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打磨裝備技術領域,特別是小零件帶圓弧類的零件的打磨,具體為一種隨行打磨裝置。
背景技術:
生產中傳統的打磨為工人手工操作打磨,手拿零件在高速運轉砂帶上打磨,每次打磨都要注意零件打磨面是否傾斜,而且也無法準確判斷每一個零件打磨的尺寸,對于有圓弧類的零件只能憑借操作者的經驗每個零件都要反復的修正尺寸,而且高速運轉的砂帶對直接手工操作的操作者來說也是比較危險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隨行打磨裝置,其結構簡單,操縱方便安全,打磨尺寸精確穩定,提高效率。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隨行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裝有砂帶支架,所述砂帶支架上設置有帶有砂帶墊板的打磨平臺,所述打磨平臺上設置有可滑動的夾持裝置,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布置于所述砂帶墊板兩側的仿形輪廓板,兩個所述仿形輪廓板通過連接板連接,一側的所述仿形輪廓板內側安裝有固定夾板,另一側的所述仿形輪廓板內側安裝有活動夾板。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安裝有主支撐豎板,所述砂帶支架兩端通過螺釘安裝于所述主支撐豎板;
所述主支撐豎板兩端均設置有兩個螺釘,所述砂帶支架上開有至少三個螺釘孔;
所述打磨平臺下端設置有支撐筋板;
兩個所述仿形輪廓板的內側間距與所述砂帶墊板的寬度對應;
在所述活動夾板一側,所述連接板上安裝有調節座,所述調節座上安裝有調節螺桿,所述調節螺桿端部安裝有固定螺母,所述活動夾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固定螺母配合的T形槽,所述調節螺桿與所述活動夾板通過所述固定螺母與所述T形槽配合實現連接。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后,砂帶墊板上放置砂帶,夾持裝置上的活動夾板和固定夾板夾緊固定零件,然后沿砂帶方向滑動,一次性即可完成打磨動作,其結構簡單,操縱方便安全,打磨尺寸精確穩定,提高效率;主支撐豎板上的兩個螺釘與砂帶支架上的至少三個螺釘孔的設置,可以調節砂帶支架的高度,以適應砂帶位置厚度的變化,進一步提高打磨精度,兩個仿形輪廓板的內側間距與砂帶墊板的寬度對應,使得夾持裝置的移動更加準確穩定,進一步提高了打磨尺寸精確穩定,固定螺母和T形槽的結構配合保證了夾持作用的同時結構設置簡單,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夾持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圖2所示,一種隨行打磨裝置,其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裝有主支撐豎板2,主支撐豎板2一側通過螺釘3安裝有砂帶支架4,主支撐豎板2兩端均設置有兩個螺3釘,砂帶支架4上開有至少三個螺釘孔5,一般選擇四到五個,這樣可以實現三到四級的高度調節,砂帶支架4上設置有帶有砂帶墊板6的打磨平臺7,打磨平臺7上設置有可滑動的夾持裝置8,夾持裝置8包括布置于砂帶墊板兩側的仿形輪廓板8-1,兩個仿形輪廓板8-1通過連接板8-2連接,一側的仿形輪廓板8-1內側安裝有固定夾板8-3,另一側的仿形輪廓板8-1內側安裝有活動夾板8-4;兩個仿形輪廓板8-1的內側間距與砂帶墊板6的寬度對應;打磨平臺7下端設置有支撐筋板9,加強支撐效果。在活動夾板8-4一側,連接板8-2上安裝有調節座8-5,調節座8-5上安裝有調節螺桿8-6,調節螺桿8-6端部安裝有固定螺母8-7,活動夾板8-4上設置有與固定螺母8-7配合的T形槽,調節螺桿8-6與活動夾板8-4通過固定螺母8-7與T形槽配合實現連接,旋轉調節螺桿8-6即可通過固定螺母8-7來帶動活動夾板8-4移動。固定夾板8-3內側安裝有凸塊8-8,可以更好地夾緊零件10,圖中11為砂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