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車身,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天窗裝配輔助工裝,用于汽車天窗裝配時保證天窗同車身間隙和高差。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技術的提升以及消費者對駕乘體驗的關注度提高,使汽車天窗在中國的普及率逐年攀升。據悉,中國現配置有天窗的車型達到50%以上;大眾、通用、福特等合資品牌所生產車型的天窗配置比為60%左右;高端車企的這一比例則高達100%。
商用車歐尚車型已配置天窗,在總裝車間內飾線的天窗裝配工位對天窗進行固定,但裝配后的天窗一致性難易保證,造成外觀質量不達標,同時也可能因為間隙或高差不合格,造成天窗滲水。因此,開發一種結構合理、便于工人操作、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汽車天窗裝配工裝成為了各汽車生產廠家必不可少的急需品。如CN201980321U公開的一種汽車天窗裝配工裝,以提高天窗的裝配速度,并保證其裝配質量。該汽車天窗裝配工裝包括一個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底面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吸盤,所述定位架的周邊設置有對應待裝配天窗邊緣位置的限位塊。在使用時,首先利用限位塊將天窗卡在限位塊之間,將定位架與天窗之間的位置固定,然后利用吸盤吸附天窗玻璃,從而方便拿取天窗,然后利用定位架來對天窗位置進行定位(可以事先設定好定位架與汽車頂棚的相對位置關系),最后安裝天窗。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天窗裝配工裝結構簡單,可以方便地對天窗進行拿取和定位,并保證天窗的裝配平度,從而提高裝配效率和裝配質量。毫無疑問,這是所屬技術領域的一次有益的嘗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天窗裝配輔助工裝,其既能保證天窗和車身正確的空間相對位置,提高裝配質量,防止天窗滲水,又能方便工人操作、降低裝配難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汽車天窗裝配輔助工裝,包括鋁合金框架、四根上端與鋁合金框架連接的玻璃支撐桿、兩個上端與鋁合金框架連接的后端定位構件和兩個上端與鋁合金框架連接的前端定位構件,其特征是:所述鋁合金框架包括兩根橫梁和兩根縱梁,其中一根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縱梁的前部固定連接,另一根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縱梁的后部固定連接,形成四個連接部位;兩個氣缸安裝座的一端部分別通過螺栓與所述兩根縱梁上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兩個氣缸安裝座另一端部分別與一伸縮氣缸上端固定連接,兩個氣缸安裝座的下端分別與一吸盤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四根玻璃支撐桿的上端分別與兩根縱梁垂直連接形成四個連接點,所述四個連接點分別與兩根橫梁和兩根縱梁的四個連接部位對應,兩個后端定位構件的上端分別與兩根縱梁的后端部垂直連接,兩個前端定位構件的上端分別與兩根縱梁的前端部垂直連接。
進一步,所述玻璃支撐桿由安裝螺桿和螺紋連接在其下端的支撐塊構成,所述安裝螺桿的上端通過螺母固定在所述鋁合金框架的縱梁上。
進一步,所述支撐塊的材質為聚甲醛。
進一步,所述后端定位構件由后安裝螺桿、連接在后安裝螺桿下端的后定位塊和連接在定位塊下部一側的限位片構成,所述限位片厚度為天窗玻璃后側與頂蓋的設計間隙值。
進一步,所述后定位塊的材質為尼龍,所述限位片的材質為聚甲醛。
進一步,所述前端定位構件由前安裝螺桿和連接在其下端的前定位塊構成。
進一步,所述前定位塊的材質為尼龍。
進一步,所述伸縮氣缸為標準件,通過四顆螺栓固定在氣缸安裝座上。
