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工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冬季輕發酵茶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變得多元化,傳統茶葉制法已不能滿足年輕群體的需求,同時茶葉競爭力不強,面臨國際茶葉品牌的沖擊,且產能較低。因此,本發明對傳統的制茶工藝進行創新和改進,所制茶葉更加醇厚,獨特,符合現代茶產業發展趨勢。此外,采用冬季老舊茶葉,不僅制茶季節有所突破,所制茶葉更加環保、健康,口感更加獨特,符合市場需求和趨勢,同時也提升了茶葉的利用效率,增加茶葉的產能。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資源的利用率,本發明提供一種冬季輕發酵茶的制備方法。
制備冬季輕發酵茶的步驟如下:(1)鮮葉采摘及預處理、(2)清洗、(3)殺青、(4)揉捻、(5)發酵、(6)復揉捻、(7)晾曬、(8)烘炒,制得成品茶;
具體操作和工藝條件如下:
所述步驟(1)中,采摘冬季12月份-2月份之間、最高氣溫在5℃以下的新鮮的冬茶葉;冬茶葉為茶頭至第三、四片葉片部分,并保留茶梗;
所述步驟(2)中,采用清洗機浸泡式清洗;
所述步驟(3)中,進行兩次蒸氣殺青;第一次殺青,溫度130-140℃,時間1-2分鐘,取出攤涼;第二次殺青,溫度110-120℃,時間3-4分鐘;
所述步驟(4)中,采用揉捻機,分別進行重揉和輕揉相結合的揉捻方式,先重揉2-3分鐘,再輕揉8-12分鐘,得到揉捻冬茶葉;
所述步驟(5)中,將揉捻冬茶葉裝入布袋,采用發酵機,溫度20-25℃、濕度95-100%條件下發酵4-5小時;
所述步驟(6)中,采用手工方式再次輕揉捻15-20分鐘,得到定型冬茶葉;
所述步驟(7)中,在室外將定型冬茶葉攤放成厚度2-3cm,白天陽光直射,夜間茶葉上覆蓋厚布,不間斷的晾曬3-5天,得到茶坯;
所述步驟(8)中,烘炒茶坯,得到冬季輕發酵茶;
冬季輕發酵茶香味清幽,茶湯色澤明亮、口感溫和,其中茶多酚含量11.6%-12.0%,兒茶素含量7.0%-8.0%,咖啡因含量4500mg/kg-4800mg/kg。
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如下:
所述步驟(1),采用茶葉采摘機采摘。
所述步驟(2),水溫0-5℃、清洗4-5分鐘;以便去除附著的灰塵和降低農藥殘留。
所述步驟(8),烘炒有利于茶葉筑色,共分為三次:第一遍烘炒,溫度90-100℃、炒制2-3分鐘,使含水量至20-25%,取出攤涼;第二遍烘炒,溫度70-80℃、炒制3-5分鐘,使含水量至10-15%,取出攤涼;第三遍烘炒,溫度50-60℃,炒至含水量至7%以下,取出攤涼,得到冬季輕發酵茶。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體現在以下方面:
1、本發明在原料選擇上采用冬季鮮葉,并且通過清洗工序消除了茶葉的灰塵,降低了茶葉農藥殘留,更加健康、環保。
2、保留了茶梗,使冬季輕發酵茶的營養更加豐富。
3、在制茶過程中,采用蒸氣殺青,能夠使冬茶葉及茶梗濕潤、軟化,同時殺青時間不能過長,既要降低茶葉中酶活性,也不能完全停止茶多酚酶促反應,避免兒茶素保留過多,造成茶湯苦澀,使茶湯更加清亮,香味清爽,口感溫和;通過輕發酵的方式,進一步降低茶葉兒茶素的含量,進一步消除了茶葉的苦澀感;在晾曬的過程中,也伴隨著自然發酵,有助于進一步釋放茶葉的清香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描述。
實施例1
制備冬季輕發酵茶的具體操作步驟和工藝條件如下:
(1)鮮葉采摘及預處理
采摘冬季12月份-2月份之間、氣溫在5℃以下的新鮮的冬茶葉;冬茶葉為茶頭至第三、四片葉片部分,并保留茶梗。
(2)清洗
采用清洗機,水溫2℃條件下浸泡式清洗4分鐘,以便去除附著的灰塵和降低農藥殘留。
(3)殺青
進行兩次蒸氣殺青;第一次殺青,溫度130℃,時間1分鐘,取出攤涼;第二次殺青,溫度110℃,時間3分鐘。
(4)揉捻
采用揉捻機,分別進行重揉和輕揉相結合的揉捻方式,先重揉2分鐘,再輕揉8分鐘,得到揉捻冬茶葉。
(5)發酵
將揉捻冬茶葉裝入布袋,采用發酵機,溫度20℃、濕度95%條件下發酵4小時。
(6)復揉捻
采用手工方式再次輕揉捻16分鐘,得到定型冬茶葉。
(7)晾曬
在室外,將定型冬茶葉攤放成厚度2-3cm,白天陽光直射,夜間茶葉上覆蓋厚布,不間斷的晾曬3天,得到茶坯。
(8)烘炒
烘炒茶坯共分為三次:第一遍溫度90℃,烘炒2分鐘,使含水量將至25%,取出攤涼;第二遍溫度70℃,烘炒3分鐘,使含水量將至15%,取出攤涼;第三遍溫度50℃,烘炒至含水量將至7%以下,取出攤涼,得到冬季輕發酵茶;冬季輕發酵茶香味清幽,茶湯色澤明亮、口感溫和,其中茶多酚含量11.8%,兒茶素含量7.6%,咖啡因含量4691mg/kg。
實施例2
制備冬季輕發酵茶的具體操作步驟和工藝條件如下:
(1)鮮葉采摘及預處理
采摘冬季12月份-2月份之間、氣溫在5℃以下的新鮮的冬茶葉;冬茶葉為茶頭至第三、四片葉片部分,并保留茶梗。
(2)清洗
采用清洗機,水溫5℃條件下浸泡式清洗5分鐘,以便去除附著的灰塵和降低農藥殘留。
(3)殺青
進行兩次蒸氣殺青;第一次殺青,溫度140℃,時間2分鐘,取出攤涼;第二次殺青,溫度120℃,時間4分鐘。
(4)揉捻
采用揉捻機,分別進行重揉和輕揉相結合的揉捻方式,先重揉3分鐘,再輕揉12分鐘,得到揉捻冬茶葉。
(5)發酵
將揉捻冬茶葉裝入布袋,采用發酵機,溫度25℃、濕度100%條件下發酵5小時。
(6)復揉捻
采用手工方式再次輕揉捻20分鐘,得到定型冬茶葉。
(7)晾曬
在室外,將定型冬茶葉攤放成厚度2-3cm,白天陽光直射,夜間茶葉上覆蓋厚布,不間斷的晾曬5天,得到茶坯。
(8)烘炒
烘炒茶坯共分為三次:第一遍溫度100℃,烘炒3分鐘,使含水量將至20%,取出攤涼;第二遍溫度80℃,烘炒5分鐘,使含水量將至10%,取出攤涼;第三遍溫度60℃,烘炒至含水量將至7%以下,取出攤涼,得到冬季輕發酵茶;冬季輕發酵茶香味清幽,茶湯色澤明亮、口感溫和,其中茶多酚含量11.6%,兒茶素含量7.4%,咖啡因含量4773mg/kg。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