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以榅桲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藥材,制得的一種醇香風味榅桲罐頭。
背景技術:
榅桲,落葉小喬木,高達8-10米;小枝粗壯,微屈曲,幼時無毛或具稀疏柔毛,二年生枝條褐灰色,具稀疏白色皮孔;冬芽小,卵形,先端急尖,無毛或在鱗片邊緣及頂端微具柔毛。果實卵球形或橢圓形,褐色,有稀疏斑點,果梗長2-3.5厘米。榅桲味甘、酸,性溫,具有祛濕解暑、舒筋活絡的功效,常用于傷暑、嘔吐、腹瀉、消化不良、關節疼痛、腓腸肌痙攣。
菜板,亞灌木,莖分枝,無毛,被密集的鐘乳體。葉互生,葉片紙質,斜橢圓形,先端尾尖,尖頭有小齒,基部狹楔形,邊緣有小齒,上面無毛,下面沿脈有短伏毛,鐘乳體明顯,密生;半離基三出脈。瘦果橢圓形,有10條縱肋。花期6月。菜板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熱涼肝、潤肺止咳、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肝炎、咳嗽、跌打傷腫。
苦豆根,為雙子葉植物綱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莖,秋季采制挖根,除去地上莖葉,曬干。干燥根呈不規則的結節狀,頂端常殘留莖基或莖痕,其下著生數條根。根為長圓柱形,有時分枝,略彎曲,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縱皺紋及橫長略突起的皮孔。質硬難折斷,斷面略平坦、淺棕色,并可見環狀形成層,中心無髓。苦豆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火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喉癰、喉風、喉痹、牙齦腫痛、喘滿熱咳、黃疸、下痢、痔疾、熱腫、禿瘡、疥癬等癥。
箭桿風,根莖平臥,無地上莖。葉2-3片一叢自根莖生出,葉鞘紅褐色,葉片橢圓形、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急尖,上面綠色,葉脈處顏色較深,其他部位較淺,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總狀花序自葉鞘間抽出。箭桿風味辛、微苦,性溫,具有祛風除濕、行氣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腹瀉、胃痛、跌打損傷。
水果罐頭以用料不同而命名不同,一般水果罐頭的原料取材于水果,包括黃桃,蘋果,荔枝,草莓,山楂等。產品主要有黃桃罐頭、草莓罐頭、橘子罐頭等。以榅桲為主原料,菜板、苦豆根、箭桿風為保健原料,生產出一種醇香風味榅桲罐頭,目前還未見報道和產品上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以榅桲為原料,同時添加菜板、苦豆根、箭桿風,開發出一種醇香風味榅桲罐頭。填補了國內使用這類原料制作罐頭的一項空白。
一種醇香風味榅桲罐頭,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榅桲預處理:選取外皮光滑、成熟的榅桲,清洗干凈,去皮,并將其切成棱長為2-3厘米的丁狀,制得榅桲丁;
B.預煮:將洗凈的榅桲丁放入預煮機,加入濃度為0.1-0.12%的檸檬酸溶液,預煮3-6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C.中藥材預處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藥材菜板、苦豆根、箭桿風,加入原料中藥材重5-15倍的水,浸泡2-3小時,再煎煮30-60分鐘,用打漿機進行打漿,再入漿渣分離機,制的中藥汁,加入中藥汁重1-3%的果酒酒母,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度達到0.5-1%體積比,結束發酵;
D.糖液配制:取適量白砂糖,白砂糖重2-4倍的水,置入溶糖鍋中,煮沸,再加入2-5%的中藥汁,繼續煮4-6分鐘;
E.裝罐、注液:取冷卻的榅桲丁70-100重量份、糖液30-50重量份,通過灌裝設備,依次裝罐,裝罐的榅桲與糖液的比例為1:0.4-0.5;
F.排氣、密封:將裝好的罐頭放置真空封罐機進行密封,再送入排氣箱加熱排氣,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70-80℃,取出密封;
G.滅菌、冷卻:將裝罐好的醇香風味榅桲罐頭,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熱18-22分鐘,進行殺菌,后用溫水噴淋分段設備進行冷卻;
H.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醇香風味榅桲罐頭置于陰涼、干燥、通風的庫房中存放。
本發明所述步驟C一定比例的中藥材為以下原料重量比:菜板30-40%、苦豆根30-35%、箭桿風30-35%。
本發明所述步驟C中的打漿機為裝有80-100目網篩的打漿機。
本發明所述步驟E裝罐容量為容器體積的90-95%。
本發明的作用機理:
榅桲,祛濕解暑、舒筋活絡;菜板,清熱涼肝、潤肺止咳;苦豆根,清火解毒、消腫止痛;箭桿風,祛風除濕、行氣止痛;利用以上四種中藥相互配伍,協同生效,通過調節脾的健運,肺的肅降,促進肝的升發,固達到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
