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罐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以人心果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藥材,制得的一種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
背景技術:
人心果,山欖科熱帶水果,為常綠喬木,高15-20米,小枝茶褐色,具明顯的葉痕。葉互生,密聚于枝頂,革質,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9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全緣或稀微波狀,兩面無毛,具光澤,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很凸起,側脈纖細,多且相互平行,網脈極細密,兩面均不明顯;葉柄長1.5-3厘米。漿果紡錘形、卵形或球形,長4厘米以上,褐色,果肉黃褐色;種子扁。花果期4-9月。果可食,味甜可口;樹干之乳汁為口香糖原料;種仁含油率20%;樹皮含植物堿,可治熱癥。除了可做水果生食外,人心果也可做蔬菜食用,無論是烹、炒、炸,還是拌涼菜等,都清涼爽口。人心果具有健胃消食、潤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虛弱、飲食積滯、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等癥。人心果可制成鮮果汁、罐頭、飲料、果脯、果醬等。
庵摩勒,喬木,高達23米,胸徑50厘米;樹皮淺褐色;枝條具縱細條紋,被黃褐色短柔毛。葉片紙質至革質,二列,線狀長圓形,長8-20毫米,寬2-6毫米,頂端截平或鈍圓,有銳尖頭或微凹,基部淺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干后帶紅色或淡褐色,邊緣略背卷;蒴果呈核果狀,圓球形,直徑1-1.3厘米,外果皮肉質,綠白色或淡黃白色,內果皮硬殼質;種子略帶紅色,長5-6毫米,寬2-3毫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庵摩勒味苦、甘、酸,性涼,歸肝、肺、脾、胃經,具有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渴、高血壓。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習稱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干燥。粗壯藤本,長可達8米,全體被黃色長硬毛,莖基部木質,有粗厚的塊狀根。羽狀復葉具3小葉;托葉背著,卵狀長圓形,具線條;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葛根味甘、辛,性涼,歸肺、胃經,具有生津止渴、升陽止瀉、解肌退熱、透疹等功效,常用于熱瀉熱痢、脾虛泄瀉、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
玉米須,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頭。夏、秋果實成孰時收集,除去雜質。鮮用或曬干生用。玉米須常集結成疏松團簇,花柱線狀或須狀,玉米須味甘、淡,性平,歸膀胱、肝、膽經,具有利尿消腫、清肝利膽的功效,主治水腫、小便淋瀝、黃疸、膽囊炎、膽結石、高血壓、糖尿病、乳汁不通。
水果罐頭以用料不同而命名不同,一般水果罐頭的原料取材于水果,包括黃桃,蘋果,荔枝,草莓,山楂等。產品主要有黃桃罐頭、草莓罐頭、橘子罐頭等。以人心果為主要原料,庵摩勒、葛根、玉米須為保健原料,生產出一種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目前還未見報道和產品上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以人心果為原料,同時添加庵摩勒、葛根、玉米須開發出一種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填補了國內使用這類原料制作罐頭的一項空白。
一種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人心果預處理:取新鮮飽滿、無病蟲害的成熟人心果,使用噴淋設備清洗干凈,再放入切縫機對半切開,去核,放入1.5-2.5%食鹽水中浸泡30-60分鐘;
B.去皮:取浸泡好的人心果100-120重量份,將人心果凹面朝下,反扣在輸送帶上通過淋堿去皮機進行淋堿去皮,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為12-15%,溫度為80-85℃,時間為40-90秒,淋堿后迅速放入清水除去殘留果皮,再以流動清水沖凈人心果表面殘留的堿液;
C.預煮:將洗凈的人心果放入預煮機,加入濃度為0.1-0.12%的檸檬酸溶液,預煮3-6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D.修整:對冷卻的人心果表面的斑點、蟲害、變色、紅肉、傷爛及核尖進行修整,使切口無毛邊,核窩光滑,果塊呈半圓形即可;
