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件分離機分離卸料裝置。
背景技術:
鑄件分離機是將澆筑的產品進行水口廢料與零件的分離,現有市面上用于鑄件上的產品及水口廢料分離的裝置通常結構都較復雜,不僅無法實現產品及水口廢料從鑄件上分離后進行分類收集,而且用于產品及水口廢料收集的落料槽也復雜,無形之中使得用于產品、水口廢料分離的工序也變得繁瑣,無法達到一步到位。為此,需要一種新型的鑄件分離機構現有結構設計中用轉動的圓盤或者在分離機構的側部設計氣缸平移機構,這種方式行程長,各個位置上都要停留升降時間較長,且需要設置多個機構進行傳遞鑄件,較為麻煩,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改進,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鑄件分離機結構較為復雜且效率較低。
一種鑄件分離機分離卸料裝置,包括機架及設置于機架上的超聲波落料裝置,所述超聲波落料裝置包括兩旁側分別設置有縱向滑槽的槽板,所述槽板的上方設置有可升降的振動機構,槽板的上部設置有可彈性升降并用于鑄件定位的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由振動機構驅動升降,所述槽板的滑槽上間隔設置有可彈性升降的廢料固定裝置,所述廢料固定裝置與振動機構配合實現夾住鑄件的水口廢料,所述槽板的兩旁下側還設置有用于實現鑄件的水口廢料與產品分類收集的落料槽,所述超聲波落料裝置后側設有廢料板,所述廢料板的上方設有固定于機架上的卸料升降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振動機構包括由驅動機構驅動升降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超聲波振子,所述超聲波振子的下端連接有下行后壓在定位機構、廢料固定裝置上用于實現鑄件的產品及水口廢料分離的振動模頭。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機構包括設置于槽板上部兩旁側的定位板,兩定位板上對應設置有用于鑄件定位的卡槽,所述定位板上設置有用于實現定位板彈性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可與滑槽滑動調節,所述槽板的上端面上還設置有用于鑄件定位的凸錐。
進一步的,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置于定位板前后端并拐向外側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豎向穿設有連接螺栓,所述連接螺栓的下端穿過一套管,所述套管固定于與滑槽滑動調節的滑桿上,所述連接螺栓上位于套管與連接板之間還套置有復位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廢料固定裝置包括與滑槽滑動調節的滑桿,所述滑桿上橫向套置有經鎖緊螺釘與其鎖緊固定的滑塊,所述滑塊的前后部分別豎向穿設有連接螺栓,所述連接螺栓的上端連接有與振動機構配合夾住水口廢料的支撐板,連接螺栓上位于支撐板與滑塊之間還套置有復位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滑桿的內側端設置有與滑槽相配合的滑動部,滑桿上橫向穿設有端部伸入滑槽內用于實現滑桿鎖緊定位的鎖緊螺栓。
進一步的,所述落料槽包括斜置的槽體,所述槽體的下部設置有用于鑄件的產品輸出的第一出料口,槽體的上部設置有上端與槽板相鉸接的活動板,所述活動板開啟時形成鑄件的水口廢料輸出的第二出料口,所述活動板由設置于槽體下方的斜置氣缸驅動以實現啟閉。
進一步的,所述槽體內位于相鄰兩廢料固定裝置之間還設置有用于將槽體分隔成落料分槽的分隔板。
進一步的,所述卸料升降裝置經卸料旋轉裝置與卸料氣動手指連接,所述卸料氣動手指的輸出端具有能張合用于夾持鑄件澆口的爪體,所述卸料升降驅動裝置為氣缸或油缸或滾珠絲桿副,所述卸料旋轉驅動裝置為旋轉氣缸或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卸料氣動手指包括一對輸出端固連的爪體,兩爪體的夾持面上均設有用于與鑄件接觸并夾緊鑄件的墊體,所述墊體經U形夾片固定在爪體的夾持面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機構不僅結構簡單,緊湊,而且方便實現鑄件的產品及廢料分離。巧妙的利用鑄件與時間差,實現產品與水口廢料的分類收集,分離后的廢料直接通過卸料機構進行分離,自動化程度高,分離分離效果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鑄件分離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圖2的A-A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圖2的B向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落料槽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卸料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卸料氣動手指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卸料氣動手指圖4中C向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5所示,一種鑄件分離機分離卸料機構,包括機架10及設置于機架10上的超聲波落料裝置,超聲波落料裝置旁側設有卸料裝置。