本發明以榅桲為原料,同時添加菜板、苦豆根、箭桿風,制作出一種醇香風味榅桲罐頭。其充分利用榅桲的營養價值,與中藥相互配伍,協同增效,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發明中,對中藥汁進行果酒酒母發酵,為產品增添了醇香味,制得的成品果味香濃,風味獨特,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易保存,長期食用可明顯改善長年處于潮濕環境引起的腰膝酸痛人群的不適。其制作工藝簡單,易于實現,市場前景廣闊。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較為詳細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醇香風味榅桲罐頭,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榅桲預處理:選取外皮光滑、成熟的榅桲,清洗干凈,去皮,并將其切成棱長為2-3厘米的丁狀,制得榅桲丁;
B.預煮:將洗凈的榅桲丁放入預煮機,加入濃度為0.1%的檸檬酸溶液,預煮4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C.中藥材預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苦豆根40%、箭桿風30%、菜板30%,加入原料中藥材重7倍的水,浸泡2小時,再煎煮30分鐘,用裝有80目網篩打漿機進行打漿,再入漿渣分離機,制的中藥汁,加入中藥汁重1.5%的果酒酒母,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度達到0.7%體積比,結束發酵;
D.糖液配制:取適量白砂糖,白砂糖重3倍的水,置入溶糖鍋中,煮沸,再加入3%的中藥汁,繼續煮4-6分鐘;
E.裝罐、注液:取冷卻的榅桲丁1000kg、糖液450kg,通過灌裝設備,依次裝罐,裝罐容量為容器體積的90%,裝罐的榅桲與糖液的比例為1:0.45;
F.排氣、密封:將裝好的罐頭放置真空封罐機進行密封,再送入排氣箱加熱排氣,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75℃,取出密封;
G.滅菌、冷卻:將裝罐好的醇香風味榅桲罐頭,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熱20分鐘,進行殺菌,后用溫水噴淋分段設備進行冷卻;
H.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醇香風味榅桲罐頭置于陰涼、干燥、通風的庫房中存放。
本發明實施例1經16位年處于潮濕環境引起的腰膝酸痛的人群,連續食用10天,每日15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9人,有效率為56.25%;連續食用20天,每日15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1人,有效率為68.75%。
實施例2,一種醇香風味榅桲罐頭,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榅桲預處理:選取外皮光滑、成熟的榅桲,清洗干凈,去皮,并將其切成棱長為2-3厘米的丁狀,制得榅桲丁;
B.預煮:將洗凈的榅桲丁放入預煮機,加入濃度為0.11%的檸檬酸溶液,預煮3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C.中藥材預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苦豆根15%、箭桿風13%、菜板15%、空心柳18%、冬青子22%、小寸金黃17%,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0倍的水,浸泡2.5小時,再煎煮40分鐘,用打漿機進行打漿,再入漿渣分離機,制的中藥汁,加入中藥汁重2%的果酒酒母,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度達到0.8%體積比,結束發酵;
D.糖液配制:取適量白砂糖,白砂糖重3倍的水,置入溶糖鍋中,煮沸,再加入4%的中藥汁,繼續煮5分鐘;
E.裝罐、注液:取冷卻的榅桲丁1500kg、糖液750kg,通過灌裝設備,依次裝罐,裝罐容量為容器體積的92%,裝罐的榅桲與糖液的比例為1:0.5;
F.排氣、密封:將裝好的罐頭放置真空封罐機進行密封,再送入排氣箱加熱排氣,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74℃,取出密封;
G.滅菌、冷卻:將裝罐好的醇香風味榅桲罐頭,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熱18分鐘,進行殺菌,后用溫水噴淋分段設備進行冷卻;
H.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醇香風味榅桲罐頭置于陰涼、干燥、通風的庫房中存放。
空心柳,植物形態繡線菊,直立灌木,高1-2米。莖圓柱形,上部灰綠色,近基部褐黃色,表面光滑堅硬。葉互生,矩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密生銳齒,或為重鋸齒,兩面無毛。花序為矩圓形或金字塔狀圓錐花序,蓇葖果直立,無毛或沿腹縫有短柔毛。空心柳味苦,性平,歸肺、肝經,具有活血調經、利水通便、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跌打損傷、關節酸痛、閉經、痛經、小便不利、大便秘結、咳嗽痰多。
冬青子,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果實。常綠大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余米。樹皮灰色至淺灰褐色,枝條光滑,具皮孔。漿果狀核果,長橢圓形,長6-12毫米,幼時綠色,熟時藍黑色。種子1-2枚,長橢圓形。花期-7月。果期8-12月。冬青子味甘、苦,性涼,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清虛熱、明目的功效,主治頭昏目眩、腰膝酸軟、遺精、耳鳴、須發早白、骨蒸潮熱、目暗不明。
