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插秧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插秧機施肥器。
背景技術:
目前,插秧機邊插秧邊施肥,可以大大節省肥料的使用量,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螺旋施肥器因其簡便易行,不宜堵塞,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使用中,一個螺旋器對應一行秧苗,肥料顆粒集中在秧苗一側的一個深度上,植物的趨肥性使秧苗的根偏向肥料側生長,造成抓地不牢,而且秧苗在生長初期需要更多的肥力,但由于距離施肥點位置較遠,無法進行有效吸收,雖然隨著根的向下生長,逐漸接近施肥點,但由于時間已長,肥效已經降低,造成肥料的利用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插秧機分層施肥器,以提高秧苗吸收肥料的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插秧機分層施肥器,包括:傳動箱,所述傳動箱并排連接有兩個施肥管,所述施肥管內設置有施肥螺旋軸,所述施肥螺旋軸與所述傳動箱內的傳動裝置連接;兩個所述施肥管的出肥口具有不同的高度位置。
其中,所述兩個施肥管的長度,一個長,另一個短。
其中,所述兩個施肥管平行設置。
其中,所述傳動箱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插秧機船板上。
其中,所述施肥管相對于所述插秧機船板傾斜設置并向下穿出所述插秧機船板。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兩個施肥管并排設置,且其出肥口的位置高低不同,插秧機行進時,該施肥器可以在一行秧苗兩側的不同深度分別進行施肥,通過設置施肥螺旋軸的螺距或調整轉速,還可以分別調整施肥量,這樣一來,肥料被施加在一行秧苗兩側的不同深度的稻田里。在秧苗生長初期,秧苗的根吸收位于淺層施肥點的肥料,隨著秧苗的生長,秧苗的根又去吸收位于另一側的深層施肥點的肥料,通過分層施肥,不僅提高了秧苗在生長過程中對肥料的吸收效率,而且有利于秧苗的根向兩側生長,抓地更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插秧機分層施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插秧機分層施肥器的工作原理圖;
圖中,100-插秧機船板,200-傳動箱,201-施肥管,202-施肥管,203-施肥螺旋軸,204-動力輸入軸,205-進肥口,206-出肥口,300-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共同所示,傳動箱200有一個安裝面,在安裝面處連接有支架300,支架300固定于插秧機船板100上,圖示的傳動箱200有六個,對應六行插秧機。每一個傳動箱200并排連接有兩個施肥管201、202,施肥管201、202內分別設置有施肥螺旋軸203,施肥螺旋軸203與傳動箱200內的傳動裝置連接,傳動裝置包括動力輸入軸204以及齒輪副等零件,動力通過傳動裝置傳遞給施肥螺旋軸203。施肥管201、202相對于插秧機船板100傾斜設置并向下穿出插秧機船板100,傾斜設置可以減少雜草纏繞。
施肥管201、202分別設有進肥口205和出肥口206,結合圖3,相對于傳動箱200的安裝面,施肥管201的出肥口206比施肥管202的出肥口206的高度位置更低,該結構可以將肥料施加在一行秧苗兩側的不同深度的施肥點上。一般情況下,出肥口相對高度位置更低的施肥管201的長度比另一個施肥管202的長度要長,而且兩個施肥管201、202最好平行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