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夾持裝置,特別指一種滑動式機車自動定 位夾持裝置,其能將車輪固定并能快速解除夾持,方便使用者快速停、 取車。
背景技術:
機車由于較汽車體積小較不占空間,且機動性強方便臨時停車, 故機車族的人口及機車數量每年皆大幅提升。卻也衍生許多公共停車 的問題,如機車停車位不足、機車亂停....等現象(更甚者如幾年前 的,洲大火事件,因機車亂停造成不易逃生情形),于是政府開始注 重到機車停車的問題,且預備實施機車停車收費之政策。因此專屬于 機車之完善停車設備極待廠商去積極開發,再者機車停放在停車設備 (或者是一般搬運機車的貨車)后,由于車臺會作移動,故使機車固 定且不晃動、不傾倒極為重要。
一般機車停車設備的架體上皆設置有停車臺,停車臺上供停放機 車,該機車的固定方式,并無自動定位的功能,而且必須將機車支架
撐起來才能固定,如中國臺灣專利公報公告第477312號r倉儲式機車 停車設備」系利用軟性皮帶迫緊機車椅墊達到固定機車的效果;又如 中國臺灣專利公報公告第439719號r倉儲式機車停車設備」、專利公 報公告第291799號「機車停車設備的單臂壓著裝置」皆系利用壓桿壓 緊機車椅墊達到固定的效果。再者, 一般搬運機車的貨車亦是利用壓 桿壓掣機車椅墊以達到固定機車的功用。
惟上述夾持機車的方式,并無定位且需將機車支撐住才能固定, 其非常占空間,而且固定方式較麻煩也不實用,并非理想之產品,誠 有待改進。
爰是,本設計人先前已經申請有相關專利,已可改善習用機車停 放定位夾持機構的缺失,今基于產品不斷改良創新的理念,乃本著多 年從事產品研發的實務經驗,經由無數次的實際試作,致有本實用新 型的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輕易自動定位夾持機車
的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使二夾臂同步相對向內 或向外移動的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包含有 一車臺,設有數卡 孔;及至少一導軌架,設于該車臺,具有一導軌;及二夾臂,相對應 設于車臺上,并導滑于該導軌;及一夾持、釋放機構,設于該夾臂, 使夾臂于向內或向外移動至預定位置時卡掣于車臺卡孔以定位。
所述車臺上設有用來導引機車順暢進入車臺中的導坡板。
所述車臺設有符合機車輪胎外徑且可容置車輪的定位槽,構成一 車輪定位結構。
所述夾臂的臂體設有滾輪,滾輪導滑于導軌架的導軌中。
所述夾持、釋放機構設置一鋼索,該鋼索一端與一成樞接狀的擺 動塊連接,該擺動塊設有一透出于夾臂外的手把;該鋼索另一端連接 一卡栓,該卡栓穿設于夾臂所設的一隔板中,且套設一彈性件后彈性 卡掣入車臺的卡孔中,形成夾臂的卡掣定位,且卡栓亦可被鋼索拉動 而脫離卡掣定位狀態。
所述卡栓的卡掣端具有一斜面。
所述卡栓上設有導引槽,于隔板上設一固持件,該固持件設一穿 設于卡栓導引槽中的橫桿而使卡栓僅能作上下的移動。
所述夾臂設有一彈性件,該彈性件一端設于車臺。
所述車臺設有一夾臂同步機構,該同步機構系于車臺設有樞設有 輪子的數樞軸,并一撓性件繞設于輪子,且撓性件二端分別與二夾臂 連接,使二夾臂能夠同步移動。
所述夾持、釋放機構還可以是設置一鋼索,該鋼索一端與一成樞 接狀的擺動塊連接,該擺動塊設有一透出于夾臂外的手把;該鋼索另 一端連接一桿體,該桿體穿設于隔板,且桿體套設一彈性件后形成彈 性狀,該桿體下端連接一樞接狀的棘齒,該棘齒端部彈性卡掣入車臺 的卡孔中,而形成夾臂的卡掣定位,且棘齒亦可被鋼索拉動而脫離卡 掣定位狀態。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特別是使用者無須將機車支架撐起 來,只要將機車的車輪伸入車臺的車輪定位結構內,以上述元件,施 加外力于夾臂,該夾臂藉由導軌的導滑形成相對向內移動而夾住車 體,并一夾持、釋放機構于夾臂夾持固定車體后,可使夾臂定位以自 動固定機車,且扳動手把拉動鋼索,夾臂能輕易地脫離卡掣夾持固定 狀態,快速解除夾持車體,而方便使用者快速取車。
下僅藉由具體實施例,且佐以附圖作詳細之說明,俾使貴審查 委員能對于本實用新型的各項功能、特點,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圖1系本實用新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2系本實用新型車臺與夾臂部份之立體分解示意圖3系本實用新型夾臂之內部構造透視圖4系機車進入本實用新型車臺中之實施例圖5系機車進入本實用新型車臺中,夾臂夾持車體之實施例圖6系本實用新型自動定位夾持機車之立體示意圖7系本實用新型夾持、釋放機構之動作示意圖,圖中顯示手把
