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熱熔膠網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熱熔膠網膜的設備及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1、熱熔膠網膜的生產設備用于制造熱熔膠網膜,這種材料廣泛應用于紡織、服裝、醫療、衛生用品等領域。熱熔膠網膜的冷卻過程是確保其最終質量和性能的關鍵步驟之一。正確的冷卻不僅能使熱熔膠快速固化,還能保證網膜的結構完整性和表面光滑度。
2、在冷卻的氣流與熔融狀態下的高溫熱熔膠接觸,會使得空氣中的水分冷卻過程中凝結成水滴,附著在網膜表面,冷凝水的附著導致空氣無法及時排出,如果冷卻過程中空氣無法及時排出或張力控制不當,容易形成氣泡或褶皺,導致網膜表面不光滑,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熱熔膠網膜的設備及生產方法。
2、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熱熔膠網膜的設備,包括冷卻箱和傳動帶,還包括:
3、進料口和出料口,分別開設于所述冷卻箱的兩端,所述傳動帶帶動熱熔膠網膜穿過所述進料口進入所述冷卻箱,隨后由所述出料口穿出;
4、氣流組件,安裝于所述冷卻箱的內部,用于引導冷卻氣流經過熱熔膠網膜表面進行冷卻;
5、提升組價,安裝于所述冷卻箱的內部,用于通過氣壓帶動初步冷卻凝固后的熱熔膠網膜進行抬升,以使得熱熔膠網膜下方的空氣排出;
6、傳動帶帶動熱熔膠網膜穿過進料口進入冷卻箱的內部,在冷卻箱的內部,氣流組件設置的冷卻箱內部的兩端,向冷卻箱的中部吹送氣流,通過冷卻的氣流對進入冷卻箱內部的熱熔膠網膜進行冷卻處理,在熱熔膠網膜在初步冷卻凝固后到達提升組件的位置,從而使得提升組件通過氣壓的作用拉動初步凝固的熱熔膠網膜抬升,一方面,抬升的熱熔膠網膜能夠拉動兩端的熱熔膠網膜形成拉動,從而在熱熔膠網膜的表面通過拉動形成張力,拉動熱熔膠網膜緊繃,通過設置抬升組件的高度能夠調節對熱熔膠網膜的氣壓拉伸高度,從而調節熱熔膠網膜的張力,另一方面,通過氣壓作用拉動熱熔膠網膜抬升,使得熱熔膠網膜抬升后露出底部的空間,底部空間露出后,在兩端的氣流組件的作用下,氣流帶動熱熔膠網膜底部的空氣向中部流動,從而通過氣流組件流動的氣流的氣壓作用土地熱熔膠網膜底部的空氣由熱熔膠網膜中部抬升部分排出,從而有利于避免熱熔膠網膜底部的空氣無法排出,導致在氣流組件吹動熱熔膠網膜時與底部的空氣相抵,在熱熔膠網膜上形成氣泡或褶皺的情況發生,從而有利于提高熱熔膠網膜生產的質量。
7、優選地,所述氣流組件包括:
8、第一氣壓箱,固定于所述冷卻箱靠近所述進料口的一端,所述第一氣壓箱的內部設置有多個呈線性陣列的第一空間;
9、多個第一出氣口,分別開設于各個所述第一空間的側壁上;
10、多個第一曲形板,分別固定于各個所述第一空間的內部;
11、多個第二負壓泵,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氣壓箱的頂部,分別連通各個所述第一空間;
12、第二氣壓箱,固定于所述冷卻箱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氣壓箱的內部設置有多個呈線性陣列的第二空間,各個所述第二空間的側壁上均開設有第二出氣口;
13、多個第二曲形板,分別固定于各個所述第二出氣口的內部;
14、多個第三負壓泵,均固定于所述第二氣壓箱的頂部,分別連通各個所述第二空間;
