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式圓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圓規,尤其涉及一種新式圓規。
背景技術:
使用現有的圓規畫具有一定半徑的圃時,通常需要先將圃規的兩條腿比 著直尺的刻度分開,即參照刻度上顯示的數值分開成既定大小的距離,這時 才能畫出具有一定半徑的圃,若手邊沒有直尺時,就會帶來4艮大的不方便, 難以精確畫出具有既定半徑的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圓規沒有刻度畫圓不是很方便的不足,提供一種新 式圃規。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4支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式圃規,由第一 支架和第二支架組成,所述第 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體和與第一支架本體相
連的針尖,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本體和與第二支架本體相連的筆芯, 所述第一支架本體為一左右不對稱的十字形,所述第一支架本體的橫梁的一 端具有擋塊,且所述橫梁的表面具有刻度;所述第二支架本體上具有一上卡 接件和一下卡接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實用新型新式囷規畫圃時,可以根據 橫梁上的刻度調節第一支架和笫二支架支架之間的距離,即,使第一支架通 過第二支架本體的上卡接件和下卡接件進##向移動,從而確定第一支架和 第二支架之間的距離,很方便得可以畫出具有既定半徑的圃。附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新式圓規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M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支架本體,2、第二支架本體,3、針尖,4、筆芯,5、橫梁,6、 擋塊,7、刻度,8、上卡接件,9、下卡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 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新式圃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所述新式圓規 由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組成,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體1和與第一支 架本體1相連的針尖3,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本體2和與第二支架本 體2相連的筆芯4。所述第一支架本體l為一左右不對稱的十字形,所述第 一支架本體1的橫梁5的一端具有擋塊6,且所述橫梁5的表面具有刻度7。 所述第二支架本體2上具有一上卡接件8和一下卡接件9,用于將所述第一 支架本體1橫梁5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卡接,還能使所述第一支架尤其是所述 第一支架本體1的橫梁5在上卡接件8和下卡接件9之間做橫向運動。所述 擋塊6的存在,可以防止所述第一支架M卡接件8和下卡接件9之間形成 的空隙中滑出。使用本實用新型新式圓規畫圃時,可以根據橫梁5上的刻度 7調節第一支架和笫二支架支架之間的距離,即,4吏第一支架通過第二支架 本體2的上卡接件8和下卡接件9進作欲向移動,從而確定笫一支架和第二 支架之間的距離,4艮方便得可以畫出具有既定半徑的圃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 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式圓規,由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組成,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體(1)和與第一支架本體(1)相連的針尖(3),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本體(2)和與第二支架本體(2)相連的筆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本體(1)為一左右不對稱的十字形,所述第一支架本體(1)的橫梁(5)的一端具有擋塊(6),且所述橫梁(5)的表面具有刻度(7);所述第二支架本體(2)上具有一上卡接件(8)和一下卡接件(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式圓規,由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組成,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體和與第一支架本體相連的針尖,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本體和與第二支架本體相連的筆芯,所述第一支架本體為一左右不對稱的十字形,所述第一支架本體的橫梁的一端具有擋塊,且所述橫梁的表面具有刻度;所述第二支架本體上具有一上卡接件和一下卡接件。使用本實用新型新式圓規畫圓時,可以根據橫梁上的刻度調節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支架之間的距離,即,使第一支架通過第二支架本體的上卡接件和下卡接件進行橫向移動,從而確定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間的距離,很方便得可以畫出具有即定半徑的圓。
文檔編號G01B3/16GK201387300SQ200920149660
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4日
發明者童越新 申請人:童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