向下壓,帶動卡栓脫離卡掣位置之釋放狀態示意圖8系本實用新型夾臂相對應向外張開解除夾持狀態,使機車可
退出車臺之動作示意圖9a、 b系本實用新型夾持、釋放機構之另一構造實施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io車臺11、 12、 13車臺架121定位槽
122卡孔14側板141樞軸
15導坡板20導軌架21導軌
30夾臂31延伸部32滾輪
33護套34彈性件40夾持、釋放機構
41管體42鋼索43擺動塊
44手把45卡栓451斜面
452導引槽46隔板47彈性件
48固定件481橫桿50同步機構
51輪子52撓性件40a夾持、釋放機構
41a鋼索42a桿體43a隔板
44a彈性件45a棘齒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l、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構造上包含有可供機車 停放的車臺IO、設于車臺10的二導軌架20、可導滑于導軌架20的二夾 臂30、使二夾臂30可作夾持及釋放動作的夾持、釋放機構4G及一可使 二夾臂30同步相對滑動位移的同步機構50;使該夾臂30可以相對向內 移動而夾住車體,該夾持、釋放機構40于夾臂30夾持固定車體后,使 夾臂30定位以自動固定機車,且能使夾臂30快速輕易地脫離卡掣夾持 固定狀態。下文將以較佳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該車臺lO由車臺架ll、 12、 13及二側板14構成,其中車臺架12 設有符合機車輪胎外徑工學且成適當凹陷可容置車輪的定位槽121, 以構成車輪定位結構,另外車臺架12于定位槽121二側設有數個卡孔 122;車臺10二側設有用來導引機車順暢進入車臺10中的導坡板15 。
該導軌架20可設于車臺架11、 12以及車臺架12、 13間,且設 有凹狀的導庫九21。
該夾臂30相對應設于車臺10上,臂體下方設有延伸部31,延 伸部31設數滾輪32,藉滾輪32導滑于導軌架20的導軌21中且不 虞脫落,便于移動;夾臂30于相對應的內側面預定處設有軟性護套 33,以避免夾傷機車的車身;夾臂30于下方預定處設有彈性件34, 該彈性件34 —端設于車臺架12,以使夾臂30受力向內移動后具有 一彈性復位的力量。
該夾持、釋放機構40設于夾臂30,設有一管體41,于管體41中設 置一鋼索42,該鋼索42—端透出管體41后與成樞^t妄狀的一擺動塊43 連接,而擺動塊43設有一透出于夾臂30外的手把44,以利用手把44 下壓而拉動鋼索42;鋼索42另一端延伸至近夾臂30的底部處連接一^^ 栓45,該卡栓45設于夾臂30所設的一立體方形隔板46中,且卡栓45 套設一彈性件47后,彈性卡掣入車臺10上的數個卡孔122中實現夾臂 30的卡掣定位,另外該卡栓45卡掣端具有一斜面451,以利于從一"^^ 孔122橫移至另一^^孔122中;為避免卡栓45不當轉動,卡栓45上設有 導引槽452 ,于隔板46上設一固定狀固持件48,該固持件48設一穿設 于導引槽452中的橫桿481,如此卡栓45受到限制不能轉動,僅能作上 下的移動。
同步機構50系于車臺10的側板14上設有二樞軸141,樞設二 個輪子51,并令撓性件52繞設于輪子51,且撓性件52二端分別與 二夾臂30連接,使二夾臂3G能夠同步移動。
請參閱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系先將機車前方車輪置入車 臺10的定位槽121中,此時由于夾持、釋放機構40未作動,故二夾臂 30亦未作動,成相互平行外張的狀態。
請參閱圖5所示,當機車進入車臺10后,車輪即受到定位槽121 的限制固定;再利用手部施力使二夾臂30相對向內壓,由于二夾臂30 可以連動同步機構50,且藉由滾輪32與導軌21的導滑作用,形成同步 向內壓,且二夾臂30中的卡栓45因為彈性伸縮,故能脫離原來所卡掣 的卡孔122位置朝另一""1^孔122移動,當二夾臂30緊密觸貼時,卡栓45 能再卡入另一卡孔122中,以自動定位夾持機車(請同時參閱圖6所示 );此時彈性件34成拉伸狀以儲備彈性回復力。
請參閱圖7所示,當使用者要取車時只要輕輕將手把44向下壓, 使手把44拉動鋼索42,使鋼索42—端拉動卡栓45的尾部往上移動,該
卡栓45即能輕易退出卡掣卡孔122的狀態,此時二夾臂30固定狀態受 到釋放。
