動機構、取放料機構、進料料道、取料孔、出料料道、安裝板、圓盤、滑槽、夾爪、推桿和氣缸,利用第一驅動機構、取放料機構、進料料道和出料料道,實現了工件的全自動上下料操作,提高了數控車床的生產加工效率,節省人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數控車床用的裝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數控車床用的裝夾裝置取放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床基板、2固定板、3卡盤、4橫梁、5第一驅動機構、6取放料機構、7進料料道、8取料孔、9出料料道、10安裝板、11圓盤、12滑槽、13夾爪、14推桿、15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數控車床用的裝夾裝置,包括機床基板1,機床基板1的一端垂直安裝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上活動套接有轉軸,轉軸靠近機床基板1的一端安裝有卡盤3,固定板2的頂端垂直安裝有機床基板1平行設置的橫梁4,橫梁4靠近機床基板1的一側安裝有水平設置的第一驅動機構5,第一驅動結構5上垂直安裝有豎直設置的第二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上安裝有取放料機構6,卡盤3的一側上方安裝有與固定板2固定連接的進料料道7,進料料道7傾斜設置,且進料料道7較低的一端為進料料道7靠近卡盤3的一端,進料料道7較低的一端開設取料孔8,進料料道7的正下方安裝有出料料道9,取放料機構6包括與第二驅動機構固定連接的安裝板10,安裝板10遠離第二驅動機構的一側垂直安裝有支撐柱,支撐柱遠離安裝板10的一端垂直安裝有與安裝板10平行設置的圓盤11,圓盤11的內部沿其軸線方向陣列開設有長條形滑槽12,滑槽12的內部活動套接有夾爪13,且夾爪13沿圓盤11的軸線方向設置,夾爪13靠近安裝板10的一端鉸接有推桿14,推桿14的一端與夾爪13鉸接,推桿14的另一端鉸接有氣缸15。
第一驅動結構5包括沿橫梁4長度方向設置的兩組軸承座,兩組軸承座的內部活動套接有絲杠,絲杠的外側活動套接有與第二驅動機構固定連接的滑塊,絲杠的一端通過聯軸器安裝有與橫梁4固定連接的電機,第一驅動結構5和第二驅動機構的結構一致,氣缸15的活塞端與推桿14鉸接,且推桿14沿氣缸15的活塞桿陣列分布,進料料道7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長條形進料通道,且進料通道與取料孔8連通,取料孔8的一側安裝有氣缸,氣缸的活塞端伸入進料料道7內部的一端安裝有限位桿,出料料道9傾斜設置,出料料道9較高的一端為出料料道9靠近卡盤3的一端,出料料道9較高的一端開設有放料孔,第二驅動機構的滑塊上安裝有連接板,連接板上安裝有氣缸,且氣缸沿機床基板1長度方向設置,氣缸與取放料機構6的安裝板10固定連接。
應用方法:本發明中,物料從進料料道7從進入,隨著自重的作用下滾動至取料孔8,然后橫梁4上的第一驅動機構5和第二驅動機構啟動,將取放料機構6運輸至取料孔8的位置,然后氣缸15啟動,使推桿14帶動夾爪13沿圓盤11上的滑槽12運動,從而實現工件的夾持,然后將工件運輸在卡盤3上上料,采用同樣的方式將加工完成的工件放置在出料料道9上,該設計利用第一驅動機構、取放料機構、進料料道和出料料道,實現了工件的全自動上下料操作,提高了數控車床的生產加工效率,節省人工。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