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固液分離設備的,尤其是涉及一種自清潔式脫水機。
背景技術:
1、通過脫水機進行固液分離是工業生產中常見的工藝環節,特別是在污水處理、礦業選礦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2、通常,脫水機通過固定環和活動環層疊結構構建出通孔體,其中固定環固定安裝于脫水機的框架上,而活動環則相對固定環進行移動,通過兩者間重疊位置的動態調整,以保持濾縫的暢通。例如,參照公開號為cn211896615u的中國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往復運動的疊片式固液分離機及混合槽,其公開了第二驅動機構通過第一傳動裝置驅動第一閉合活動環片組移動,以使第一閉合活動環片組與第二閉合環片組之間產生相對移動,且所有的活動環片通過一第一聯動軸連接成整體進行同步移動。
3、根據上述的相關技術,在實際作業過程中,由于所有活動環片共用連接柱(即相關技術中的第一聯動軸)連接成整體,導致連接柱的承重較大,容易彎曲。更有的是,從濾縫中逃逸的雜質往往會在活動環片用于串接連接柱的耳朵以及固定環的外周壁上逐漸累積并板結,長期的積淤現象會削弱脫水機的脫水效能,需要在脫水機上增設噴淋裝置以輔助保持濾縫干凈。例如,參照公開號為cn212757518u的中國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改良的帶有掃射噴淋裝置的固液分離機,其公開了疊片螺旋式脫水機和清洗裝置,清洗裝置設置于疊片螺旋式脫水機通孔體的外周,通過噴淋管道脫水機外周進行噴淋清理。然而,加裝噴淋裝置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增加內循環的負擔,還增加了設備結構與操作的復雜性,且噴淋沖洗難以避免盲區,不易有效清除漏泥。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提高設備的濾過通透性,本技術提供一種自清潔式脫水機。
2、本技術提供一種自清潔式脫水機,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自清潔式脫水機,包括:
4、支撐框架,于自身進料端至出料端方向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間隔排列的支撐板;
5、過濾單元,沿所述支撐框架進料端至出料端方向具有兩節或兩節以上,單節所述過濾單元位于相鄰兩所述支撐板之間;每節所述過濾單元包括兩組或兩組以上的活動組件;每組所述活動組件包括活動環以及將同組所有所述活動環串接的連接柱;所述活動環具有供污泥通過的通孔,每一組所述活動組件中的所述活動環與相鄰組中的所述活動環交替排列,相鄰且不同組的兩所述活動環之間具有與所述通孔連通的濾縫,各節所述過濾單元的所述通孔依次連通;
6、第一驅動機構,受所述支撐板支撐并與所述活動組件配合,用于帶動各組所述活動組件均相對所述支撐板活動,且同一節所述過濾單元中的各組所述活動組件進行運動軌跡相錯的循環圓周運動;
7、螺旋軸,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所述螺旋軸轉動連接于所述支撐框架上并通過所述通孔穿過各所述過濾單元,用于輸送待過濾物向所述支撐框架出料端移動;以及
8、第二驅動機構,安裝于所述支撐框架上并與所述螺旋軸相連,用于帶動所述螺旋軸轉動;
9、其中,所述活動環外周平滑延伸,且所述活動環外周凸出有用于供所述連接柱串接的連接耳,所述連接耳外周具有將雜質沿所述活動環圓周運動方向朝下導離所述活動環的導向部。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待過濾物經過過濾裝置時,水流從濾縫中排出,以對待過濾物進行脫水處理。而第一驅動機構帶動所有活動環進行移動,且同個過濾單元中不同組活動環的運動軌跡相錯,使得活動環能夠對待過濾物進行擠壓剪切,提高脫水效果,且對待過濾物進行擾動,以保持濾縫的暢通。同時活動環在運動時能夠通過自身平滑的外周以及導向部的導向,將活動環外周的雜質沿圓周運動方向推離活動環,使活動環外周不易積聚雜質,實現活動環的自清潔,從而無需在設備中加裝噴淋裝置,提高設備的易維護性。
11、可選的,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
12、驅動桿,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每個所述驅動桿均同時轉動連接并穿設所有所述支撐板;
13、驅動源,安裝于所述支撐框架上,并驅動其中之一的所述驅動桿轉動;
14、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所有所述驅動桿使所有所述驅動桿進行同速同向轉動;以及
