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香蕉組織培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促進香蕉組培苗生根和壯根的方法。
背景技術:
香蕉是世界第二大水果,同時也是第四大糧食作物。我國是香蕉的重要原產地,種植面積達620萬畝,年產1000多萬噸,是世界上第二大香蕉生產國。香蕉產業已成為我國華南地區重要的農業支柱產業。與傳統吸芽分株繁殖的方式相比,組培苗具有遺傳性狀穩定、長勢均勻一致、繁殖快速、抗病能力強等特點,因此香蕉生產中多選用組培苗。組培苗根系數目的多少及須根豐盈度是衡量組培苗質量的重要標準,同時壯苗生根也是決定移栽成活率的關鍵環節。
香蕉組培苗工廠化生產中常面臨生根數少和根系較弱的問題。印度梨形孢最早是在印度塔爾沙漠中的兩株灌木的根際土壤中分離獲得,是一種能進行純培養的類菌根真菌,其典型特征是其厚垣孢子呈梨形,因此得名印度梨形孢。研究發現印度梨形孢對多種植物根系的形成、生長與生根數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遺憾的是至今仍未見其在香蕉尤其是香蕉組培苗生產中應用的報道。如能利用該菌促進香蕉組培苗的生根和壯根,提高根系活力,無疑會對香蕉組培苗工廠化生產和香蕉產業的健康發展大有裨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促進香蕉組培苗生根和壯根的方法,可以通過在培養基中添加印度梨形孢菌塊促進組培苗生根、增加組培苗生根數和粗度。
為實現上述內容,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促進香蕉組培苗生根和壯根的方法,其中包括印度梨形孢的培養、香蕉生根培養基的配制、印度梨形孢與香蕉組培苗共培養的接種等步驟。通過利用印度梨形孢的定殖促進香蕉組培苗生根,該方法操作簡單,縮短了組培苗生根周期,可以顯著促進香蕉組培苗生根并有一定的壯根效果。本發明可操作性強、效果顯著。
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印度梨形孢的培養
將馬鈴薯洗凈去皮稱重200g,切成細小的塊狀或條狀,加800ml蒸餾水入鍋煮沸至馬鈴薯熟透,4層紗布過濾,稱取20g葡萄糖和20g瓊脂分別加入濾液中,蒸餾水定容至1l并煮沸溶解,分裝到三角瓶中高壓蒸汽滅菌(121℃,20min),稍涼后倒入培養皿板中封口待用,配制成pda固體培養基;
活化印度梨形孢菌株,用打孔器取菌落邊緣直徑為5mm的菌塊,接入pda固體培養基平板中間,28℃倒置黑暗培養7天后備用;
(2)香蕉組培苗生根培養基的配制
生根培養基的配方為ms+0.3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ph5.8,煮沸分裝至組培瓶中,每瓶30ml,高壓蒸汽滅菌(121℃,20min)待用;
(3)印度梨形孢與香蕉組培苗共培養
將正常繼代保存培養的香蕉組培苗切取單株小苗,保留頂部葉片切除須根后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中,每瓶接2株,取pda倒置28℃黑暗培養7天的印度梨形孢,用打孔器取菌落邊緣直徑為5mm的菌塊,接入香蕉組培苗的培養基中心位置,距離植株1cm左右,每個組培瓶接種一個印度梨形孢菌塊,培養溫度25±2℃,2000lx,光照時間12h/d。
與常規的香蕉組培苗生根方法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所采用的印度梨形孢,可人工純培養,培養方式簡單,易于規模化制備。
(2)在培養基中接種印度梨形孢菌塊,與香蕉共培養的方式操作簡單,效果顯著。
(3)本發明可以縮短香蕉組培苗生根周期,工廠化香蕉組培苗生產一般生根培養周期為4-5周左右,通過添加印度梨形孢可將其生根周期縮短至3周。
(4)利用本發明顯著提高了香蕉生根數和根系粗度,有效增強根系活力。
(5)本發明適用于多種香蕉種質,簡單采用一種通用培養基就能很好的促進生根,有效節約專用培養基配置的生產環節。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生根培養30天的三明野生蕉根系生長情況圖;
圖2為實施例2生根培養30天的‘天寶蕉’根系生長情況圖;
