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針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非接觸式斷紗自停裝置。
背景技術:
自停裝置是經編機的一種輔助裝置,自停裝置是在經紗斷頭、張力過大或坯布出現瑕疵點以及滿匹時使機器及時停止運轉的裝置,這種裝置除能夠及時停車,防止織疵延長擴大,減少許多潛在性壞車外,還可以減少擋車工不停巡視機臺的勞動強度,從而增加其看臺數。現有的自停裝置大多為接觸式,容易對經紗或者坯布產生磨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自停裝置接觸經紗,對經紗產生磨損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非接觸式斷紗自停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非接觸式斷紗自停裝置,包括光源發射器、光源接收器以及出風裝置,光源發射器和光源接收器電連接且對稱設置,光源接收器內設置有光電停機控制裝置,出風裝置設置在光源發射器和光源接收器之間的下方,所述出風裝置包括出風箱和出風箱下方相連通的風機,出風箱呈擴口狀,出風箱的上端口為出風口,出風箱的下端口為進風口,進風口與風機的出風口相連通,進風口到出風口的開口逐漸擴大,出風口寬度d1與光源發射器和光源接收器之間的距離d2基本一致,所述出風口上還可拆卸地安裝有網格狀的過濾板。本實用新型經紗在光源發射器和光源接收器之間的下方通過,且出風裝置位于經紗的下方,當發生紗線斷頭時,紗頭被吹動浮起,干擾光源發射器和光源接收器之間的光束正常通過量,從而激發光源接收器內的光電停機控制裝置,產生停車動作。網格狀的過濾板不僅能 夠過濾出風口的灰塵,而且能夠使得風力溫和,對經紗的影響小。
進風口位于出風口的正下方,所述過濾板正對進風口的部分為中部,中部網格密度最大,從中部向過濾板的四周的部分網格密度逐漸遞減。由于進風口位于出風口的正下方的中部,因此中部的風力最大,為了使得風力均衡,通過將過濾板的網格設置成中部密度大,四周密度小,這樣可以減小中間的出風量,增大周圍的出風量,使得出風均勻。
所述出風口呈方形,過濾板的形狀與出風口形狀相配合,出風口任意兩條相對的上邊沿上開設有燕尾槽,過濾板下端面上設有與燕尾槽相配合的燕尾塊。通過燕尾塊和燕尾槽滑動配合,過濾板能夠從出風箱的上端口的一側滑動安裝到另一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非接觸式斷紗自停裝置,經紗在光源發射器和光源接收器之間的下方通過,且出風裝置位于經紗的下方,當發生紗線斷頭時,紗頭被吹動浮起,干擾光源發射器和光源接收器之間的光束正常通過量,從而激發光源接收器內的光電停機控制裝置,產生停車動作,采用非接觸式控制系統,不僅保證了經紗的質量,而且能夠不影響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最優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過濾板4的俯視圖(圖中的網格整體性、連續性未畫完全,只是示意密度關系)。
圖3是圖1中的A向視圖。
圖中:1、光源發射器,2、光源接收器,31、出風箱,311、燕尾槽,32、風機,4、過濾板,41、燕尾塊,5、經紗,6、光束。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3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最優實施例,一種非接觸式斷紗自停裝置,包括光源發射器1、光源接收器2以及出風裝置,光源發射器1和光源接收器2電連接且對稱設置,光源接收器2內設置有光電停機控制裝置,出風裝置設置在光源發射器1和光源接收器2之間的下方,出風裝置包括出風箱31和出風箱31下方相連通的風機32,出風箱31呈擴口狀,出風箱31的上端口為出風口,出風箱31的下端口為進風口,進風口與風機32的出風口相連通,進風口到出風口的開口逐漸擴大,出風口寬度d1與光源發射器1和光源接收器2之間的距離d2基本一致,出風口上還可拆卸地安裝有網格狀的過濾板4。
進風口位于出風口的正下方,過濾板4正對進風口的部分為中部,中部網格密度最大,從中部向過濾板4的四周的部分網格密度逐漸遞減。
出風口呈方形,過濾板4的形狀與出風口形狀相配合,出風口任意兩條相對的上邊沿上開設有燕尾槽311,過濾板4下端面上設有與燕尾槽311相配合的燕尾塊41。
經紗5在光源發射器1和光源接收器2之間的下方通過,且出風裝置位于經紗5的下方,當發生紗線斷頭時,紗頭被吹動浮起,干擾光源發射器1和光源接收器2之間的光束6正常通過量,從而激發光源接收器2內的光電停機控制裝置,產生停車動作。網格狀的過濾板4不僅能夠過濾出風口的灰塵,而且能夠使得風力溫和,對經紗5的影響小。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 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