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深井形注塑模具擴口斜導脫模機構,屬于注塑模具領域。
背景技術:
采用注塑模具生產塑料產品,例如桶、管件等深井形產品,在產品上設置擴口后,在脫模時需要對擴口進行脫模。傳統技術擴口脫模一般采用斜頂結構,但由于產品的深度(長度)比較深,開模間距長,所需的斜頂針長度長,但斜頂針的截面直徑又小,因此,斜頂針在斜頂時很容易發生彎曲、變形等現象,需要正常停機更換,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采用斜導倒脫模結構,無需斜頂,擴口脫模容易,生產效率高的深井形注塑模具擴口斜導脫模機構。
本實用新型深井形注塑模具擴口斜導脫模機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模具型腔復板和型芯復板,型腔復板下安裝型腔和型腔鑲塊,型芯復板上安裝型芯,型芯上安裝型芯鑲塊,型芯和型芯鑲塊與型腔和型腔鑲塊之間的間隙構成模腔,模腔中注塑成型產品,產品上設有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余型芯之間設置擴口鑲塊,擴口鑲塊與擴口相配合,所述的擴口鑲塊包括四塊均布的斜導滑塊,各塊斜導滑塊上安裝斜導桿,所述的型芯中設置斜導孔,斜導桿伸入斜導孔,在型芯復板上安裝4只直頂氣缸,4只直頂氣缸穿過型芯與斜導滑塊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深井形注塑模具擴口斜導脫模機構,脫模時,先由注塑機動力帶動型芯與型腔開模分離,再繼續開模,至型腔完全與型芯鑲塊分離,繼續開模一段距離,便于產品頂出,產品此時貼在型芯鑲塊上,由直頂氣缸帶動斜導滑塊向上頂起。斜導滑塊的斜導桿和斜導孔的配合下,向外向上斜滑頂起,可一邊與產品上的擴口脫模,一邊將產品頂起,使產品不貼在型芯上,然后可由模具的頂出機構或人工將產品取出模具外,完成脫模。本方案與傳統技術相比,結構更緊湊,斜導桿不變形、彎曲,斜導動作更穩定,不用停機維修,提高模具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深井形注塑模具擴口斜導脫模機構,所述的四塊斜導滑塊呈四角均布,每塊斜導滑塊上安裝兩桿斜導桿,雙斜導桿導滑更順利,導向更好。所述的斜導孔中設置導套,斜導桿伸入導套中,有了導套,可減少摩擦,延長斜導桿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深井形注塑模具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擴口斜導脫模機構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深井形注塑模具擴口斜導脫模機構,如圖1、圖2所示,包括模具型腔復板1和型芯復板2,型腔復板下安裝型腔3和型腔鑲塊4,型芯復板2上安裝型芯5,型芯5上安裝型芯鑲塊6,型芯和型芯鑲塊與型腔和型腔鑲塊之間的間隙構成模腔,模腔中注塑成型產品7,產品上設有擴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3余型芯5之間設置擴口鑲塊9,擴口鑲塊9與擴口8相配合,所述的擴口鑲塊9包括四塊均布的斜導滑塊10,各塊斜導滑塊10上安裝斜導桿11,所述的型芯5中設置斜導孔12,斜導桿11伸入斜導孔12,在型芯復板2上安裝4只直頂氣缸13,4只直頂氣缸13穿過型芯5與斜導滑塊10相連接。脫模時,先由注塑機動力帶動型芯5與型腔3開模分離,再繼續開模,至型腔3完全與型芯鑲塊4分離,繼續開模一段距離,便于產品7頂出,產品7此時貼在型芯鑲塊4上,由直頂氣缸13帶動斜導滑塊10向上頂起。斜導滑塊10的斜導桿11和斜導孔12的配合下,向外向上斜滑頂起,可一邊與產品上的擴口8脫模,一邊將產品頂起,使產品不貼在型芯上,然后可由模具的頂出機構或人工將產品取出模具外,完成脫模。本方案與傳統技術相比,結構更緊湊,斜導桿不變形、彎曲,斜導動作更穩定,不用停機維修,提高模具生產效率。所述的四塊斜導滑塊10呈四角均布,每塊斜導滑塊10上安裝兩桿斜導桿11,雙斜導桿導滑更順利,導向更好。所述的斜導孔12中設置導套15,斜導桿11伸入導套15中,有了導套,可減少摩擦,延長斜導桿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