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電領域,具體涉及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及打磨系統。
背景技術:
風力發電機在制造過程中,葉片的根端平面和機體的回轉支承貼合并通過螺栓連接成整體。在風力發電機工作過程中,風力帶動葉片旋轉,以促進發電機發電。
然而,現有的風力發電機在工作過程中,風力發電機容易出現振動,且葉片和回轉支承的連接螺栓容易斷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同時保證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的平面度以及其與葉根軸線之間的垂直度的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以改善風力發電機在工作中出現的振動和葉片和回轉支承的連接螺栓容易斷裂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的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包括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打磨機構和機架。機架具備第一側面以及與第一側面垂直的支撐面。第一驅動裝置與機架連接,第一驅動裝置與第二驅動裝置傳動連接,第一驅動裝置用于帶動第二驅動裝置在第一預設方向上運動。打磨機構與第二驅動裝置傳動連接,第二驅動裝置用于帶動打磨機構在第二預設方向上運動。第一預設方向和第二預設方向與第一側面平行。
發明人在實現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過程中發現,之所以現有的風力發電機在工作過程中,風力發電機容易出現振動,且葉片和回轉支承的連接螺栓容易斷裂,是由于葉片的根端平面與葉根軸線之間的垂直度不夠導致工作過程中葉片和回轉支承的連接螺栓受力不均勻,進而導致振動和螺栓斷裂的問題。發明人經過進一步研究發現,現有的葉片根端打磨裝置,其只能保證葉片根端平面的平面度,而無法保證根端平面與葉根軸線之間的垂直度。
為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其機架具備第一側面以及與第一側面垂直的支撐面。在使用時,支撐面用于與支撐面接觸(如地面),以支撐打磨裝置。使用者只需要以第一側面為參照,將葉片固定并確保葉根軸線與第一側面垂直,如此通過打磨裝置在第一預設方向和第二預設方向上運動并打磨葉片根端平面,即可同時保證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的平面度以及其與葉根軸線之間的垂直度。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加工出的葉片,其根端的平面度以及其與葉根軸線之間的垂直度均得到了保證,從而改善了連接螺栓受力不均帶來的風力發電機容易出現振動且葉片和回轉支承的連接螺栓容易斷裂的問題。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第一預設方向與第二預設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裝置為絲杠驅動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裝置包括固定設置于機架并與第一側面平行的第一絲杠,以及固定設置于機架并與第一絲杠傳動連接的第一電機。第一絲杠與第一預設方向平行,第二驅動裝置與第一絲杠傳動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第二驅動裝置為絲杠驅動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第二驅動裝置包括第二絲杠、第二電機和底座。第二絲杠固定設置于底座并與第一側面平行;第二電機固定設置于底座并與第二絲杠傳動連接;底座與第一絲杠螺紋配合。第二絲杠與第二預設方向平行,打磨機構與第二絲杠傳動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第一側面上具備與第一導軌,第一導軌與第二預設方向平行,底座與第一導軌可滑動地配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打磨機構包括打磨體、托板和第三電機;打磨體與第三電機傳動連接;第三電機與托板固定連接;托板與第二絲杠螺紋配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底座具備第二滑軌,第二滑軌與第二預設方向平行;托板與第二滑軌可滑動地配合。
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系統,包括至少兩個葉片支撐件,以及上述任意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葉片支撐件具備與風力發電機葉片橫截面輪廓相適應的定位面。在與第一側面垂直的方向上,至少兩個葉片支撐件依次布置,葉片支撐件能夠使風力發電機葉片的葉根的軸線與第一側面垂直。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系統,由于具備葉片支撐件,從而便于使用者固定葉片并確保葉片支撐件能夠使風力發電機葉片的葉根的軸線與第一側面垂直。