15、連動組,與所述活動組件一一對應,每組所述連動組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連動片,所述連動片連接于對應的所述活動組件上,同時所述連動片通過偏心機構連接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所述驅動桿,使所述驅動桿轉動時帶動所述連動片進行圓周軌跡運動;同一所述連動組的所述偏心機構相對所述驅動桿的偏心方向與偏心距均一致;同一所述過濾單元中,不同所述連動組的所述偏心機構相對所述驅動桿的偏心方向相異。
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偏心機構連接連動片和驅動桿,使得活動組件能夠進行圓周軌跡運動,且同一過濾單元中不同連動組的偏心方向相異,實現了活動組件之間的相對運動,增強了過濾效果。
17、可選的,所述支撐框架進料端具有供待過濾物進入的進泥口,所述驅動桿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驅動桿分別相對于所述活動組件相對的兩側,以對所述進泥口進行避讓,所述驅動源安裝于所述支撐框架出料端,所述齒輪傳動機構安裝于所述支撐框架進料端。
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桿分別相對于活動組件相對的兩側設置,平衡了驅動力,提高設備的穩定性,且將齒輪傳動機構安裝于支撐框架進料端,相比安裝于支撐框架出料端以能夠減少對出料端零部件的干涉,易于安裝維護。
19、可選的,兩個或兩個以上驅動桿均相對于所述活動組件上側,所述驅動源于所述齒輪傳動機構均安裝于所述支撐框架出料端。
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桿均相對于活動組件上側設置,以能夠減少驅動桿之間的距離,從而降低對齒輪傳動機構安裝尺寸的需求,從而夠將齒輪傳動機構安裝于支撐框架出料端,使齒輪傳動機構不易進水,且易于拆裝維護。同時,位于活動組件上側的驅動桿不易接觸漏泥,易于保持自身的整潔度。
21、可選的,每節所述過濾單元對應所述偏心機構的偏心距均能夠相異于其余所述過濾單元對應所述偏心機構的偏心距。
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基于過濾單元的分節,使得各節過濾單元中的偏心機構能夠設置不同的偏心距,以適應多種脫水場景,提高設備的適應性。
23、可選的,各節所述過濾單元對應所述偏心機構的偏心距沿靠近出料方向減小。
2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活動組件的運動軌跡向靠近出料方向逐漸收斂,以能夠在前期增強了脫水效果,后期適當降低濾過性,在擠壓力逐漸增強的情況下,減少漏泥現象的發生。
25、可選的,相鄰兩所述過濾單元中的所述連接柱相錯位。
2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相鄰過濾單元的連接柱錯位以能夠避免連接柱之間的干涉,提高設備的可靠性與穩定性,且使相鄰過濾單元中的活動組件能夠具備更加靠近的條件,提升設備脫水效率并能夠提高設備的緊湊性。
27、可選的,相鄰所述支撐板通過支柱相連。
2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撐板之間通過支柱相連,支柱的末端輔以墊片進行長度的調整,以能夠提高支撐板之間的整體性,提高設備整體穩定性哥濾縫的精度。
29、可選的,所有所述螺旋軸旋轉方向均一致。
30、可選的,所述螺旋軸將待過濾物向所述支撐框架出料端輸送的過程中,所述螺旋軸旋轉方向與所述活動組件圓周運動方向同向。
3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螺旋軸旋轉方向與活動組件圓周運動同向,能夠持續變化活動環內周壁與螺旋軸之間的距離以使待過濾物受到擠壓的同時,活動環能夠對輔助推進待過濾物向支撐框架出料端移動。
32、綜上所述,本技術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效果:
33、1.對過濾單元分節,不同節過濾單元中采用不同的連接柱對活動環進行串接,以能夠減輕螺旋軸工作時對過濾單元進行擠壓而對連接柱帶來的負擔,從而使設備運行時更加平穩,提高設備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同時活動環外周的平滑延伸和導向部的導向,能夠自動將雜質沿活動環圓周運動方向朝下導離,使雜質不易活動環外壁積聚和堵塞,保持濾縫的持久暢通,實現活動環的自清潔,提升了濾縫的通透性。
34、2.通過過濾單元的分節,以能夠實現各過濾單元中偏心機構偏心距的可調,使得在過濾過濾過程中,不同的偏心距可以使螺旋軸在各節中的位置和作用有所變化,從而調整待過濾物在過濾單元中的分布和流動情況,使過濾過程更加順暢,同時讓漏泥能夠在合適的位置和時機被有效地導出,減少漏泥對濾過效果的影響,實現濾過和漏泥之間的良好平衡,提高整個過濾裝置及脫水機的工作效率和穩定性;
35、3.螺旋軸與活動環之間的相對活動能夠對待過濾物進行更為強烈的擠壓作用。這種擠壓力的增強能夠有效地促使液體更快地通過濾縫,從而提高濾過效果。同時,螺旋軸與活動環之間的相對運動還可以起到一定的自清潔作用,防止濾縫被堵塞,進一步保證了濾過的持續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