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轉向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轉向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轉向機。
背景技術:
在此處鍵入背景技術描述段落。
發明內容
汽車上的轉向機在司機打方向盤時幫助司機用力以減輕司機轉向時的用力度,達到開車時司機輕松、方便的機器,主要分為齒條式轉向機和蝸輪蝸桿式轉向機。現有的汽車齒條式轉向機主要通過轉向軸與齒輪軸連接,轉向軸外套設有閥套,齒輪軸與齒條嚙合,齒 條與拉桿連接,拉桿與汽車的車輪連接設置,從而通過方向盤對轉向軸輸入動力,從而控制車輪方向的變換,從而改變汽車行駛方向。轉向軸內設置有扭桿,轉向軸的外側壁設有轉向軸油槽,轉向軸設有轉向軸油槽位置處套設有閥套,閥套內設有與轉向軸油槽配合設置的閥套油槽,閥套上設有與閥套油槽相配合的油孔,油孔與閥套外側壁的汽車油缸連通,通過液壓油在齒輪軸和齒輪軸及齒條間的流動控制齒條外活塞的運動,從而可以為司機打方向盤時提供額外的力,使司機行駛更加輕松。目前,現有的轉向軸的外側設有轉向軸油槽,轉向軸油槽一般包括弧面壁,弧面壁的兩邊為直側壁,油從閥套上進油孔中進入轉向軸油槽,轉向軸轉動后與出油孔相配合,從而液壓油再從閥套的出油孔中流出,這種轉向軸上的油槽的油從直側壁的遠離油槽槽底的一側流出,在直側壁上一般進行設有一與直側壁垂直設置的流出倒角面,這種流出倒角面一般是以油槽中心線垂直的砂輪面上下運動倒轉向油槽的角,容易在油槽內產生毛刺或是鐵屑殘留。流出倒角面與閥套內側壁形成液壓油的流體通道,流體通道較短,在液壓油的反復沖擊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容易在流出通道處發生異物堵塞,異物堵塞可能會導致齒輪軸或轉向軸的軸面被劃傷,導致漏油,甚至可能導致轉向機報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使汽車駕駛更加舒適、使液壓油流動更緩和的汽車轉向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轉向機,包括齒條殼體和設置在齒條殼體上的驅動殼體,所述的驅動殼體的一側與齒條殼體連通,所述的齒條殼體內設有齒條,所述的驅動殼體內設有轉向軸,轉向軸外套設有閥套,所述的轉向軸靠齒條殼體的一端設有齒輪軸,齒輪軸與齒條嚙合設置,閥套靠齒輪軸一端與齒輪軸卡合設置,所述的轉向軸外設有若干轉向軸油槽,所述的閥套內設有與轉向軸油槽相配合的閥套油槽,所述的閥套油槽和轉向軸油槽均為長條形的凹槽,所述的閥套油槽和轉向軸油槽的長度的方向均與轉向軸的長度方向相同,所述的轉向軸油槽包括底壁和直側邊,所述的底壁為圓柱弧面,所述的底壁的圓柱弧面所在軸向方向與轉向軸的軸體長度方向垂直設置,所述的底壁的圓柱弧面所在軸向方向與直側壁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的底壁的圓柱弧面延伸至軸體表面,形成轉向軸油槽的弧面側壁,所述的直側壁遠離轉向軸油槽底部的一側設有倒角面,所述的倒角面與直側壁成銳角設置。作為優選,所述的閥套的外側壁上設有環形油槽,所述的閥套的側壁上設有閥套回油孔,所述的閥套中心設有中心通孔,所述的閥套油槽設置在中心通孔內側壁,所述的閥套油槽為8個。采用上述的優選方案后,本發明的轉向機閥套采用8閥套油槽,可以使液壓油進行下油腔回油,通用性更強。作為優選,所述的齒輪軸與閥套配合的一端嵌入閥套的中心通孔,所述的閥套的中心通孔靠齒輪軸的一側設有閥套限位臺階,所述的齒輪軸嵌入中心通孔內的一段與閥套限位臺階相抵觸,形成成齒輪軸與閥套中心通孔的限位配合,所述的閥套靠齒輪軸的一側上設有銷口,所述的銷口的朝齒輪軸開口設置,所述的齒輪軸與銷口相應位置處設有齒輪軸銷孔,所述的齒輪軸銷孔內設有齒輪軸卡銷,所述的齒輪軸卡銷朝齒輪軸外側延伸卡入銷口,形成齒輪軸卡銷與閥套的銷口的卡合配合設置。