小寸金黃,根簇生成叢,自根頸發出,可多至20余條,稍肥厚,直徑可達1.5毫米,下部發出多數纖維狀須根;根頸頂端和莖的基部有數對小鱗片。莖通常數條簇生,直立或上升,高4-25厘米,密被多細胞柔毛,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花單生于莖上部葉腋;花梗通常與葉近等長,長1-2.5厘米,開花時直立,果時下彎;花萼長4-5毫米,分裂近達基部,裂片披針形,先端漸尖,背面密被柔毛;花冠黃色,長5-7.5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長約1毫米,裂片倒卵狀橢圓形,寬4-5毫米,先端圓鈍,具透明腺點;花絲基部合生成高約1毫米的環,分離部分長約2毫米;花藥卵形,長約1毫米。花期6-8月;果期8-10月。味微甘,性平。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除濕止痛。風濕關節痛。
本發明實施例2的作用機理:
榅桲,舒筋活絡、行氣活血;苦豆根,溫經散寒、除濕止痛;箭桿風,祛風除濕、行氣止痛;菜板,潤肺止咳;消腫止痛;空心柳,消腫止痛、行氣活絡;冬青子,補益肝腎、清熱明目;小寸金黃,清熱解毒、除濕止痛。
利用以上七味中藥相互配伍,協同生效,通過調節肝的升發,通過調節脾的鍵運,促進肺的肅降,固達舒筋活絡,除濕止痛的功效。
本發明實施例2經19位年處于潮濕環境引起的腰膝酸痛的人群,連續食用10天,每日15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3人,有效率為68.42%;連續食用20天,每日15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5人,有效率為78.95%。
實施例3,一種醇香風味榅桲罐頭及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A.榅桲預處理:選取外皮光滑、成熟的榅桲,清洗干凈,去皮,并將其切成棱長為2-3厘米的丁狀,制得榅桲丁;
B.預煮:將洗凈的榅桲丁放入預煮機,加入濃度為0.12%的檸檬酸溶液,預煮4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C.中藥材預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苦豆根11%、箭桿風13%、菜板14%、空心柳12%、冬青子13%、小寸金黃12%,雙翎草12%、水八角13%,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5倍的水,浸泡3小時,再煎煮60分鐘,用打漿機進行打漿,再入漿渣分離機,制的中藥汁,加入中藥汁重2.5%的果酒酒母,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度達到0.9%體積比,結束發酵;
D.糖液配制:取適量白砂糖,白砂糖重3倍的水,置入溶糖鍋中,煮沸,再加入4%的中藥汁,繼續煮5分鐘;
E.裝罐、注液:取冷卻的榅桲丁2000kg、糖液900kg,通過灌裝設備,依次裝罐,裝罐容量為容器體積的95%,裝罐的榅桲與糖液的比例為1:0.45;
F.排氣、密封:將裝好的罐頭放置真空封罐機進行密封,再送入排氣箱加熱排氣,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78℃,取出密封;
G.滅菌、冷卻:將裝罐好的醇香風味榅桲罐頭,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熱22分鐘,進行殺菌,后用溫水噴淋分段設備進行冷卻;
H.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醇香風味榅桲罐頭置于陰涼、干燥、通風的庫房中存放。
雙翎草,一年生草本或亞灌木,高0.5-1.5米,全株有香氣。根頭處粗大。莖四方形,基部本質化,嫩枝被短柔毛。葉對生,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葉緣上半部有鋸齒,下半部全緣,兩面多少被稀疏的柔毛,下面葉脈被長柔毛;柄極短。緊密的穗狀花序頂生;花白色或淡黃綠色;花冠唇形。小堅果卵形,褐色,平滑。花期秋季。雙翎草味苦澀,性溫,具有溫經通絡、祛風除濕的功效,主治風濕性關節疼痛。
水八角,多年生草本,高25-30厘米。具紅色、肥大多節的根莖,附有纖維狀根。葉根出,通常2片;葉片近圓形,基部心形,掌狀深裂,上下面都具稀疏短刺毛,先端長漸尖,邊緣具有粗細不等的鋸齒,被疏短毛;托葉膜質,卵圓形,先端鈍尖。花紅色,雌雄同株,光滑無毛。花期夏、秋季。水八角味酸,性平,具有祛風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主治風濕關節疼痛、水腫、尿血、跌打、蛇傷。
本發明實施例3的作用機理:
榅桲,舒筋活絡、行氣活血;苦豆根,溫經散寒、除濕止痛;箭桿風,祛風除濕、行氣止痛;菜板,潤肺止咳;消腫止痛;空心柳,消腫止痛、行氣活絡;冬青子,補益肝腎、清熱明目;小寸金黃,清熱解毒、除濕止痛;雙翎草,溫經通、祛風除濕;水八角,祛風活血、利水、解毒。利用以上九味中藥相互配伍,協同生效,通過調節肝的升發,通過調節脾的鍵運,促進肺的肅降,固達舒筋活絡,除濕止痛的功效。
本發明實施例3經24位年處于潮濕環境引起的腰膝酸痛的人群,連續食用10天,每日15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9人,有效率為79.17%;連續食用20天,每日15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21人,有效率為87.5%。
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