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竹蓀保健罐頭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竹蓀補氣養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竹蓀營養豐富,據測定干竹蓀中含蛋白質 19.4%、脂肪 2.6%,碳水化合物總量 60.4%,其中菌糖4.2%、粗纖維8.4%,灰分9.3%??茖W研究證實竹蓀對高血壓、腫瘤、神經衰弱、腸胃疾病等具有保健作用。
竹蓀的生長周期短,不易貯藏,且營養價值非常高,用于加工成竹蓀保健罐頭可實現對竹蓀原料的綜合利用,食用方便,且便于儲存,提高其經濟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竹蓀生長周期短,不易貯藏的問題,提供一種竹蓀保健罐頭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竹蓀保健罐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選擇與清理→殺青冷卻→裝罐加湯→封口滅菌→培養檢驗→成品入庫的加工工藝流程,具體操作步驟為:
(1)原料選擇與清理:選擇菌體刺毛長10厘米、形態完整、大小均勻、直徑8厘米、無病斑、無蟲蛀、含水量90%的竹蓀,剪去菌蒂,然后置于0.006%焦亞硫酸鈉溶液中快速進行漂洗護色,撈出瀝水;
(2)殺青冷卻:將清洗瀝水的竹蓀及時倒入盛有0.56%蘋果酸溶液的夾層鍋沸水中殺青,菇水比為1:8,煮12分鐘,至菇心熟透,迅速撈入清水冷卻;
(3)裝罐加湯:分級裝罐, CKO罐形,凈重450克,固形物為70-75%;裝罐后注入80℃的湯汁,裝至距灌口1.8厘米,不可注滿罐,以免封蓋時湯汁外溢;
(4)封口滅菌:加湯后置于98℃的排氣箱中排氣20分鐘,使罐內溫度達到100℃,排氣后立即加蓋封罐,然后置于高壓殺菌鍋內進行殺菌,殺菌公式為25分鐘-10分鐘-15分鐘/115℃;滅菌后,置于流動清水中冷卻至40℃,取出來擦干罐壁水跡;
(5)培養檢驗:將經滅菌的竹蓀罐頭倒放在室溫32℃、空氣濕度75%的培養室內培養10天,逐罐檢查,挑出不合格品,即出現蓋隆起、用棒槌有渾濁聲音、罐有氣泡和雜菌的現象。
有益效果:本發明產品菌體呈乳白色至灰白色,湯汁清澈,具有竹蓀濃郁的鮮香和美味;本產品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有利于調節生理機能,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等保健功效,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營養罐頭。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竹蓀保健罐頭的制作方法,具體操作步驟為:
(1)原料選擇與清理:選擇菌體刺毛長5-8厘米、形態完整、大小均勻、直徑4-6厘米、無病斑、無蟲蛀、含水量80%的竹蓀,剪去菌蒂,然后置于0.01%焦亞硫酸鈉溶液中快速進行漂洗護色,撈出瀝水;
(2)殺青冷卻:將清洗瀝水的竹蓀及時倒入盛有0.28%蘋果酸溶液的夾層鍋沸水中殺青,菇水比為1:6,煮8-10分鐘,至菇心熟透,迅速撈入清水冷卻;
(3)裝罐加湯:分級裝罐, CKO罐形,凈重450克,固形物不少于60%;裝罐后注入85℃的湯汁,裝至距灌口1-2厘米,不可注滿罐,以免封蓋時湯汁外溢;
(4)封口滅菌:加湯后置于100℃的排氣箱中排氣15分鐘,使罐內溫度達到98℃,排氣后立即加蓋封罐,然后置于高壓殺菌鍋內進行殺菌,殺菌公式為15分鐘-20分鐘-15分鐘/130℃;滅菌后,置于流動清水中冷卻至35℃,取出來擦干罐壁水跡;
(5)培養檢驗:將經滅菌的竹蓀罐頭倒放在室溫26℃、空氣濕度85%的培養室內培養6-8天,逐罐檢查,挑出不合格品,即出現蓋隆起、用棒槌有渾濁聲音、罐有氣泡和雜菌的現象。
實施例2:
一種竹蓀保健罐頭的制作方法,具體操作步驟為:
(1)原料選擇與清理:選擇菌體刺毛長6厘米、形態完整、大小均勻、直徑7厘米、無病斑、無蟲蛀、含水量80%的竹蓀,剪去菌蒂,然后置于0.27%焦亞硫酸鈉溶液中快速進行漂洗護色,撈出瀝水;
(2)殺青冷卻:將清洗瀝水的竹蓀及時倒入盛有0.4%蘋果酸溶液的夾層鍋沸水中殺青,菇水比為1:10,煮15分鐘,至菇心熟透,迅速撈入清水冷卻;
(3)裝罐加湯:分級裝罐, CKO罐形,凈重500克,固形物不少于75%;裝罐后注入95℃的湯汁,裝至距灌口2.5厘米,不可注滿罐,以免封蓋時湯汁外溢;
(4)封口滅菌:加湯后置于100℃的排氣箱中排氣23分鐘,使罐內溫度達到100℃,排氣后立即加蓋封罐,然后置于高壓殺菌鍋內進行殺菌,殺菌公式為30分鐘-10分鐘-20分鐘/120℃;滅菌后,置于流動清水中冷卻至30℃,取出來擦干罐壁水跡;
(5)培養檢驗:將經滅菌的竹蓀罐頭倒放在室溫28℃、空氣濕度90%的培養室內培養12天,逐罐檢查,挑出不合格品,即出現蓋隆起、用棒槌有渾濁聲音、罐有氣泡和雜菌的現象。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