采用上述的優選方案后,閥套限位臺階的設置后,齒輪軸的端部嵌入閥套后,齒輪軸的端部與閥套限位臺階形成限位配合,避免·齒輪軸過度深入閥套內,而在齒輪軸上設置齒輪軸銷孔,在閥套上設置銷口,通過齒輪軸卡銷對閥套和齒輪軸進行徑向和軸向進行固定,固定效果很好,銷口上設置開口,可以方便地將齒輪軸卡銷從銷口中拆卸出來,檢修拆卸更加方便。作為優選,所述的轉向軸內設有扭桿通孔,所述的扭桿通孔內設有扭桿,所述的齒輪軸靠轉向軸的一側設有轉向軸槽,所述的轉向軸槽底部設有扭桿槽,所述的扭桿槽頂部與轉向軸槽底部間設有轉向軸槽凸臺,所述的轉向軸靠齒輪軸的一端插入轉向軸槽,并與轉向軸槽凸臺相抵接,形成齒輪軸與轉向軸的限位固定配合,所述的扭桿靠齒輪軸的一側穿過扭桿通孔后插入扭桿槽內。采用上述的優選方案后,本發明的轉向軸嵌入齒輪軸的轉向軸槽后,與轉向軸槽凸臺形成限位配合,轉向軸槽在徑向上對轉向軸進行限位,轉向軸凸臺在軸向上對轉向軸進行限位,轉向軸和齒輪軸的軸向和徑向地定位更為精準。作為優選,所述的轉向軸靠齒輪軸的一端設有呈圓柱形狀的轉向軸突柱,所述的轉向軸突柱嵌入齒輪軸的轉向軸槽內,所述的轉向軸突柱外套設有銅套。采用上述的優選方案后,采用銅套可以有效降低加工成本,現有的轉向軸與齒輪軸配合的一端內部設置滾針軸承,加工繁瑣,尺寸要求高,滾針軸承尺寸加工不準時,容易發生脫落,降低轉向機的使用壽命,甚至造成安全隱患。采用銅套后,套設在轉向軸外以及齒輪軸內,不容易掉落,對尺寸的加工要求低,容易加工,直接采用數控機床直接加工。作為優選,所述的齒輪軸的靠轉向軸的一端的端部上設有兩個對稱設置在轉向軸槽兩側的轉向軸卡塊,所述的轉向軸卡塊靠齒輪軸外側的一側為第一圓柱弧面,所述的轉向軸卡塊靠轉向軸槽的一側為與轉向軸槽的弧面相適配的第二圓柱弧面,所述的第二圓柱弧面與第一圓柱弧面之間的轉向軸卡塊的側邊為卡合面,所述的卡合面為與齒輪軸的軸向方向平行的平面,轉向軸卡塊與另一轉向軸卡塊相對的一面形成卡口,所述的卡口的口徑由轉向軸槽方向至齒輪軸的外側壁方向逐漸增大。采用上述的優選方案后,卡口的口徑由轉向軸槽至齒輪軸外側壁逐漸增大,轉向軸伸入卡口的一端能夠在卡口內轉動,轉動更加靈活,同時可以使轉向機內的液壓油流動更加緩和,使轉向機工作更加平穩。
作為優選,所述的齒條與殼體間設有拖座,所述的拖座包括呈圓柱狀的拖座本體,所述的拖座本體的一端設有與汽車轉向機齒條外側形狀相適配的拖座凹槽,所述的拖座凹槽的槽壁形狀為圓柱弧面,拖座凹槽的兩端開口形成通槽,拖座本體遠離拖座凹槽的一側設有供彈簧安裝的彈簧槽,所述的拖座采用POM材料制作,所述的拖座凹槽的中部設有拖座通孔,所述的拖座通孔的一端與拖座凹槽連通設置,另一端與彈簧槽連通設置,所述的彈簧槽的底部設有供彈簧抵觸設置的彈簧凸臺,所述的拖座本體的外側壁上設有供密封圈放置的環形槽。采用上述的優選方案后,拖座采用POM作為拖座的制作材料同時省略了摩擦面,直接利用拖座凹槽的槽壁作為與齒條相接觸的摩擦面,在保證拖座強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拖座的加工成本,簡化了拖座的結構,減少了加工程序。作為優選,所述的齒條的兩端設有拉桿,所述的拉桿的一端設有與汽車轉向機球頭裝置配合安裝的球頭安裝部,拉桿的另一端設有與齒條配合設置的齒條安裝部,所述的齒條安裝部包括設置在拉桿端部與齒條殼體配合安裝的安裝螺母,安裝螺母背離球頭安裝部的的中部設有柱狀的鎖緊臺,所述的鎖緊臺上設有可卡入齒條內的圓柱狀的拉桿突柱,所述的鎖緊臺的側壁上設有一對平行且為平面的鎖緊面,所述的鎖緊臺的外徑大于拉桿突 柱的外徑形成鎖緊凸臺,所述的鎖緊凸臺上設有鎖片。采用上述的優選方案后,汽車轉向機拉桿在安裝螺母與突柱的銜接處設置鎖緊臺,鎖緊臺兩側設有供鎖片扣死的鎖緊面,可以有效扣死拉桿,保證拉桿與齒條的固定連接安裝,有效防止拉桿松動、脫落,提高了轉向機的安裝性。本發明的汽車轉向機的倒角面與油槽的直側壁成銳角設置,加工時由油槽直側壁方向朝軸外加工,不容易在油槽內產生毛刺或鐵砂,且使倒角面與閥套形成的流體通道增長,液壓油流過時更加平緩,駕駛舒適度大大提高。