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智能化控制的掛面機和面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結構、清潔能源利用、面食品生產等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基于智能化控制的掛面機和面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掛面是一種細若發絲、潔白光韌,并且耐存、耐煮的手工面食,有圓而細的,也有寬而扁的,主要品種有普通掛面、花色掛面、手工掛面等;按輔料的品種分有雞蛋掛面、西紅柿掛面、菠菜掛面、胡蘿卜掛面、海帶掛面、賴氨酸掛面等。目前,掛面已形成主食型、風味型、營養型、保健型等共同發展的格局。掛面因口感好、食用方便、價格低、易于貯存,一直是人們喜愛的主要面食之一。
[0003]現有技術在進行掛面生產時,往往需要現場人員憑借經驗來確定合成面胚的質量,合成面胚質量的好壞完全是憑現場工作人員的主觀臆斷所決定,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數據做參考,據此不能保證每批次產品的質量一致性。
[0004]同時現有技術在進行掛面生產時,特別是在進行面胚制作時在進行面品攪拌時,通常只是在生產區域特定的衛生區域內進行攪拌操作,雖然該區域的環境衛生得到有效保護,但因為攪拌機處于敞口工作狀態,不可避免的還是會存在危害健康的粉塵混入面胚中,而因為長期的積累,在某些批次的產品中將會出現危害人體健康的情況發生,將極大的影響企業形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智能化控制的掛面機和面系統,解決現有技術在生成掛面時,特別是在進行和面時,沒有一個統一的數據依據作為質量參考標準,只能憑借現場工作人員的主觀感覺進行臆斷該批次的產品生產時的質量,從而造成極大的人力浪費的同時還不能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的不足,利用智能化管理技術、控制技術,并自動化的參照科學的質量數據生成具有質量一致性的面胚,以備用于生成出質量一致性的掛面,在降低人力成本投入的同時也保證出產的產品質量。
[0006]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基于智能化控制的掛面機和面系統,包括料斗結構及設置在料斗結構上的自動控制系統,所述自動控制系統包括智能處理系統、PLC控制電路、攪拌釜上開蓋電路、攪拌釜底板電路、電機供電電路、電機轉速控制電路及面胚質量檢測電路,所述智能處理系統連接PLC控制電路,所述PLC控制電路分別連接攪拌釜上開蓋電路、攪拌釜底板電路、電機供電電路、電機轉速控制電路及面胚質量檢測電路。
[0007]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料斗結構包括料斗外腔、料斗頂蓋、料斗底蓋,所述料斗頂蓋活動的設置在料斗外腔上端,所述料斗底蓋活動設置在料斗外腔的下端;所述料斗外腔內還設置有料斗內腔,所述料斗頂蓋、料斗底蓋與料斗外腔之間的連接為密封連接。
[0008]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設置成下述結構:在所述料斗頂蓋上還設置有攪拌系統,所述攪拌系統包括攪拌機支架、攪拌機電機、攪拌桿和葉片,所述攪拌機支架設置在料斗頂蓋上,所述攪拌機電機連接在攪拌機支架上,所述攪拌機電機的伸出軸上連接攪拌桿,所述葉片固定在攪拌桿上。
[0009]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設置成下述結構:所述葉片為彎弧片結構。
[0010]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設置成下述結構:在所述葉片上設置有至少2個小孔。
[0011]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設置成下述結構:在所述料斗結構上還設置有智能控制器、頂蓋控制器和底蓋控制器,所述頂蓋控制器設置在料斗頂蓋上,所述底蓋控制器設置在料斗底蓋上,所述智能控制器設置在攪拌機支架上,在所述智能控制器上設置智能處理器、PLC控制電路;在所述頂蓋控制器上設置攪拌釜上開蓋電路;在所述底蓋控制器上設置攪拌釜底板電路;在所述攪拌機電機上設置電機供電電路及電機轉速控制電路;所述面胚質量檢測電路設置在葉片和/或攪拌桿上。