E.酒精發酵:將修整好的人心果撈出,瀝干體表水,加入人心果重1-3%的果酒酵母,攪拌均勻后,入不銹鋼容器中,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度為0.8-1%重量比時,結束發酵;
F.中藥材預處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藥材庵摩勒、葛根、玉米須,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0-15倍的水,浸泡2-3小時,再煎煮30-60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再放入裝有80-100目網篩打漿機制成中藥泥,再入漿渣分離機,制得中藥汁;
G.糖液制作:取適量水,放入不銹鋼夾層鍋中,燒開,加入水重7-12%的中藥汁、25-40%的白砂糖、0.1-0.2%的檸檬酸,充分混合均勻,加熱溶解,制得中藥糖液;
H.裝罐、注液:將酒精發酵完成的人心果,根據不同色澤、大小分裝入干凈的容器中,迅速注入80-95℃的熱中藥糖液,留有5-10%的空隙;
I.排氣、密封:將罐頭送入排氣箱進行加熱排氣10-15分鐘,排氣箱內蒸汽溫度控制在80-95℃,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75-85℃,取出立即密封;
J.殺菌、冷卻:密封的罐頭放入沸水中煮15-25分鐘,殺菌后立即用溫水噴淋分段冷卻;
K.保溫:將冷卻后的罐頭在保溫倉庫內貯存5-10天,溫度控制在35-40℃;
L.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貼上標簽,裝箱,貯存于干凈、干燥、通風處,溫度控制在10-15℃,濕度控制在60%以下。
本發明所述步驟F中一定比例的中藥材為以下原料重量比:庵摩勒30-40%、葛根35-45%、玉米須25-35%。
本發明所述步驟H中裝罐的人心果與中藥糖液的重量比例為1:0.4-0.6。
本發明所述步驟J溫水噴淋冷卻溫水的溫度可分段設置為65-75℃、45-55℃、30-40℃。
本發明的作用機理:
人心果,潤肺止咳、健胃消食;庵摩勒,清熱利咽、潤肺化痰;葛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玉米須,利尿消腫、清肝利膽。利用以上四味中藥相互配伍,協同生效,通過調節肝的升發,脾的健運,促進肺的肅降,固達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
本發明以人心果為原料,同時添加庵摩勒、葛根、玉米須,制作出一種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其充分利用人心果的營養價值,與中藥相互配伍,協同增效,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發明中,對原料人心果進行了果酒酒母發酵,使得產品帶有淡淡的醇香味,制得的成品味道鮮美,口味濃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長期食用可明顯改善因長期吸煙引起咳嗽痰多、咽喉腫痛人群的不適。其制作工藝簡單,易于實現,符合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市場前景廣闊,能夠進行批量生產。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較為詳細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人心果預處理:取新鮮飽滿、無病蟲害的成熟人心果,使用噴淋設備清洗干凈,再放入切縫機對半切開,去核,放入2%食鹽水中浸泡45分鐘;
B.去皮:取浸泡好的人心果300kg,將人心果凹面朝下,反扣在輸送帶上通過淋堿去皮機進行淋堿去皮,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為12%,溫度為80-85℃,時間為70秒,淋堿后迅速放入清水除去殘留果皮,再以流動清水沖凈人心果表面殘留的堿液;
C.預煮:將洗凈的人心果放入預煮機,加入0.1%濃度的檸檬酸溶液,預煮5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D.修整:對冷卻的人心果表面的斑點、蟲害、變色、紅肉、傷爛及核尖進行修整,使切口無毛邊,核窩光滑,果塊呈半圓形即可;
E.酒精發酵:將修整好的人心果撈出,瀝干體表水,加入果酒酵母5kg,攪拌均勻后,入不銹鋼容器中,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度為1%重量比時,結束發酵;
F.中藥材預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庵摩勒35%、葛根40%、玉米須25%,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0倍的水,浸泡2小時,再煎煮30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再放入裝有80目網篩打漿機制成中藥泥,再入漿渣分離機,制得中藥汁;
G.糖液制作:取水150kg,放入不銹鋼夾層鍋中,燒開,加入中藥汁15kg、白砂糖45kg、檸檬酸0.2kg,充分混合均勻,加熱溶解,制得中藥糖液;
H.裝罐、注液:將酒精發酵完成的人心果,根據不同色澤、大小分裝入干凈的容器中,迅速注入80-95℃的熱中藥糖液,留有8%的空隙,控制人心果與中藥糖液重量比例為1:0.45;