15、第二負壓泵將氣流向第一氣壓箱輸送,第一曲形板的設置使得氣流不會在進入第一氣壓箱內部后直接由第一出氣口排出,從而使得氣流由第一出氣口均勻排出;
16、第三負壓泵將氣流向第二氣壓箱輸送,第二曲形板對氣流進行遮擋,同樣使得氣流不會由第二出氣口直接排出,而是均勻排出,從而使得冷卻箱由兩端向中部輸送冷卻氣流,從而對經過冷卻箱內部的熱熔膠網膜進行氣流冷卻。
17、優選地,所述氣流組件還包括:
18、冷凝箱,固定于所述冷卻箱的內部;
19、進氣口,開設于所述冷凝箱的一端,設置于所述冷卻箱的內部中心處且位于所述傳動帶的上方;
20、干燥劑塊,固定于所述冷凝箱的內部;
21、連接口,開設于所述冷凝箱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氣壓箱的頂部密封連接,使得全部所述第二負壓泵均位于所述連接口的內部;
22、第二負壓泵將連接口處的氣流向第一氣壓箱的內部輸送,使得連接口的內部形成負壓,在負壓作用下,使得氣流沿著冷卻箱、進氣口、冷凝箱內部、干燥劑塊和連接口的方向流動,從而使得經過冷卻箱內部的熱熔膠網膜在受到冷卻氣流冷卻后在空氣中凝結的水分隨著氣流的流動進入到冷凝箱的內部,在冷凝箱內部的干燥劑塊的作用下對氣流進行干燥,從而有利于去除氣流中的水分,從而有利于避免氣流中的水分在冷凝后滴落在熱熔膠網膜上造成空氣難以排出的情況發生。
23、優選地,所述提升組件包括:
24、安裝架,固定于所述冷卻箱的內部;
25、四個轉動輥,呈矩形陣列設置,均轉動安裝于所述冷卻箱的內部;
26、透氣網膜,傳動套設于四個所述轉動輥的外圈;
27、多個排氣孔,呈線性陣列貫穿開設于所述安裝架的頂部;
28、多個第一負壓泵,均固定于所述冷凝箱的頂部,各個所述第一負壓泵的輸入端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管連通各個所述排氣孔;
29、多個第二連接管,分別連通于各個所述第一負壓泵與所述冷凝箱之間;
30、第一電機,固定于所述冷卻箱的外壁上,通過輸出軸帶動其中一個所述轉動輥轉動;
31、第一負壓泵啟動后,將安裝架內部的氣流排出,使得安裝架的內部形成負壓空間,使得在負壓作用下拉動由底部經過的熱熔膠網膜向上抬升,從而拉動熱熔膠網膜的底部形成空隙,從而有利于使得空氣由抬升的空隙處排出,從而有利于避免氣泡的形成;
32、透氣網膜為繃緊設置,使得在負壓作用下向上抬升的熱熔膠網膜附著在透氣網膜的表面不會繼續在負壓作用下向上抬升,從而有利于避免負壓作用力拉動熱熔膠網膜表面變形的情況發生;
33、第一電機啟動后帶動與之連接的轉動輥轉動,轉動輥帶動透氣網膜傳動,傳動的透氣網膜與熱熔膠網膜的傳動速度相同且傳動方向,從而使得透氣網膜與熱熔膠網膜不會產生相對移動,從而在對熱熔膠網膜通過負壓作用抬升的同時,能夠繼續帶動熱熔膠網膜移動,從而有利于避免對熱熔膠網膜的傳動產生干擾,造成熱熔膠網膜的表面形成褶皺的情況發生。
34、優選地,所述氣流組件還包括:
35、多個第一冷凝管,固定于所述冷凝箱的內部;
36、多個間隔板,分別固定于各個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內部將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內部分隔為一個u形通道;
37、第一管道,固定于所述冷凝箱的側壁上,用于連通外設的冷凝水或低溫氣體,所述第一管道的內部通過分隔板分隔為多個相互獨立的第三空間,全部所述第一冷凝管內部的u形通道分別連通相鄰的各個所述第三空間;
38、第二管道,固定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內部,一端與所述第一管道連通;