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能夠同時保證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的平面度以及其與葉根軸線之間的垂直度,從而改善了連接螺栓受力不均帶來的風力發電機容易出現振動且葉片和回轉支承的連接螺栓容易斷裂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系統,由于其具備上述的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從而也具備該打磨裝置的有益效果。同時其具備葉片支撐件,從而便于使用者固定葉片并確保葉片支撐件能夠使風力發電機葉片的葉根的軸線與第一側面垂直。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對實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方式,不應被看作是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能夠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的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處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葉片支撐件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葉片支撐件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如下:
100-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110-第一驅動裝置,111-第一絲杠,112-第一電機,120-第二驅動裝置,121-第二絲杠,122-第二電機,123-底座,124-第二滑軌,130-打磨機構,131-打磨體,132-托板,133-第三電機,140-機架,141-第一側面,142-支撐面,143-第一導軌,144-第一部分,145-第二部分,145-1-第一端,145-2-第二端,145-3-第三端,145-4-第四端,146-第一表面,147-支撐桿,148-第二側面;
200-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系統,210-葉片支撐件,211-定位面,212-架體,213-模板;
300-風力發電機葉片,310-葉根,320-葉中,330-葉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因此,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和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組合。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實施例1:
參照圖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100,其包括機架140、第一驅動裝置110、第二驅動裝置120和打磨機構130。
機架140具備立方體形狀的第一部分144以及板狀的第二部分145和支撐桿147。第一部分144具備相對且平行的支撐面142和第一表面146。第二部分145相對于支撐面142和第一表面146垂直地固定在第一表面146的邊緣處。支撐桿147的一端與第一表面146固定連接,支撐桿147的另一端與第二部分145遠離第一表面146的一端連接。第二部分145具備遠離支撐桿147的第一側面141以及靠近支撐桿147的第二側面148。第一側面141與支撐面142垂直。參照圖2,在于第一側面141垂直的視角上,第二部分145為矩形的板狀件,第二部分145具備相對的第一端145-1和第二端145-2,以及相對的第三端145-3和第四端145-4。在第一側面141上設置有兩條第一導軌143。兩條第一導軌143分別位于第三端145-3和第四端145-4,且相互平行。第一導軌143與支撐面142相互垂直。第一端145-1的端面與第一表面146固定連接。支撐桿147的一端與第一表面146固定連接,支撐桿147的另一端與第二端145-2連接,以對第一部分144進行支撐。
參照圖1并結合圖2,第一驅動裝置110為絲杠驅動裝置。第一驅動裝置110包括第一絲杠111和第一電機112。第一絲杠111的一端與第一部分144的第一表面146可轉動地連接,以將第一絲杠111固定于機架140上。第一絲杠111與支撐面142垂直,并且第一絲杠111靠近第一側面141并與第一側面141平行。第一電機112固定設置于第二部分145的第二端145-2端面,并與第一絲杠111遠離第一表面146的一端傳動連接,以帶動第一絲杠111轉動。
參照圖1并結合圖2,第二驅動裝置120同樣為絲杠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120包括第二絲杠121、第二電機122和底座123。底座123整體呈長方體狀,底座123長度方向上的兩端分別與兩條第一導軌143可滑動地配合。底座123與第一絲杠111螺紋配合。第二絲杠121可轉動地設置在底座123上,第二絲杠121與第一絲杠111相互垂直,并且第二絲杠121與第一側面141平行。第二電機122固定于設置于底座123,第二電機122與第二絲杠121傳動連接以帶動第二絲杠121轉動。參照圖3,底座123上設置有兩條第二滑軌124,兩條第二滑軌124均與第二絲杠121平行,兩條第二滑軌124分別設置于第二絲杠121的兩側。
參照圖3,打磨機構130包括打磨體131、托板132和第三電機133。在本實施例中打磨體131為砂輪,第三電機133與打磨體131傳動連接。第三電機133固定設置于托板132上。托板132與第二絲杠121螺紋配合。托板132與兩條第二滑軌124可滑動地配合。