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2為圖I中A處的局部放大 圖3為圖I中B處的局部放大 圖4為圖I中C處的局部放大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轉向軸、齒輪軸與閥套配合的結構示意 圖6為圖5中A-A處的剖面結構示意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閥套的結構示意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轉向軸與閥套配合的剖面結構示意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轉向軸的結構示意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轉向軸的軸向剖面結構示意 圖11為圖9中G-G處的剖面結構示意 圖12為圖10中F-F處的剖面結構示意 圖13為圖12中H-H處的剖面結構示意 圖14為圖12中I處的局部放大 圖15為圖14中J處的局部放大 圖16為本發明實施例拉桿的結構示意圖;圖17為本發明實施例扭桿的結構示意 圖18為本發明實施例拖座的結構示意 圖19為本發明實施例齒輪軸的結構示意 圖20為本發明實施例齒輪軸的俯視 圖21為圖I中C-C處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圖21所不,本發明的實施例具體是一種汽車轉向機,包括齒條殼體I和設置在齒條殼體I上的驅動殼體2,驅動殼體2的一側與齒條殼體I連通,齒條殼體I內設有齒條3,驅動殼體2內設有轉向軸4,轉向軸4外套設有閥套5。轉向軸4靠齒條殼體I的 一端設有齒輪軸6,齒輪軸6與齒條3哨合設置,閥套5靠齒輪軸6的一端與齒輪軸6卡合設置,轉向軸4外設有8個轉向軸油槽41,閥套5內設有與轉向軸油槽41相配合的閥套油槽51,閥套油槽51和轉向軸油槽41均為長條形的凹槽。閥套油槽51和轉向軸油槽41的長度的方向均與轉向軸4的長度方向相同,轉向軸油槽41包括底壁411和直側邊412,底壁411為圓柱弧面。底壁411的圓柱弧面所在軸向方向與轉向軸4的軸體長度方向垂直設置,底壁411的圓柱弧面所在軸向方向與直側壁412所在的平面垂直,底壁411的圓柱弧面延伸至軸體表面,形成轉向軸油槽41的弧面側壁,直側壁412遠離轉向軸油槽41底部的一側設有倒角面413,倒角面413與直側壁412成銳角設置,角度為a,為5. 96°。閥套5的外側壁上設有環形油槽52,閥套52的側壁上設有閥套回油孔53,閥套5中心設有中心通孔54,閥套油槽51設置在中心通孔54內側壁,閥套油槽51為8個。齒輪軸6與閥套5配合的一端嵌入閥套5的中心通孔54,閥套5的中心通孔54靠齒輪軸6的一側設有閥套限位臺階541,齒輪軸6嵌入中心通孔54內的一段與閥套限位臺階541相抵觸,形成齒輪軸6與閥套5的中心通孔54的限位配合。閥套5靠齒輪軸6的一側上設有銷口 55,銷口 55的朝齒輪軸6開口設置,齒輪軸6與銷口 55相應位置處設有齒輪軸銷孔61,齒輪軸銷孔61內設有齒輪軸卡銷611,齒輪軸卡銷611朝齒輪軸6外側延伸卡入銷口 55,形成齒輪軸卡銷611與閥套5的銷口 55的卡合配合設置。轉向軸4內設有扭桿通孔42,扭桿通孔42內設有扭桿43,齒輪軸6靠轉向軸4的一側設有轉向軸槽62,轉向軸槽62底部設有扭桿槽63,扭桿槽63頂部與轉向軸槽62底部間設有轉向軸槽凸臺64。轉向軸4靠齒輪軸6的一端插入轉向軸槽62,并與轉向軸槽凸臺64相抵接,形成齒輪軸6與轉向軸4的限位固定配合,扭桿43靠齒輪軸6的一側穿過扭桿通孔42后插入扭桿槽63內。轉向軸4靠齒輪軸6的一端設有呈圓柱形狀的轉向軸突柱44,轉向軸突柱44嵌入齒輪軸6的轉向軸槽62內,轉向軸突柱44外套設有銅套441。齒輪軸6的靠轉向軸4的一端的端部上設有兩個對稱設置在轉向軸槽62兩側的轉向軸卡塊64,轉向軸卡塊64靠齒輪軸6外側的一側為第一圓柱弧面641,轉向軸卡塊64靠轉向軸槽62的一側為與轉向軸槽62的弧面相適配的第二圓柱弧面642,第二圓柱弧面642與第一圓柱弧面641之間的轉向軸卡塊64的側邊為卡合面643,卡合面643為與齒輪軸6的軸向方向平行的平面,轉向軸卡塊64與另一轉向軸卡塊64相對的一面形成卡口 65,卡口 65的口徑由轉向軸槽62方向至齒輪軸6的外側壁方向逐漸增大。