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針織橫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浮紗沉降片裝置。
背景技術:
電腦針織橫機在編織衣片的過程中,成圈和移圈是衣片不可或缺的編織要求。成圈的優劣和翻針的穩定取決于線圈與鉤針的配合密切是否適當,而使線圈與鉤針配合適當,必須用牽拉衣片的方式或按壓線圈的方式才能完成。沉降片即是按壓線圈、幫助成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有電腦橫機的沉降片是通過推針三角的推力且以鋼絲為軸做圓弧運動實現對紗線的下壓,進而下壓紗線進入編織區域,但圓弧運動本身屬于圓周運動,而圓周外的紗線有時會作用不到而出現浮紗,所以無法滿足現有橫機的特殊織物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下壓紗線,又不會壓斷紗線的防浮紗沉降片裝置。
為此,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浮紗沉降片裝置,包括片狀結構的沉降片和小針板,沉降片安裝在小針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針板上設有豎向槽,沉降片豎直安裝在小針板的豎向槽內;所述沉降片的上端設有橫向設置的受力部,受力部位于小針板的豎向槽外側,沉降片的中段為長條狀主體,長條狀主體的側面設有細條狀的卡位片,卡位片上設有一凸起的卡位點;所述長條狀主體上還設有長槽讓位孔,長槽讓位孔位于卡位片后側,卡位片具有彈性,可向后側的長槽讓位孔方向收縮;所述沉降片的下端設有壓線部,壓線部為勾狀結構,壓線部與長條狀主體通過圓弧結構連接;所述小針板安裝在鋼絲軸上,鋼絲軸與長條狀主體側面的卡位片位置相對應,鋼絲軸與卡位點相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沉降片在小針板的豎向槽內上下運動,沉降片受力向下運動時,側面的卡位片經過鋼絲軸時向內回縮,使得卡位點移動到鋼絲軸下方,沉降片下端的壓線部下移至工作位。
進一步地,所述沉降片受力向上運動時,側面的卡位片經過鋼絲軸時向內回縮,當卡位點移動到鋼絲軸上方時,卡位片回彈,使得卡位點卡在鋼絲軸上,沉降片下端的壓線部上移至非工作位。
本發明中,小針板上端的豎向槽兩側對沉降片上端的受力部做了讓位處理,上端的豎向槽兩側高度與豎向槽的底部高度相持平,便于沉降片上端的受力部隨信克三角運動;壓線部與長條狀主體通過圓弧結構連接,說明壓線部與長條狀主體不處于同一直線位置。
本發明通過信克三角帶動沉降片上端的受力部,從而實現沉降片的上下移動,將沉降片原本的圓弧運動軌跡改變為上下運動,把浮線全部下壓住,并在起針時,使已編織紗線在織針的下方,從而避免了出現浮紗影響后面的編織工作。沉降片側面的卡位片在沉降片脫離小針板時及時回彈并使得卡位點扣在鋼絲軸上面,避免了沉降片在不工作時會由于重力影響而下滑至工作區域,進而減少沉降片的異常情況發生。同時,壓線部與長條狀主體通過圓弧結構連接,當紗線壓力過大時,壓線部可以通過圓弧結構進行回彈,從而避免壓斷紗線。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沉降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沉降片處于非工作位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沉降片處于工作位的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沉降片1、受力部11、長條狀主體12、卡位片13、卡位點14、長槽讓位孔15、壓線部16、圓弧結構17、小針板2、豎向槽21、鋼絲軸3。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施例包括片狀結構的沉降片1和小針板2,沉降片1安裝在小針板2上;所述小針板2上設有豎向槽21,沉降片1豎直安裝在小針板2的豎向槽21內;所述沉降片1的上端設有橫向設置的受力部11,受力部11位于小針板的豎向槽21外側,沉降片1的中段為長條狀主體12,長條狀主體12的側面設有細條狀的卡位片13,卡位片13上設有一凸起的卡位點14;所述長條狀主體12上還設有長槽讓位孔15,長槽讓位孔15位于卡位片13后側,卡位片13具有彈性,可向后側的長槽讓位孔15方向收縮;所述沉降片1的下端設有壓線部16,壓線部16為勾狀結構,壓線部16與長條狀主體12通過圓弧結構17連接;所述小針板2安裝在鋼絲軸3上,鋼絲軸3與長條狀主體側面的卡位片13位置相對應,鋼絲軸3與卡位點14相配合。
小針板2上端的豎向槽21兩側對沉降片上端的受力部做了讓位處理,上端的豎向槽兩側高度與豎向槽的底部高度相持平,便于沉降片1上端的受力部11隨信克三角運動。
本實施例工作上,信克三角運動時帶動沉降片1上端的受力部11下移,沉降片1在小針板2的豎向槽21內向下運動,側面的卡位片13經過鋼絲軸3時向內回縮,退讓到后側的長槽讓位孔15內,使得卡位點14移動到鋼絲軸3下方,沉降片1下端的壓線部16下移至工作位,下壓紗線。壓線部16與長條狀主體12通過圓弧結構17連接,壓線部16與長條狀主體12不處于同一直線位置,可以在紗線壓力過大時做,當紗線壓力過大時,壓線部可以通過圓弧結構進行力的轉移,向上回彈,從而避免壓斷紗線。
工作結束后,信克三角運動時帶動沉降片1上端的受力部11上移,沉降片1受力向上運動時,側面的卡位片13經過鋼絲軸3時向內回縮,當卡位點14移動到鋼絲軸3上方時,卡位片13回彈,使得卡位點14卡在鋼絲軸3上,沉降片1下端的壓線部16上移至非工作位。卡位點14卡在鋼絲軸3上,可以防止沉降片1下移,避免在不工作時會由于重力影響而下滑至工作區域,進而減少沉降片的異常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