進一步,所述鋁合金框架還包括兩端分別與兩根橫梁的中部固定連接的加強梁。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由于在鋁合金框架上設置了定位件、限位件和伸縮氣缸,所以既能保證天窗玻璃和車身頂蓋正確的空間相對位置,從而提高了裝配質量,既能有效的防止天窗滲水,又能方便工人操作、降低裝配難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鋁合金框架結構示意圖。
圖3是玻璃支撐桿結構示意圖。
圖4是氣缸安裝座結構示意圖。
圖5是伸縮氣缸結構示意圖。
圖6是后端定位構件結構示意圖。
圖7是吸盤結構示意圖。
圖8是前端定位構件結構示意圖。
圖9是天窗與車輛頂蓋裝配示意圖。
圖10是間隙和高差調整示意圖。
圖中:1-鋁合金框架,2-玻璃支撐桿,3-氣缸安裝座,4-伸縮氣缸,5-后端定位構件,6-吸盤,7-前端定位構件,8-天窗,9-汽車頂蓋;11-橫梁,12-縱梁;21-安裝螺桿,22-支撐塊;51-前安裝螺桿,52-前定位塊,53-限位片;71-后安裝螺桿,72-后定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圖1至圖8,所示的一種汽車天窗裝配輔助工裝,包括鋁合金框架1、四根上端與鋁合金框架連接的玻璃支撐桿2、兩個上端與鋁合金框架連接的后端定位構件5和兩個上端與鋁合金框架連接的前端定位構件7,其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所述鋁合金框架1包括兩根橫梁11和兩根縱梁12,其中一根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縱梁的前部固定連接,另一根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縱梁的后部固定連接,形成四個連接部位;所述鋁合金框架1還包括兩端分別與兩根橫梁11的中部固定連接的加強梁。兩個氣缸安裝座3的一端部分別通過螺栓與所述兩根縱梁12上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兩個氣缸安裝座3另一端部分別與一伸縮氣缸4上端固定連接,兩個氣缸安裝座3的下端分別與一吸盤6連接。
所述的四根玻璃支撐桿2的上端分別與兩根縱梁12垂直連接形成四個連接點,所述四個連接點分別與兩根橫梁11和兩根縱梁12的四個連接部位對應,兩個后端定位構件5的上端分別與兩根縱梁12的后端部垂直連接,兩個前端定位構件7的上端分別與兩根縱梁12的前端部垂直連接。
所述玻璃支撐桿2由安裝螺桿21和螺紋連接在其下端的支撐塊22構成,所述安裝螺桿21的上端通過螺母固定在所述鋁合金框架1的縱梁12上。所述支撐塊22的材質為聚甲醛。聚甲醛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保證測量天窗玻璃與車輛頂蓋高差的準確性。
所述后端定位構件5由后安裝螺桿51、連接在后安裝螺桿下端的后定位塊52和連接在定位塊下部一側的限位片53構成,所述限位片53厚度為天窗玻璃后側與頂蓋的設計間隙值。所述后定位塊52的材質為尼龍,所述限位片53的材質為聚甲醛。
所述前端定位構件7由前安裝螺桿71和連接在其下端的前定位塊72構成。所述前定位塊72的材質為尼龍。
在高差調整過程中,后端定位構件的后定位塊和前端定位構件的前定位塊緊靠在車身頂蓋9上,以車身頂蓋為基準,天窗玻璃8被兩個吸盤6吸至設計位置,并通過四根玻璃支撐桿2限位,最終保證設計高差值。
所述伸縮氣缸4為標準件,通過四顆螺栓固定在氣缸安裝座3上。所述伸縮氣缸有兩個氣管接頭。當其下部氣管接頭通氣時,活塞帶動吸盤6縮回,吸盤帶動天窗玻璃8上移,天窗玻璃接觸玻璃支撐桿2后到位,從而保證天窗玻璃與車輛頂蓋的高差;下次吸盤6吸取天窗玻璃之前,將其上部氣管接頭通氣,活塞帶動吸盤6伸出,吸盤6下移至接觸天窗玻璃位置處。吸盤6的一端通過螺紋與伸縮氣缸4的活塞桿連接,同時有一個氣管接頭連接真空發生器,真空發生器產生負壓,通過負壓使吸盤吸附天窗玻璃。
參見圖9,天窗玻璃8和車輛頂蓋9在總裝車間內飾線完成預裝,預裝好后用本裝配輔助工裝進行天窗玻璃與車輛頂蓋間隙、高差調整,調整好后固定天窗玻璃上對應的調整螺母。
參見圖10,天窗玻璃與車輛頂蓋間隙、高差調整流程如下:后端定位構件的限位片53插入天窗玻璃和車輛頂蓋的間隙處,操作人員往車輛后側推動天窗玻璃至天窗玻璃后側與限位片53接觸,天窗間隙調整完成;吸盤6帶動天窗玻璃8上移,天窗玻璃接觸玻璃支撐桿2后到位,高差調整完成;固定玻璃天窗調整螺母,取回汽車天窗裝配輔助工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