39、冷凝水或低溫氣體由第一管道進入,隨后沿著第三空間和第一冷凝管內部的u形通道、第三空間、第一冷凝管內部的u形通道的流動路徑依次流動,直至流動至第二管道,隨后沿著第二管道排出,從而使得冷凝水或低溫氣體在第一冷凝管、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內部形成流動通路,使得第一冷凝管在冷凝水或低溫氣體經過后溫度降低,從而使得進入冷凝箱內部的氣流在接觸第一冷凝管后,氣流中含有的水分冷凝析出附著在第一冷凝管的表面,并且氣流通過后溫度降低,能夠再次由第一出氣口排出對熱熔膠網膜進行冷卻,從而有利于使得空氣中的水分在未到達干燥劑塊時即析出,從而有利于延長干燥劑塊的使用時間保持干燥劑塊的吸水性。
40、優選地,所述氣流組件還包括:
41、多個移動架,滑動安裝于所述冷凝箱的內部,所述移動架的中部均開設有圓孔,所述圓孔的邊緣均設置有橡膠墊,所述橡膠墊與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外壁滑動接觸;
42、多個框體,滑動安裝于所述冷凝箱的內部,且各個所述框體分與各個所述移動架滑動連接,且與所述移動架存在摩擦力限位;
43、多個雙向螺桿,轉動安裝于所述冷凝箱的內部,各個所述移動架分別與各個所述雙向螺桿螺紋連接;
44、多個第二電機,均固定于所述安裝架的頂部,分別帶動各個所述雙向螺桿轉動;
45、第二電機啟動后帶動雙向螺桿轉動,雙向螺桿轉動后帶動與之螺紋連接的移動架往復移動,移動架在摩擦力作用下帶動框體同步移動,移動架移動時通過圓孔內部的橡膠墊刮動第一冷凝管外壁的冷凝水珠,從而帶動冷凝后的水流滴落至框體的內部被收集,從而由于避免冷凝水長時間累積后由進氣口滴落流動至熱熔膠網膜上的情況發生;
46、在移動架通過摩擦力帶動框體同步移動至抵住干燥劑塊時,受到干燥劑塊的阻礙,使得移動架繼續移動時無法帶動框體移動,從而使得移動架移動經過整個第一冷凝管后在雙向螺桿作用下反向移動后,能夠繼續通過摩擦力帶動框體移動,直至框體移動至受到冷凝箱內壁的阻擋,以此往復移動。
47、優選地,所述氣流組件還包括:
48、多個第三連接管,分別固定連通于各個所述框體的底部;
49、收集箱,固定于所述冷凝箱的底部,全部所述第三連接管均與所述收集箱相連通;
50、第三連接管將框體內部的水流向收集箱輸送,使得收集箱對冷凝水進行收集,收集的冷凝水能夠被收集后輸送至第一冷凝管的內部進行再利用。
51、優選地,還包括:
52、冷卻輥,轉動安裝于所述冷卻箱的內部;
53、第三電機,固定于所述冷卻箱的側壁上,用于通過輸出軸帶動所述冷卻輥轉動;
54、多個第二冷凝管,呈圓周陣列固定于冷卻箱的內部,且相互之間依次連通并且連通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二冷凝管位于所述冷卻輥的內圈空間;
55、第三電機啟動后通過輸出軸帶動冷卻輥轉動,冷卻輥轉動后對熱熔膠網膜進行再次向下按壓,使得熱熔膠網膜能夠貼合傳動帶的表面,此時以去除傳動帶底部的空氣;
56、第二冷凝管連通第二管道,使得冷卻水經過第二冷凝管,從而對冷卻輥進行降溫,從而使得冷卻輥在對熱熔膠網膜進行按壓的同時能夠對齊進行冷卻降溫。
57、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熱熔膠網膜的生產方法,所述冷卻箱的內部呈線性陣列固定有多個溫度傳感器,所述冷卻箱的內部安裝有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用戶端,所述氣流組件包括溫控單元,該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58、所述控制單元獲取來自各個所述溫度傳感器的多個溫度信息;