超聲波落料裝置包括兩旁側分別設置有縱向滑槽101的槽板100,所述槽板的上方設置有可升降的振動機構200,槽板的上部設置有可彈性升降并用于鑄件定位的定位機構300,所述定位機構與振動機構相配合以實現升降,所述槽板的滑槽上間隔設置有可彈性升降的廢料固定裝置400,所述廢料固定裝置與振動機構配合實現夾住鑄件的水口廢料,以便振動機構在振動過程中使鑄件的產品從鑄件上脫離,待振動機構上升后,水口廢料再從廢料固定裝置上脫離。所述槽板的兩旁下側還設置有用于實現鑄件的水口廢料與產品分類收集的落料槽500。
本實施例中,所述振動機構包括由驅動機構驅動升降的固定板210,所述驅動機構為升降氣缸,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超聲波振子220,所述超聲波振子的下端連接有下行后壓在定位機構、廢料固定裝置上用于實現鑄件的產品及水口廢料從鑄件上分離的振動模頭230。
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機構包括設置于槽板上部兩旁側的定位板310,兩定位板上對應設置有用于鑄件定位的卡槽311,所述定位板上設置有用于實現定位板彈性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可與滑槽滑動調節,以便根據鑄件的規格前后調整定位板的位置,所述槽板的上端面上還設置有用于鑄件定位的凸錐102。
本實施例中,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置于定位板前后端并拐向外側的連接板312,所述連接板上豎向穿設有連接螺栓320,所述連接螺栓的下端穿過一套管330并與螺母相螺接,所述套管固定于與滑槽滑動調節的滑桿340上,從而通過滑桿實現定位板的滑動調節,所述連接螺栓上位于套管與連接板之間還套置有復位彈簧350,以便振動模頭上行后定位板復位。
本實施例中,所述廢料固定裝置包括與滑槽滑動調節的滑桿410,所述滑桿上橫向套置有經鎖緊螺釘421與其鎖緊固定的滑塊420,所述滑塊的前后部分別豎向穿設有連接螺栓430,所述連接螺栓的上端連接有與振動機構配合夾住水口廢料的支撐板440,連接螺栓上位于支撐板與滑塊之間還套置有復位彈簧450,以便振動模頭上行后固定板上行復位。通過滑塊可調整支撐板的位置,以便根據水口廢料的形狀進行調整。
本實施例中,所述滑桿的內側端設置有與滑槽101相配合的滑動部,滑桿上橫向穿設有端部伸入滑槽內用于實現滑桿鎖緊定位的鎖緊螺栓460。
本實施例中,所述落料槽包括斜置的槽體510,所述槽體的下部設置有用于鑄件的產品輸出的第一出料口520,槽體的上部設置有上端與槽板相鉸接的活動板530,所述活動板向下翻轉開啟時形成鑄件的水口廢料輸出的第二出料口540,所述活動板由設置于槽體下方的斜置氣缸550驅動以實現啟閉,從而實現產品與水口廢料通過時間差進行分類收集。
本實施例中,所述槽體內位于相鄰兩廢料固定裝置之間還設置有用于將槽體分隔成落料分槽的分隔板560,將不同的產品進行分離。
該裝置的工作原理:振動機構下行后壓在定位機構和廢料固定裝置上,使定位機構和廢料固定裝置一起下行一段距離,從而使鑄件夾緊在廢料固定裝置與振動機構之間。斜置氣缸將活動板推動,從而使第二出料口封閉。振動機構工作,使產品從鑄件上分離并落入落料槽內,從而從第一出料口輸出。而水口廢料由于被振動模頭從鑄件上振脫落后受到夾緊作用,從沒有脫落。當振動機構上行時,振動模頭與廢料固定裝置分離,斜置氣缸收縮,使第二出料口開啟,鑄件主體定位在定位板上,而水口廢料脫落,并從第二出料口中輸出。
如圖 6~8所示,所述鑄件分離卸料裝置,包括超聲波落料裝置后側設有廢料板610,所述廢料板610的上方設有固定于機架上的卸料升降裝置620,所述卸料升降裝置620經卸料旋轉裝置與卸料氣動手指640連接,所述卸料氣動手指640的輸出端具有能張合用于夾持鑄件澆口的爪體641。
實際應用中,所述卸料升降驅動裝置為氣缸或油缸或滾珠絲桿副,所述卸料旋轉驅動裝置為旋轉氣缸或電機。
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裝置為卸料旋轉氣缸630,所述卸料升降裝置為卸料升降氣缸620,所述卸料旋轉氣缸630固定于卸料升降氣缸620的伸縮桿上,所述卸料旋轉氣缸經一卸料板與卸料氣動手指640連接。
所述卸料氣動手指640包括一對輸出端固連的爪體641,兩爪體641的夾持面上均設有用于與鑄件接觸并夾緊鑄件的墊體642,所述墊體642經U形夾片643固定在爪體641的夾持面上。
為了利于卸料,所述廢料板610斜向設置。
工作時,通過卸料氣動手指640的爪體641將超聲波落料裝置槽板610上的鑄件廢料澆冒口夾持住,再利用卸料升降氣缸620提升鑄件廢料后利用卸料旋轉氣缸630,本實施例中當旋轉180°后松開卸料氣動手指640的爪體641,之后鑄件廢料就通過廢料板610滑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