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礦棉板生產,涉及一種自動上板裝置。
背景技術:
礦棉板以粒狀棉(由高爐熱熔渣離心成纖后造粒而成)為主要原料,加以適量粘結劑,并采用濕法長網抄造工藝,經制漿、成型、干燥、切割等工序加工而成,具有防火、保溫隔熱、吸聲降噪和調節環境濕度的功能。在礦棉板生產中,經過濕法長網抄造工藝,經制漿、成型、干燥、切割后制成坯板,坯板為平整的板狀。而為提高礦棉板的裝飾性和吸聲性能等,還需要對坯板進行壓花、銑邊、噴漆等加工,以達到礦棉板裝飾和吸聲的目的。因此,必不可少的將坯板堆垛好并移送到加工設備的生產線的輥道上。
目前,其加工生產線的起始端,仍需要人工將堆垛好的每塊坯板依次安放在生產下的輥道上。這需要工人大工作量的長時間勞動,耗費人力,而且效率不高,在快速生產的形勢下影響了整個加工生產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將堆垛好的板材上提至生產線的輥道上的自動上板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上板裝置,設置在輥道輸入端,包括升降機構和負壓輸送機構,
所述負壓傳輸機構一端設置在輥道上方,另一端設置在升降機構上方,用于負壓吸附所述升降機構上板材并傳輸至輥道;
所述升降機構設置在輥道的輸入端,用于將板材升提至負壓傳輸機構的負壓吸附高度。
優選地,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升降平臺、第一檢測器、第二檢測器、第三檢測器和控制器,第一檢測器設置在所述升降平臺上升最高位,第二檢測器設置在所述升降平臺下降最低位,所述第三檢測器處于第一檢測器上方,用于檢測負壓吸附高度是否有板材;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第一檢測器檢測所述升降平臺的信號,控制所述升降平臺下降;所述控制器還用于根據所述第二檢測器檢測所述升降平臺的信號,延遲一段時間,控制所述升降平臺開始上升;所述控制器還用于根據所述第三檢測器檢測的板材信號控制升降平臺上升一次。
優選地,所述第一檢測器、第二檢測器和第三檢測器都為光電開關。
優選地,所述負壓傳輸機構包括兩條并行的傳輸帶和負壓器,所述負壓器設置在所述兩條傳輸帶之間,且位于升降機構的正上方。
優選地,所述傳輸帶為皮帶傳輸帶或多挈帶傳輸帶。
優選地,所述負壓器包括相連的吸盤和連管,還包括真空發生器或者風機。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上板裝置,能夠自動將堆垛好的板材上提至生產線的輥道上,大大節省了人力,并且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升降機構包括第一檢測器、第二檢測器、第三檢測器和控制器,能夠自動完成升降機構的自動升降,精確控制升降機構,且進一步提升了設備的自動化,提高了生產的整體效率。
本實用新型尤其是采用皮帶或多挈帶傳輸帶,本身為軟質材料,不損傷板材,且造價低廉,節省設備的維修和更換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自動上板裝置示意圖;
圖2是負壓傳輸機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負壓傳輸機構、101-傳輸帶、102-負壓器、1021-吸盤、2-升降機構、201-升降平臺、4-第二檢測器、5-第一檢測器、6-第三檢測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和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圖1為自動上板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自動上板裝置包括包括負壓輸送機構1和升降機構2,升降機構2設置在輥道3的輸入端,用于將板材升提至負壓傳輸機構1的負壓吸附高度;負壓傳輸機構1一端設置在輥道3上方,另一端設置在升降機構2上方,用于負壓吸附升降機構2上的板材并傳輸至輥道3。升降機構2為液壓升降,包括升降平臺201、第一檢測器5、第二檢測器4、第三檢測器6和控制器,第一檢測器5設置在升降平臺201上升最高位,第二檢測器4設置在升降平臺201下降最低位,控制器用于根據第一檢測器5檢測升降平臺201的信號,控制升降平臺201下降,控制器還用于根據所述第二檢測器4檢測升降平臺201的信號,延遲一段時間,控制升降平臺201上升到最高位。第一檢測器5,對向升降平臺201,僅僅檢測升降平臺201的信號,并不能檢測到板材信號。第三檢測器6處于第一檢測器5上方,用于檢測負壓吸附高度是否有板材,控制器還用于根據所述第三檢測器6檢測的板材信號控制升降平臺201上升一次,上升一個板材的高度。升降平臺需將板材上升到負壓吸附高度下限及以上才能使板材被吸附。第一檢測器、第二檢測器和第三檢測器都為光電開關。負壓傳輸機構1可將升降平臺201處于最高位時其上的板材吸附起。如圖2所示,圖2為負壓傳輸機構示意圖,負壓傳輸機構包括包括兩條并行的傳輸帶101和負壓器102,所述負壓器102位于所述兩條傳輸帶101之間。傳輸帶101為皮帶傳輸帶或多挈帶傳輸帶。負壓器102包括吸盤1021、連管,吸盤1021均勻分布在兩傳輸帶101之間,其還包括真空發生器或者風機,通過連管與吸盤1021連接,為其提供負壓。負壓器102只位于升降機構的升降平臺201的正上方,輥道上方的傳輸帶之間不設置負壓器。吸盤稍高于傳輸帶的最低端,從而保證吸附后的板材的兩個邊緣能夠擠壓傳輸帶,使傳輸帶有足夠的作用力水平方向輸送板材。
在正常生產時,先將堆垛好的板材通過叉車放置在處于最低位的升降平臺上,第二檢測器檢測到升降平臺的信號,控制器則控制升降平臺上升,第三檢測器每在吸附高度檢測到板材,控制器就控制升降平臺上升一個板材的高度。在上升后,負壓器將升降平臺上的板材依次吸附至傳輸帶表面,板材的兩邊緣各自擠壓傳輸帶并向輥道方向輸送。而板材運動到沒有負壓器的傳輸帶區域時,由于沒有負壓作用而下落至輥道上。當升降平臺上升至最高位時,第一檢測器檢測到升降平臺,控制器根據信號控制升降平臺迅速下降。當升降平臺下降至最低位時,第二檢測器再一次檢測到升降平臺,控制器根據信號延遲一段時間后控制升降平臺再次上升。而在延遲的時間內,叉車需將堆垛好的板材放置在升降平臺上,從而進行第二次供板提升。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上板裝置,能夠自動將堆垛好的板材上提至生產線的輥道上,大大節省了人力,并且提高了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的升降機構包括第一檢測器、第二檢測器、第三檢測器和控制器,能夠自動完成升降機構的自動升降,精確控制升降機構,且進一步提升了設備的自動化,提高了生產的整體效率。本實用新型采用皮帶或多挈帶傳輸帶,本身為軟質材料,不損傷板材,且造價低廉,節省設備的維修和更換成本。
雖然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實施方式如上,但其內容只是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采用的實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核心技術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和細節上做任何修改與變化,但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保護范圍,仍須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