齒條3與齒條殼體I間設有拖座7,拖座7包括呈圓柱狀的拖座本體71,拖座本體71的一端設有與汽車轉向機的齒條3外側形狀相適配的拖座凹槽72,拖座凹槽72的槽壁形狀為圓柱弧面,拖座凹槽72的兩端開口形成通槽,拖座本體71遠離拖座凹槽72的一側設有供彈簧安裝的彈簧槽73,拖座7采用POM材料制作,拖座凹槽72的中部設有拖座通孔74,拖座通孔74的一端與拖座凹槽72連通設置,另一端與彈簧槽73連通設置,彈簧槽73的底部設有供彈簧抵觸設置的彈簧凸臺75,拖座本體71的外側壁上設有供密封圈放置的環形槽76。 齒條3的兩端設有拉桿8,拉桿8的一端設有與汽車轉向機球頭裝置配合安裝的球頭安裝部81,拉桿8的另一端設有與齒條3配合設置的齒條安裝部82,拉桿8設有防塵 罩9,齒條安裝部82包括設置在拉桿8端部與齒條殼體I配合安裝的安裝螺母82,安裝螺母82背離球頭安裝部81的的中部設有柱狀的鎖緊臺811,鎖緊臺811上設有可卡入齒條3內的圓柱狀的拉桿突柱812,鎖緊臺811的側壁上設有一對平行且為平面的鎖緊面,鎖緊臺811的外徑大于拉桿突柱812的外徑形成鎖緊凸臺813,鎖緊凸臺813上設有鎖片83。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轉向機,包括齒條殼體和設置在齒條殼體上的驅動殼體,所述的驅動殼體的一側與齒條殼體連通,所述的齒條殼體內設有齒條,所述的驅動殼體內設有轉向軸,轉向軸外套設有閥套,所述的轉向軸 靠齒條殼體的一端設有齒輪軸,齒輪軸與齒條嚙合設置,閥套靠齒輪軸一端與齒輪軸卡合設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向軸外設有若干轉向軸油槽,所述的閥套內設有與轉向軸油槽相配合的閥套油槽,所述的閥套油槽和轉向軸油槽均為長條形的凹槽,所述的閥套油槽和轉向軸油槽的長度的方向均與轉向軸的長度方向相同,所述的轉向軸油槽包括底壁和直側邊,所述的底壁為圓柱弧面,所述的底壁的圓柱弧面所在軸向方向與轉向軸的軸體長度方向垂直設置,所述的底壁的圓柱弧面所在軸向方向與直側壁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的底壁的圓柱弧面延伸至軸體表面,形成轉向軸油槽的弧面側壁,所述的直側壁遠離轉向軸油槽底部的一側設有倒角面,所述的倒角面與直側壁成銳角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轉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套的外側壁上設有環形油槽,所述的閥套的側壁上設有閥套回油孔,所述的閥套中心設有中心通孔,所述的閥套油槽設置在中心通孔內側壁,所述的閥套油槽為8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轉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輪軸與閥套配合的一端嵌入閥套的中心通孔,所述的閥套的中心通孔靠齒輪軸的一側設有閥套限位臺階,所述的齒輪軸嵌入中心通孔內的一段與閥套限位臺階相抵觸,形成齒輪軸與閥套中心通孔的限位配合,所述的閥套靠齒輪軸的一側上設有銷口,所述的銷口的朝齒輪軸開口設置,所述的齒輪軸與銷口相應位置處設有齒輪軸銷孔,所述的齒輪軸銷孔內設有齒輪軸卡銷,所述的齒輪軸卡銷朝齒輪軸外側延伸卡入銷口,形成齒輪軸卡銷與閥套的銷口的卡合配合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轉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向軸內設有扭桿通孔,所述的扭桿通孔內設有扭桿,所述的齒輪軸靠轉向軸的一側設有轉向軸槽,所述的轉向軸槽底部設有扭桿槽,所述的扭桿槽頂部與轉向軸槽底部間設有轉向軸槽凸臺,所述的轉向軸靠齒輪軸的一端插入轉向軸槽,并與轉向軸槽凸臺相抵接,形成齒輪軸與轉向軸的限位固定配合,所述的扭桿靠齒輪軸的一側穿過扭桿通孔后插入扭桿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轉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向軸靠齒輪軸的一端設有呈圓柱形狀的轉向軸突柱,所述的轉向軸突柱嵌入齒輪軸的轉向軸槽內,所述的轉向軸突柱外套設有銅套。