I.排氣、密封:將罐頭送入排氣箱進行加熱排氣12分鐘,排氣箱內蒸汽溫度控制在80-95℃,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75-85℃,取出立即密封;
J.殺菌、冷卻:密封的罐頭放入沸水中煮20分鐘,殺菌后立即用溫水噴淋分段冷卻;
K.保溫:將冷卻后的罐頭在保溫倉庫內貯存8天,溫度控制在35-40℃;
L.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貼上標簽,裝箱,貯存于干凈、干燥、通風處,溫度控制在10-15℃,濕度控制在60%以下。
本發明實施例1經17位因長期吸煙引起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的人群,連續食用7天,每日20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0人,有效率為58.82%;連續食用15天,每日20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2人,有效率為70.59%。
實施例2,一種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人心果預處理:取新鮮飽滿、無病蟲害的成熟人心果,使用噴淋設備清洗干凈,再放入切縫機對半切開,去核,放入1.5%食鹽水中浸泡50分鐘;
B.去皮:取浸泡好的人心果400kg,將人心果凹面朝下,反扣在輸送帶上通過淋堿去皮機進行淋堿去皮,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為12%,溫度為80-85℃,時間為75秒,淋堿后迅速放入清水除去殘留果皮,再以流動清水沖凈人心果表面殘留的堿液;
C.預煮:將洗凈的人心果放入預煮機,加入0.1%濃度的檸檬酸溶液,預煮3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D.修整:對冷卻的人心果表面的斑點、蟲害、變色、紅肉、傷爛及核尖進行修整,使切口無毛邊,核窩光滑,果塊呈半圓形即可;
E.酒精發酵:將修整好的人心果撈出,瀝干體表水,加入果酒酵母6kg,攪拌均勻后,入不銹鋼容器中,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度為0.9%重量比時,結束發酵;
F.中藥材預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庵摩勒15%、葛根23%、玉米須20%、象牙參15%、牛筋12%、大皮消15%,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2倍的水,浸泡2.5小時,再煎煮45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再放入裝有100目網篩打漿機制成中藥泥,再入漿渣分離機,制得中藥汁;
G.糖液制作:取水180kg,放入不銹鋼夾層鍋中,燒開,加入中藥汁14kg、白砂糖50kg、檸檬酸0.35kg,充分混合均勻,加熱溶解,制得中藥糖液;
H.裝罐、注液:將酒精發酵完成的人心果,根據不同色澤、大小分裝入干凈的容器中,迅速注入80-95℃的熱中藥糖液,留有10%的空隙,控制人心果與中藥糖液的重量比例為1:0.4;
I.排氣、密封:將罐頭送入排氣箱進行加熱排氣10分鐘,排氣箱內蒸汽溫度控制在80-95℃,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75-85℃,取出立即密封;
J.殺菌、冷卻:密封的罐頭放入沸水中煮18分鐘,殺菌后立即用溫水噴淋分段冷卻;
K.保溫:將冷卻后的罐頭在保溫倉庫內貯存8天,溫度控制在35-40℃;
L.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貼上標簽,裝箱,貯存于干凈、干燥、通風處,溫度控制在10-15℃,濕度控制在60%以下。
象牙參,為姜科植物滇象牙參或藏象牙參的根。株高15-45厘米;根簇生,膨大呈紡錘狀;莖基有2枚鱗片狀鞘。葉3-6片,披針形或長圓形,長8-15厘米,寬2-3.5厘米,無葉柄。其味苦,性涼,具有潤肺止咳、補虛的功效,主治咳嗽、哮喘、病后體虛、虛性水腫。
牛筋,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蹄筋。宰牛加工牛肉時取下蹄筋,洗凈,鮮用或烘干。其味甘,性涼,入肝經,具有補肝強筋、祛風熱、利尿的功效,主治筋脈勞傷、風熱體倦、腹脹、小便不利。
大皮消,木犀科植物,以樹皮入藥。其味微苦,性平,具有健胃消食、行氣理血的功效,主治食積胃痛、慢性胃炎、氣滯經閉、偏頭痛。
本發明實施例2的作用機理:
人心果,潤肺止咳、健胃消食;庵摩勒,清熱利咽、潤肺化痰;葛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玉米須,利尿消腫、清肝利膽;象牙參,潤肺止咳、補虛;牛筋,補肝強筋、祛風利尿;大皮消,健胃消食、行氣理血。利用以上七味中藥相互配伍,協同生效,通過調節肝的升發,脾的健運,促進肺的肅降,固達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
本發明實施例2經21位因長期吸煙引起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的人群,連續食用7天,每日25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5人,有效率為71.43%;連續食用15天,每日25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7人,有效率為80.95%。