圖3為實施例3生根培養30天的福州粉蕉1號根系生長情況圖;
圖4為實施例4生根培養30天的福州芭蕉根系生長情況圖;
注:-p.indica為無印度梨形孢對照;+p.indica為接種印度梨形孢菌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以福建地區特色種質野生蕉(三明野生蕉)和栽培蕉(‘天寶蕉’、福州粉蕉1號、福州芭蕉)為材料,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僅限于此。
實施例1:
1、印度梨形孢的培養
將馬鈴薯洗凈去皮稱重200g,切成細小的塊狀或條狀,加800ml蒸餾水入鍋煮沸20-30min至馬鈴薯熟透,4層紗布過濾,稱取20g葡萄糖和20g瓊脂分別加入濾液中,蒸餾水定容至1l并煮沸溶解,分裝到三角瓶中高壓蒸汽滅菌(121℃,20min),稍涼后倒入培養皿板中封口待用,配制成pda固體培養基。
活化印度梨形孢菌株,用打孔器取菌落邊緣直徑為5mm的菌塊,接入pda固體培養基平板中間,28℃倒置黑暗培養7天后備用。
2、香蕉組培苗生根培養基的配制
生根培養基的配方為ms+0.3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ph5.8,煮沸分裝至組培瓶中,每瓶30ml左右,高壓蒸汽滅菌(121℃,20min)待用。
3、印度梨形孢與香蕉組培苗共培養
將正常繼代保存培養的三明野生蕉組培苗切取單株小苗,保留頂部葉片切除須根后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中,每瓶接2株,取pda倒置28℃黑暗培養7天的印度梨形孢,用打孔器取菌落邊緣直徑為5mm的菌塊,接入香蕉組培苗的培養基中心位置,距離植株1cm左右,每個組培瓶接種一個印度梨形孢菌塊。培養溫度25±2℃,2000lx,光照時間12h/d。
接種印度梨形孢后每隔10天測量一次三明野生蕉組培苗株高、葉片數及生根數,30天后拍照記錄見圖1,數據具體結果見表1、表2。由表1、表2可以看出,接種印度梨形孢的三明野生蕉組培苗株高及葉片數與對照組差異不明顯;而平均生根數卻明顯高于對照組,尤其是在接種印度梨形孢后10天和20天差異極顯著,在接種30天時平均生根數仍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效解決了三明野生蕉生根弱且困難的問題。
表1印度梨形孢對三明野生蕉組培苗株高、葉片數的影響
表2印度梨形孢對三明野生蕉組培苗生根數的影響
實施例2:
1、印度梨形孢的培養
將馬鈴薯洗凈去皮稱重200g,切成細小的塊狀或條狀,加800ml蒸餾水入鍋煮沸20-30min至馬鈴薯熟透,4層紗布過濾,稱取20g葡萄糖和20g瓊脂分別加入濾液中,蒸餾水定容至1l并煮沸溶解,分裝到三角瓶中高壓蒸汽滅菌(121℃,20min),稍涼后倒入培養皿板中封口待用,配制成pda固體培養基。
活化印度梨形孢菌株,用打孔器取菌落邊緣直徑為5mm的菌塊,接入pda固體培養基平板中間,28℃倒置黑暗培養7天后備用。
2、香蕉組培苗生根培養基的配制
生根培養基的配方為ms+0.3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ph5.8,煮沸分裝至組培瓶中,每瓶30ml左右,高壓蒸汽滅菌(121℃,20min)待用。
3、印度梨形孢與香蕉組培苗共培養
將正常繼代保存培養的‘天寶蕉’組培苗切取單株小苗,保留頂部葉片切除須根后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中,每瓶接2株,取pda倒置28℃黑暗培養7天的印度梨形孢,用打孔器取菌落邊緣直徑為5mm的菌塊,接入香蕉組培苗的培養基中心位置,距離植株1cm左右,每個組培瓶接種一個印度梨形孢菌塊。培養溫度25±2℃,2000lx,光照時間12h/d。
接種印度梨形孢后每隔10天測量一次‘天寶蕉’組培苗株高、葉片數、生根數及根長,30天后拍照記錄見圖2,數據具體結果見表3、表4。從表3、表4中可以看出,接種印度梨形孢的天寶蕉組培苗株高平均值略高于對照組;在接種后20天和30天,葉片數平均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平均根長在20天時顯著優于對照;在接種后10天,接種了印度梨形孢的天寶蕉組培苗平均數生根極顯著高于對照組,根系更旺盛,須根數和根長顯著優于對照,根系活力更強。