[0012]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設置成下述結構:所述智能控制器通過控制總線連接控制頂蓋控制器和底蓋控制器。
[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0014]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技術在生成掛面時,特別是在進行和面時,沒有一個統一的數據依據作為質量參考標準,只能憑借現場工作人員的主觀感覺進行臆斷該批次的產品生產時的質量,從而造成極大的人力浪費的同時還不能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的不足,利用智能化管理技術、控制技術,并自動化的參照科學的質量數據生成具有質量一致性的面胚,以備用于生成出質量一致性的掛面,在降低人力成本投入的同時也保證出產的產品質量。
[0015]本實用新型還解決現有掛面生產時由于敞口攪拌操作而造成長期的危害健康的粉塵的堆聚,從而在某些批次所生產的掛面中出現危害人體健康的情況發生的弊端,采用密封工藝進行面胚制作的和面裝置,同時在進行和面操作時,利用自動化控制技術進行上下蓋的開蓋控制,從而避免人工開蓋的麻煩,整個結構具有設計簡單,使用科學等特性。
[0016]本實用新型利用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技術進行上下蓋(料斗頂蓋和料斗底蓋)的開蓋控制,從而可有效避免人工開蓋的麻煩。
[0017]本實用新型將智能控制器設置在攪拌機支架上,可以使操作員根據方便快捷的進行智能控制料斗頂蓋和料斗底蓋的開關蓋。
[0018]本實用新型采用總線模式進行頂蓋控制器和底蓋控制器的控制操作,以便料斗頂蓋和料斗底蓋開關蓋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自動控制系統結構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料斗結構圖。
[0021 ] 其中,1 -攪拌機支架,2-智能控制器,3-控制總線,4-底蓋控制器,5-攪拌機電機,6_料斗頂蓋,7-料斗內腔,8_料斗外腔,9_攬摔桿,10-料斗底蓋,11-頂蓋控制器,12-葉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3]實施例1:
[0024]一種基于智能化控制的掛面機和面系統,如圖1、圖2所示,包括料斗結構及設置在料斗結構上的自動控制系統,所述自動控制系統包括智能處理系統、PLC控制電路、攪拌釜上開蓋電路、攪拌釜底板電路、電機供電電路、電機轉速控制電路及面胚質量檢測電路,所述智能處理系統連接PLC控制電路,所述PLC控制電路分別連接攪拌釜上開蓋電路、攪拌釜底板電路、電機供電電路、電機轉速控制電路及面胚質量檢測電路。
[0025]在設計使用時,智能處理系統智能化的利用PLC控制電路對攪拌釜上開蓋電路、攪拌釜底板電路、電機供電電路、電機轉速控制電路及面胚質量檢測電路進行管理控制;所述攪拌釜上開蓋電路、攪拌釜底板電路、電機供電電路、電機轉速控制電路及面胚質量檢測電路控制料斗結構正常工作,所述面胚質量檢測電路檢測料斗結構在進行和面時,所和面的質量是否符合智能處理系統內預置的面胚質量標準,如若不符合將通過智能處理系統實時的調節料斗結構的工作狀態,以便使得所制成的面胚符合一致性質量要求;解決現有技術在生成掛面時,特別是在進行和面時,沒有一個統一的數據依據作為質量參考標準,只能憑借現場工作人員的主觀感覺進行臆斷該批次的產品生產時的質量,從而造成極大的人力浪費的同時還不能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的不足,利用智能化管理技術、控制技術,并自動化的參照科學的質量數據生成具有質量一致性的面胚,以備用于生成出質量一致性的掛面,在降低人力成本投入的同時也保證出產的產品質量。
[0026]實施例2:
[0027]本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如圖1、圖2所示,特別設置有下述結構:所述料斗結構包括料斗外腔8、料斗頂蓋6、料斗底蓋10,所述料斗頂蓋6活動的設置在料斗外腔8上端,所述料斗底蓋10活動設置在料斗外腔8的下端;所述料斗外腔8內還設置有料斗內腔7,所述料斗頂蓋6、料斗底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