59、所述控制單元獲取來自所述用戶端的標準溫度;
60、所述控制單元將各個所述溫度信息與所述標準溫度進行對比,當所述溫度信息大于所述標準溫度時,所述控制單元生成降溫控制信息,所述降溫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氣流組件降低冷卻溫度,當所述溫度信息小于所述標準溫度時,所述控制單元生成升溫控制信息,所述升溫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氣流組件升高冷卻溫度;
61、所述控制單元將所述降溫控制信息或所述升溫控制信息發送至所述溫控單元;
62、溫度傳感器對熱熔膠網膜表面位于冷卻箱中部的溫度進行檢測,并且形成溫度信息,隨后溫度傳感器個溫度信息發送至控制單元,使得控制單元獲取到溫度信息,工作人員能夠通過用戶端輸入熱熔膠網膜在經過冷卻箱中部時應該處于的溫度范圍,使得控制單元能夠由用戶端獲取到標準溫度,隨后控制單元將標準溫度與溫度信息進行對比,當溫度信息大于標準溫度,即代表冷卻不足,此時控制單元生成降溫控制信息,以控制溫控單元降低氣流組件輸送的氣流溫度,從而調節增強對熱熔膠網膜的降溫效果,當溫度信息小于標準溫度,即代表冷卻過度,容易對熱熔膠網膜造成損傷,此時控制單元生成升溫控制信息,以控制溫控單元提高氣流組件輸送的氣流溫度,從而調節減弱對熱熔膠網膜的降溫效果,從而有利于使得對熱熔膠網膜的降溫效果均為且穩定,從而有利于避免熱熔膠網膜由于降溫不均勻而形成氣泡的情況發生。
63、優選地,所述冷凝箱的內部安裝有濕度傳感器,還包括:
64、所述控制單元獲取來自所述濕度傳感器的濕度信息;
65、所述控制單元獲取來自所述用戶端的濕度閾值;
66、所述控制單元將所述濕度信息與所述濕度閾值進行對比,當所述濕度信息大于等于所述濕度閾值時,所述控制單元生成警示信息,所述警示信息用于在所述用戶端發出警示;
67、所述控制單元將所述警示信息發送至所述用戶端;
68、所述控制單元將所述警示信息發送至所述第二電機,以控制所述第二電機提高驅動速度;
69、濕度傳感器能夠對冷凝箱內部的濕度進行檢測,并且在檢測后生成濕度信息,隨后濕度傳感器將濕度信息發送至控制單元,使得控制單元獲取到濕度信息,工作人員能夠由用戶端輸入濕度閾值,使得控制單元能夠由用戶端獲取到濕度閾值,隨后控制單元將濕度信息與濕度閾值進行對比,當濕度信息大于等于濕度閾值時,代表干燥劑塊的干燥效果減弱,此時需要對干燥劑塊進行更換,此時控制單元生成警示信息,并且將警示信息發送至用戶端以提示工作人員進行干燥劑塊的更換,同時控制單元將警示信息發送至第二電機,以增強第二電機對冷凝水流的推動,從而增強經過的氣流與第一冷凝管表面的接觸,從而增強對空氣中水流的冷凝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對氣流中水分的去除,直至工作人員進行干燥劑塊的更換。
7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1、本發明通過氣流組件和提升組價的設置,使得熱熔膠網膜抬升后露出底部的空間,從而有利于避免熱熔膠網膜底部的空氣無法排出,導致在氣流組件吹動熱熔膠網膜時與底部的空氣相抵,在熱熔膠網膜上形成氣泡或褶皺的情況發生,從而有利于提高熱熔膠網膜生產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