實施例3,一種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及其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A.人心果預處理:取新鮮飽滿、無病蟲害的成熟人心果,使用噴淋設備清洗干凈,再放入切縫機對半切開,去核,放入2%食鹽水中浸泡45分鐘;
B.去皮:取浸泡好的人心果500kg,將人心果凹面朝下,反扣在輸送帶上通過淋堿去皮機進行淋堿去皮,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為13%,溫度為80-85℃,時間為60秒,淋堿后迅速放入清水除去殘留果皮,再以流動清水沖凈人心果表面殘留的堿液;
C.預煮:將洗凈的人心果放入預煮機,加入0.12%濃度的檸檬酸溶液,預煮5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D.修整:對冷卻的人心果表面的斑點、蟲害、變色、紅肉、傷爛及核尖進行修整,使切口無毛邊,核窩光滑,果塊呈半圓形即可;
E.酒精發酵:將修整好的人心果撈出,瀝干體表水,加入果酒酵母10kg,攪拌均勻后,入不銹鋼容器中,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度為1%重量比時,結束發酵;
F.中藥材預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庵摩勒10%、葛根18%、玉米須15%、象牙參13%、牛筋10%、大皮消10%、枇杷葉12%、藏山藥12%,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5倍的水,浸泡3小時,再煎煮55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再放入裝有100目網篩打漿機制成中藥泥,再入漿渣分離機,制得中藥汁;
G.糖液制作:取水250kg,放入不銹鋼夾層鍋中,燒開,加入中藥汁20kg、白砂糖75kg、檸檬酸0.35kg,充分混合均勻,加熱溶解,制得中藥糖液;
H.裝罐、注液:將酒精發酵完成的人心果,根據不同色澤、大小分裝入干凈的容器中,迅速注入80-95℃的熱中藥糖液,留有5-10%的空隙,控制人心果與中藥糖液的重量比例為1:0.45;
I.排氣、密封:將罐頭送入排氣箱進行加熱排氣15分鐘,排氣箱內蒸汽溫度控制在80-95℃,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75-85℃,取出立即密封;
J.殺菌、冷卻:密封的罐頭放入沸水中煮20分鐘,殺菌后立即用溫水噴淋分段冷卻;
K.保溫:將冷卻后的罐頭在保溫倉庫內貯存10天,溫度控制在35-40℃;
L.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醇香風味人心果罐頭貼上標簽,裝箱,貯存于干凈、干燥、通風處,溫度控制在10-15℃,濕度控制在60%以下。
枇杷葉,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葉子。常綠小喬木,高約10米;小枝粗壯,黃褐色,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葉革質,披針形、倒披針形、倒卵形或橢圓狀矩圓形,長12-30厘米,寬3-9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漸狹成葉柄,邊緣上部有疏鋸齒,上面多皺,下面及葉柄密生灰棕色絨毛,側脈11-21對;葉柄長6-10毫米。枇杷葉味苦,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噦逆。
藏山藥,為薯蕷科植物三角葉薯蕷的根莖。根莖橫生,姜塊狀。莖新鮮時綠色,干后紫褐色,有明顯的縱條紋。藏山藥味甘,性平,具有補脾胃、益肺腎的功效,主治脾虛泄瀉、肺虛久咳、腎虛遺精、消渴。
本發明實施例3的作用機理:
人心果,潤肺止咳、健胃消食;庵摩勒,清熱利咽、潤肺化痰;葛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玉米須,利尿消腫、清肝利膽;象牙參,潤肺止咳、補虛;牛筋,補肝強筋、祛風利尿;大皮消,健胃消食、行氣理血;枇杷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藏山藥,補脾健胃、益肺補腎;利用以上九味中藥相互配伍,協同生效,通過調節肝的升發,脾的健運,促進肺的肅降,固達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
本發明實施例3經24位因長期吸煙引起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的人群,連續食用10天,每日15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9人,有效率為79.17%;連續食用20天,每日15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21人,有效率為87.5%。
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