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轉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輪軸的靠轉向軸的一端的端部上設有兩個對稱設置在轉向軸槽兩側的轉向軸卡塊,所述的轉向軸卡塊靠齒輪軸外側的一側為第一圓柱弧面,所述的轉向軸卡塊靠轉向軸槽的一側為與轉向軸槽的弧面相適配的第二圓柱弧面,所述的第二圓柱弧面與第一圓柱弧面之間的轉向軸卡塊的側邊為卡合面,所述的卡合面為與齒輪軸的軸向方向平行的平面,轉向軸卡塊與另一轉向軸卡塊相對的一面形成卡口,所述的卡口的口徑由轉向軸槽方向至齒輪軸的外側壁方向逐漸增大。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轉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條與齒條殼體間設有拖座,所述的拖座包括呈圓柱狀的拖座本體,所述的拖座本體的一端設有與汽車轉向機齒條外側形狀相適配的拖座凹槽,所述的拖座凹槽的槽壁形狀為圓柱弧面,拖座凹槽的兩端開口形成通槽,拖座本體遠離拖座凹槽的一側設有供彈簧安裝的彈簧槽,所述的拖座采用POM材料制作,所述的拖座凹槽的中部設有拖座通孔,所述的拖座通孔的一端與拖座凹槽連通設置,另一端與彈簧槽連通設置,所述的彈簧槽的底部設有供彈簧抵觸設置的彈簧凸臺,所述的拖座本體的外側壁上設有供密封圈放置的環形槽。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轉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條的兩端設有拉桿,所述的拉桿的一端設有與汽車轉向機球頭裝置配合安裝的球頭安裝部,拉桿的另一端設有與齒條配合設置的齒條安裝部,所述的齒條安裝部包括設置在拉桿端部與齒條殼體配合安裝的安裝螺母,安裝螺母背離球頭安裝部的的中部設有柱狀的鎖緊臺,所述的鎖緊臺上設有可卡入齒條內的圓柱狀的拉桿突柱,所述的鎖緊臺的側壁上設有一對平行且為平面的鎖緊面,所述的鎖緊臺的外徑大于拉桿突柱的外徑形成鎖緊凸臺,所述的鎖緊凸臺上設有鎖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轉向機,包括齒條殼體和驅動殼體,驅動殼體與齒條殼體連通,齒條殼體內設齒條,驅動殼體內設轉向軸,轉向軸外套設閥套,轉向軸一端設齒輪軸,齒輪軸與齒條嚙合,閥套與齒輪軸卡合設置,轉向軸外設若干轉向軸油槽,閥套內設閥套油槽,轉向軸油槽包括底壁和直側邊,底壁為圓柱弧面,圓柱弧面所在軸向方向與轉向軸軸向垂直,圓柱弧面所在軸向方向與直側壁所在的平面垂直,圓柱弧面延伸至軸體表面,形成轉向軸油槽的弧面側壁,直側壁遠離轉向軸油槽底部的一側設倒角面,倒角面與直側壁成銳角設置。本發明裝置倒角面與油槽的直側壁成銳角設置,不容易產生毛刺或鐵砂,液壓油流過時更加平緩,駕駛舒適度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B62D5/06GK102910200SQ20121040927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夏兆雷, 孫承松, 修月龍, 張安建, 應紀利, 余忠核, 余光飛 申請人:浙江龍紀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