表3印度梨形孢對‘天寶蕉’組培苗株高、葉片數的影響
表4印度梨形孢對‘天寶蕉’組培苗生根數、根長的影響
實施例3:
1、印度梨形孢的培養
將馬鈴薯洗凈去皮稱重200g,切成細小的塊狀或條狀,加800ml蒸餾水入鍋煮沸20-30min至馬鈴薯熟透,4層紗布過濾,稱取20g葡萄糖和20g瓊脂分別加入濾液中,蒸餾水定容至1l并煮沸溶解,分裝到三角瓶中高壓蒸汽滅菌(121℃,20min),稍涼后倒入培養皿板中封口待用,配制成pda固體培養基。
活化印度梨形孢菌株,用打孔器取菌落邊緣直徑為5mm的菌塊,接入pda固體培養基平板中間,28℃倒置黑暗培養7天后備用。
2、香蕉組培苗生根培養基的配制
生根培養基的配方為ms+0.3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ph5.8,煮沸分裝至組培瓶中,每瓶30ml左右,高壓蒸汽滅菌(121℃,20min)待用。
3、印度梨形孢與香蕉組培苗共培養
將正常繼代保存培養的福州粉蕉1號組培苗切取單株小苗,保留頂部葉片切除須根后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中,每瓶接2株,取pda倒置28℃黑暗培養7天的印度梨形孢,用打孔器取菌落邊緣直徑為5mm的菌塊,接入香蕉組培苗的培養基中心位置,距離植株1cm左右,每個組培瓶接種一個印度梨形孢菌塊。培養溫度25±2℃,2000lx,光照時間12h/d。
接種印度梨形孢后每隔10天測量一次福州粉蕉1號組培苗株高、葉片數、生根數,30天后拍照記錄見圖3,數據具體結果見表5、表6。從表5、表6中可以看出,接種印度梨形孢的福州粉蕉1號組培苗株高在接種后20天顯著高于對照,葉片數和生根數平均值上均高于對照組,根系更旺盛豐盈且更粗壯。
表5印度梨形孢對福州粉蕉1號組培苗株高、葉片數的影響
表6印度梨形孢對福州粉蕉1號組培苗生根數的影響
實施例4:
1、印度梨形孢的培養
將馬鈴薯洗凈去皮稱重200g,切成細小的塊狀或條狀,加800ml蒸餾水入鍋煮沸20-30min至馬鈴薯熟透,4層紗布過濾,稱取20g葡萄糖和20g瓊脂分別加入濾液中,蒸餾水定容至1l并煮沸溶解,分裝到三角瓶中高壓蒸汽滅菌(121℃,20min),稍涼后倒入培養皿板中封口待用,配制成pda固體培養基。
活化印度梨形孢菌株,用打孔器取菌落邊緣直徑為5mm的菌塊,接入pda固體培養基平板中間,28℃倒置黑暗培養7天,獲得印度梨形孢。
2、香蕉組培苗生根培養基的配制
生根培養基的配方為ms+0.3mg/lnaa+30g/l蔗糖+6g/l瓊脂,ph5.8,煮沸分裝至組培瓶中,每瓶30ml左右,高壓蒸汽滅菌(121℃,20min)待用。
3、印度梨形孢與香蕉組培苗共培養
將正常繼代保存培養的福州芭蕉組培苗切取單株小苗,保留頂部葉片切除須根后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中,每瓶接2株,取pda倒置28℃黑暗培養7天的印度梨形孢,用打孔器取菌落邊緣直徑為5mm的菌塊,接入香蕉組培苗的培養基中心位置,距離植株1cm左右,每個組培瓶接種一個印度梨形孢菌塊。培養溫度25±2℃,2000lx,光照時間12h/d。
接種印度梨形孢后每隔10天測量一次福州粉蕉1號組培苗株高、葉片數、生根數,30天后拍照記錄見圖4,數據具體結果見表7、表8。由表7、表8可以看出,接種印度梨形孢的福州芭蕉組培苗株高、葉片上均與對照組差異不大,而生根數上與對照組的差異極顯著,約為對照的2倍,根系更旺盛且更粗壯,促生效果明顯。
表7印度梨形孢對福州芭蕉組培苗株高、葉片數的影響
表8印度梨形孢對福州芭蕉組培苗生根數的影響
由以上實施例可以看出:利用印度梨形孢促進植物生根的作用,將其接種至生根培養基中與香蕉組培苗共培養,接種后30天可以顯著促進香蕉苗的生根數和根系粗度,且由實驗得出,在接種印度梨形孢3周左右即可達到常規組培苗移栽要求,縮短了香蕉組培苗生根周期,具有較大的生產應用價值。在本實驗中,采用同一種生根培養基,在接入印度梨形孢后均能促進以上4種香蕉種質組培苗根系的生長。此外,利用本發明獲得的香蕉苗有印度梨形孢定殖,可以促進香蕉苗對土壤介質的吸收,提高香蕉苗的生長和抗逆能力,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