在工作時,第三電機133帶動打磨體131轉動。第一電機112帶動第一絲杠111轉動,從而帶動第二驅動裝置120在與第一絲杠111平行的第一預設方向上移動。第二電機122帶動第二絲杠121轉動,從而帶動打磨機構130在與第二絲杠121平行的第二預設方向上移動。如此,打磨體131即可在于第一側面141平行的平面上運動。
在需要對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進行打磨時,將機架140固定。在本實施例中,將機架140固定在水平的表面上(例如地面),支撐面142與水平的地面接觸,使機架140穩定的放置。使用者只需要以第一側面141為參照,將葉片固定并確保葉根軸線與第一側面141垂直,并使葉片根端平面靠近第一側面141??刂频谝浑姍C112和第二電機122,使打磨機構130的運動軌跡與葉片根端平面相適應。如此,打磨體131在該軌跡上運動同時對葉片根端平面進行打磨,使葉片根端平面與葉根軸線垂直,確保葉片根端平面與葉根軸線之間具備較高的垂直度,同時保證葉片根端平面的平面度。
本施例提供的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100,能夠同時保證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的平面度以及其與葉根軸線之間的垂直度,從而改善了連接螺栓受力不均帶來的風力發電機容易出現振動且葉片和回轉支承的連接螺栓容易斷裂的問題。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裝置110和第二驅動裝置120都為絲杠驅動裝置。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驅動裝置110和第二驅動裝置120還可以為其他能夠提供直線運動的裝置,例如液壓缸、鏈條驅動裝置、齒輪齒條驅動裝置等。
在本實施例中,底座123與兩條第一導軌143可滑動地配合,如此以保證底座123運動的平穩和順暢。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底座123也可以直接可滑動地抵靠在第一側面141上。
在本實施例中,托板132與兩條第二滑軌124可滑動地配合,如此以保證托板132運動的平穩和順暢。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托板132也可以直接可滑動地抵靠在底座123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預設方向和第二預設方向相互垂直(第一絲杠111和第二絲杠121相互垂直),如此便于通過第一電機112和第二電機122控制打磨體131的運動軌跡。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預設方向和第二預設也可以不垂直。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申請中,垂直并非指絕對垂直?;诓豢杀苊獾募庸ふ`差導致的垂直度變化是可以接受的。
實施例2:
參照圖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系統200,其包括三個葉片支撐件210,以及實施例1中描述的風力發電機葉片根端打磨裝置100。
參照圖5,葉片支撐件210包括架體212和模板213。模板213固定設置與架體212上,模板213具備與風力發電機葉片300橫截面輪廓相適應的定位面211。
再次參照圖4,在本實施例中,三個葉片支撐件210分別用于支撐風力發電機葉片300的葉尖330、葉中320和葉根310。在使用時,三個葉片支撐件210與機架140固定在同一水平的表面上。在與第一側面141垂直的方向上,用于支撐葉尖330的葉片支撐件210、用于支撐葉中320的葉片支撐件210以及用于支撐葉根310的葉片支撐件210依次布置。三個葉片支撐件210中定位面211的輪廓形狀分別根據葉尖330、葉中320和葉根310的橫截面輪廓進行對應配置。三個葉片支撐件210的高度根據風力發電機葉片300的彎曲情況進行對應配置,只要能夠保證風力發電機葉片300的葉根310的軸線與第一側面141垂直即可。
如此,使用者只需要將風力發電機葉片300放置于三個葉片支撐件210上即可完成風力發電機葉片300的定位。然后,控制第一電機112和第二電機122,使打磨機構130的運動軌跡與葉片根端平面相適應。如此,打磨體131在該軌跡上運動同時對葉片根端平面進行打磨,使葉片根端平面與葉根310軸線垂直,確保葉片根端平面與葉根310軸線之間具備較高的垂直度,同時保證葉片根端平面的平面度。
在本實施例中,葉片支撐件210具備一個模板213。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葉片支撐件210也可以具備兩個模板213,例如圖6所示出的葉片支撐件210即具備兩個模板213。當然,支撐件210具備兩個以上的模板213同樣是可行的。
在本實施例中,定位面211為連續的表面。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定位面211也可以由斷開的多個表面共同構成,只要多個表面能夠與風力發電機葉片300橫截面輪廓相適應即可。
在本實施例中,葉片支撐件210為三個,分別用于支撐葉尖330、葉中320和葉根310。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葉片支撐件210也可以為兩個,分別用于支撐葉尖330和葉根310。當然葉片支撐件210為三個以上也是可行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