請參閱圖8所示,岸義接圖7所述,二夾臂30藉由彈性件34的彈性回 復力及藉由滾輪32與導軌21的導滑作用,加以二夾臂30與同步機構50 相連接,二夾臂30能相對向外移動回復至成相互平行外張的原狀,以 解除夾持機車的狀態,故就能將機車退出車臺10外;當手把44向下壓 的壓力消失時,鋼索42的拉動力消失,亦即利用彈性件47的彈力作用 使卡栓4 5能再卡掣入卡孔l22中。
請參閱圖9a、 b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夾持、釋》機構40a的另一 構造實施例,鋼索41a另一端連接一桿體42a,該桿體42a穿設于隔 板43a,且桿體42a套設一彈性件44a后形成彈性狀,該桿體42a下 端連接一樞接狀的棘齒45a,使棘齒45a端部彈性卡掣入車臺10上 的數個卡孔122中而形成夾臂30的卡掣定位,且棘齒45a亦可被鋼 索41a拉動而脫離卡掣定位狀態。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所舉的實施例,僅為便于說明而設,當不能以 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意義,即大凡依所列申請專利范圍所為之各種變 換設計,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車臺,設有數卡孔;及至少一導軌架,設于該車臺,具有一導軌;及二夾臂,相對應設于車臺上,并導滑于該導軌;及一夾持、釋放機構,設于該夾臂,使夾臂于向內或向外移動至預定位置時卡掣于車臺卡孔以定位。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車臺上設有用來導引機車順暢進入車臺中的導坡板。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車臺設有符合機車輪胎外徑且可容置車輪的定位槽,構成一 車輪定位結構。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夾臂的臂體設有滾輪,滾輪導滑于導軌架的導軌中。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夾持、釋放機構設置一鋼索,該鋼索一端與一成樞接狀的擺 動塊連接,該擺動塊設有一透出于夾臂外的手把;該鋼索另一端連接 一-N全,該卡栓穿設于夾臂所設的一隔板中,且套設一彈性件后彈性 卡掣入車臺的卡孔中,形成夾臂的卡掣定位,且卡栓亦可被鋼索拉動 而脫離卡掣定位狀態。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卡栓的卡掣端具有一斜面。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卡栓上設有導引槽,于隔板上設一固持件,該固持件設一穿 設于卡栓導引槽中的橫桿而使卡栓僅能作上下的移動。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夾臂設有一彈性件,該彈性件一端設于車臺。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車臺設有一夾臂同步機構,該同步機構系于車臺設有樞設 有輪子的數樞軸,并一撓性件繞設于輪子,且撓性件二端分別與二夾 臂連接,使二夾臂能夠同步移動。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夾持、釋放機構還可以是設置一鋼索,該鋼索一端與一成 樞接狀的擺動塊連接,該擺動塊設有一透出于夾臂外的手把;該鋼索 另一端連接一桿體,該桿體穿設于隔板,且桿體套設一彈性件后形成 彈性狀,該桿體下端連接一樞接狀的棘齒,該棘齒端部彈性卡掣入車 臺的卡孔中,而形成夾臂的卡掣定位,且棘齒亦可被鋼索拉動而脫離 卡掣定位狀態。
專利摘要一種滑動式機車自動定位夾持裝置,包含有一車臺,設有車輪定位結構;及導軌架,設于該車臺,并具有一導軌;及二夾臂,成相對應狀設于車臺上,導滑于該導軌;及一夾持、釋放機構,設于該夾臂;當使用時,機車車輪能設于車輪定位結構中,以將車輪限制固定、避免滑動,該夾臂藉由導軌的導滑形成相對向內移動而夾住車體,該夾持、釋放機構于夾臂夾持固定車體后,使夾臂定位以自動固定機車,且能使夾臂快速輕易地脫離卡掣夾持固定狀態,以方便使用者快速取車。
文檔編號B62H3/00GK201211901SQ200820102129
公開日2009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4日
發明者廖金德 申請人:廖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