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模具加工技術,具體地,涉及一種條帶接頭時效成形模具。
背景技術:
星箭分離是運載火箭發射衛星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節,分離是否正常完成直接關系到飛行器發射的成敗。目前,世界上各主要運載火箭大都采用包帶鎖緊裝置作為星箭連接和分離機構。包帶裝置主要由兩個條帶(半帶)、限位簧、拉簧、V形塊、爆炸螺栓等組成。隨著衛星種類、結構形式的不斷變化,衛星對星箭包帶鎖緊裝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需要條帶具備更好的成形精度來滿足這一發展趨勢。
傳統的條帶接頭成形方式采用壓彎加強制焊接方式,存在焊接殘余應力,條帶接頭形狀一致性差,這不僅給條帶鎖緊過程帶來難度,還會給衛星分離帶來一定的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條帶接頭時效成形模具。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條帶接頭時效成形模具,包括:芯模、壓板、上夾板、下夾板、吊桿、定位銷;
其中,所述上夾板、所述下夾板相對設置,所述壓板設置在所述上夾板、所述下夾板的一端,與所述上夾板、所述下夾板配合形成芯模安裝腔;
所述芯模設置在所述芯模安裝腔內側;所述芯模與所述壓板的內側面、上夾板的內側面、下夾板的內側面之間形成條帶接頭成型腔。
優選地,還包括芯軸、吊桿和第一螺帽;
其中,所述芯軸設置在所述芯模內側,與所述芯模間隙配合;
所述吊桿的一端依次穿過所述壓板、所述芯模與所述芯軸螺紋連接,另一端螺紋連接所述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帽與芯模和壓板配合以壓緊條帶接頭的圓弧段。
優選地,還包括螺栓、第二螺帽以及墊圈;
所述螺栓設置在所述上夾板、所述下夾板螺栓安裝孔內;所述螺栓的兩端依次設置有第二螺帽、墊圈;
通過螺栓、第二螺帽、墊圈與芯模配合夾持,用于壓緊條帶接頭的直邊段。
優選地,還包括定位銷;
其中,所述上夾板和所述下夾板分別設置有相對應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
所述定位銷設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優選地,所述芯模、芯軸、壓板、上夾板和下夾板采用鈦合金或不銹鋼制成。
優選地,所述吊桿為全螺紋結構;
所述吊桿的另一端設置有懸掛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條帶接頭時效成形模具,用于定位和夾持條帶接頭,大幅提高了條帶接頭成形的一致性,并取得了穩定的成形質量;
2、本實用新型中定位銷置于上夾板和下夾板的定位孔中,同時貫穿條帶接頭上所開的定位孔,能夠保證條帶接頭直邊段的長度;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布局合理,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為芯模;2為芯軸;3為壓板;4為上夾板;5為下夾板;6為吊桿;7為定位銷;8為螺栓;9為第二螺帽;10為墊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在本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條帶接頭時效成形模具,包括:芯模、壓板、上夾板、下夾板、吊桿、定位銷;
其中,所述上夾板、所述下夾板相對設置,所述壓板設置在所述上夾板、所述下夾板的一端,與所述上夾板、所述下夾板配合形成芯模安裝腔;
所述芯模設置在所述芯模安裝腔內側;所述芯模與所述壓板的內側面、上夾板的內側面、下夾板的內側面之間形成條帶接頭成型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條帶接頭時效成形模具,還包括芯軸、吊桿和第一螺帽;
其中,所述芯軸設置在所述芯模內側,與所述芯模間隙配合;
所述吊桿的一端依次穿過所述壓板、所述芯模與所述芯軸螺紋連接,另一端螺紋連接所述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帽與芯模和壓板配合以壓緊條帶接頭的圓弧段。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條帶接頭時效成形模具,還包括螺栓、第二螺帽以及墊圈;
所述螺栓設置在所述上夾板、所述下夾板螺栓安裝孔內;所述螺栓的兩端依次設置有第二螺帽、墊圈;
通過螺栓、第二螺帽、墊圈與芯模配合夾持,用于壓緊條帶接頭的直邊段。所述螺栓還起限位作用,用于防止條帶接頭發生橫向偏轉。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條帶接頭時效成形模具,還包括定位銷;其中,所述上夾板和所述下夾板分別設置有相對應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銷設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所述芯模、芯軸、壓板、上夾板和下夾板采用鈦合金或不銹鋼制成。
所述吊桿為全螺紋結構;所述吊桿的另一端設置有懸掛孔,用于通過鋼絲繩懸掛在高溫真空熱處理爐腔內。
當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條帶接頭時效成形模具裝夾時,將芯模1置于開孔條帶接頭內側,然后將條帶接頭置于上夾板4和下夾板5之間,并通過螺栓8、第二螺帽9和墊圈10將夾板4和夾板5預緊,將定位銷7穿過上夾板4的第一定位孔,使其貫穿條帶定位孔,并插入下夾板5的第二定位孔,然后將芯軸2置于芯模1的圓孔中,吊桿6穿過條帶接頭和芯模1的預制孔與芯軸2通過螺紋連接,將開有圓孔的壓板3套入吊桿6,通過擰緊螺帽9使壓板3和芯模1將條帶接頭壓緊,最后擰緊其它所有螺帽,使上夾板4和下夾板5將條帶接頭充分壓緊,實現條帶接頭精確夾持。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