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廚用設備及其使用方法的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現在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各種調味料的種類越來越豐富,人們對食物的口味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食物的美味的關鍵不僅是在于食材的種類與新鮮程度,更重要的關鍵在于與食材搭配的調味料的種類、分量以及使用的間隔順序,若是調味料的種類、分量以及使用的間隔順序出錯的話,往往會減低食物的口感。
但是,在日常做菜時,由于手忙腳亂,外加調味料的種類繁多,人們也很容易放錯調味料,而且也很容易搞錯調味料的添加間隔順序,導致做出來的食物與菜譜中記載的食物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如何正確添加調味料以及掌握各調味料的添加間隔順序是制作美味食物的關鍵。
如申請號2015102616188公開的一種調味料添加方法,包括S1:分別采集各種主輔料的重量信號;S2:根據菜譜以及各主輔料的重量信號,選取相對應的調味料品種以及計算相對應的重量信號;S3:在對主輔料加工前或加工的過程中,將各種調味料增加至主輔料中。上述申請中公開的調味料添加系統,包括稱重單元、控制單元以及添加單元,稱重單元分別采集各種主輔料的重量信號并傳送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根據菜譜以及主輔料的重量信號,選取調味料品種以及計算相對應的重量信號并發送給添加單元;添加單元在主輔料加工前或加工的過程中,自動增加對應重量的調味料至主輔料中,該系統與方法能夠實現調味料的自動添加且添加精準。
但是上述的系統以及方法,只能應用在自動炒菜機上,其自動化程度較高,不適用于普通家庭,所以應用范圍非常狹窄,并且,其只能夠根據事先輸入的菜譜來制作食物,不能夠根據實際操作來記錄調味料的添加種類、分量以及間隔順序,所以比較死板,無法滿足現代人的日常需求。
鑒于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創作者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終于獲得了本創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及其使用方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包括:
控制模塊,其產生順序提示數據、使用量提示數據以及正負容差數據;
若干調味料安置模塊,各所述調味料安置模塊均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所述調味料安置模塊將調味料的重量數據以及動作數據發送至所述控制模塊,并接收所述控制模塊發送的所述順序提示數據、所述使用量提示數據以及所述正負容差數據;
食材稱重模塊,其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用于將食材的重量數據發送至所述控制模塊內。
進一步地,所述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還包括操作模塊,所述操作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用以控制所述控制模塊工作。
進一步地,所述調味料安置模塊包括第一殼體、第一電子秤盤、調味瓶、指示燈單元以及第一顯示屏,所述第一電子秤盤、所述指示燈單元以及所述第一顯示屏均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上,所述調味瓶設置在所述第一電子秤盤上,所述第一電子秤盤、所述指示燈單元以及第一顯示屏均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食材稱重模塊包括第二殼體以及第二電子秤盤,所述第二電子秤盤設置在所述第二殼體上,所述第二電子秤盤用于記錄所述食材的重量數據,并將所述食材的重量數據發送給所述控制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塊包括依次電連接的數據接收單元、數據存儲單元、數據處理單元以及數據發送單元,所述數據接收單元與所述第一電子秤盤以及所述第二電子秤盤電連接,所述數據發送單元與所述指示燈單元以及所述第一顯示屏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第二顯示屏,所述第二顯示屏與所述第二電子秤盤電連接,用于外顯所述食材的重量數據。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二殼體內,所述操作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二殼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調味料安置模塊還包括拓展輸入口以及與所述拓展輸入口適配的拓展輸出口,所述拓展輸入口與所述拓展輸出口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的兩側,并且兩個相鄰的所述調味料安置模塊通過所述拓展輸入口與所述拓展輸出口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指示燈單元包括預備燈、投放提示燈、過量提示燈、缺量提示燈以及適量提示燈,所述預備燈用于提醒使用者預備添加調味料,所述投放提示燈用于提醒使用者立刻添加調味料,所述過量提示燈、所述缺量提示燈以及所述適量提示燈用于根據所述正負容差數據來提示使用者調味料添加量的正負容差情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能夠根據事先的實際操作來記錄調味料的添加種類、分量以及間隔順序,并且在下一次操作時給出相應的提示,所以比較靈活,使得做菜就像打游戲一樣,只需根據提示操作,就能夠作出美味的食物。
2、調味料安置模塊的結構非常合理,使用起來也很方便,能夠有效記錄調味料的重量數據以及動作數據,并通過指示燈單元進行燈光指示。
3、食材稱重模塊能記錄食材的重量數據,然后根據食材的重量數據與調味料的使用量得出一個比例,然后在接下來的烹調中,不同重量的食材通過這個比例,配比出調味料。
4、由于第二殼體的體積較大,完全可以容納控制模塊與操作模塊,不僅能夠使整體結構更加美觀緊湊,更加方便了使用者操作。
5、調味料安置模塊上設置的拓展輸入口以及拓展輸出口,從而形成拓展模塊,當調味料安置模塊的數量不夠時,可以另外加載上去,這種類似可拆卸的模塊化結構非常靈活,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要來增添調味料安置模塊的數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調味料安置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拓展輸入口與拓展輸出口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模塊的功能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使用方法的流程圖。
圖中,100、調味料安置模塊;110、第一殼體;120、第一電子秤盤;130、調味瓶;140、指示燈單元;141、預備燈;142、投放提示燈;143、過量提示燈;144、缺量提示燈;145、適量提示燈;150、第一顯示屏;160、拓展輸入口;170、拓展輸出口;200、食材稱重模塊;210、第二殼體;220、第二電子秤盤;230、第二顯示屏;300、操作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圖2所示,一種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能夠根據事先的實際操作來記錄調味料的添加種類、分量以及間隔順序,并且在下一次操作時給出相應的提示,所以比較靈活,使得做菜就像打游戲一樣,只需根據提示操作,就能夠作出美味的食物。
此處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不想實際操作的話,可以從服務器上下載相應的數據,直接按照下載的數據進行操作。
該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包括控制模塊(圖中未標出)、若干調味料安置模塊100以及食材稱重模塊200。
其中,控制模塊用來接收各種數據,并作出相應的處理判斷,然后發送給相應的部件;若干調味料安置模塊100,調味料安置模塊100的數量可以優選為5到7個,但不限于5到7個,可以根據實際調料的種類的確定,各所述調味料安置模塊100均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
此處值得指出的是,控制模塊可以識別每個調味料安置模塊100,從而向每個調味料安置模塊100發送正確的指示,所述調味料安置模塊100將調味料的重量數據以及動作數據發送至所述控制模塊,并在下一次做菜時接收所述控制模塊發送的順序提示數據、使用量提示數據以及正負容差數據,從而提示使用順序、調味料的使用量以及調味料添加的情況。
并且正負容差數據就是將正式做菜時,調味料的使用量與標準用量對比,從而給使用者提示。
食材稱重模塊200,其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用于將食材的重量數據發送至所述控制模塊內,從而根據所述食材的重量數據來調節所述使用量提示數據。
并且控制模塊中還可以內置幾條不同口味的程序的標簽比例值,如(甜口味、酸口味、辣口味等)實現同一種食物烹調出不同的口味。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第一次需要對烹調過程進行記錄,也就是說,第一次在制作時,需要按照正確步驟進行操作,下一次制作時,則只需要,按照控制模塊給調味料安置模塊100發送的提示操作,就能夠制作出美味的食物,并且假如需要制作出不同口味的食物,那么就選擇控制模塊中相應的內置口味程序,適當的改變比例標簽值,在原使用量提示數據的基礎上,適當的增加或者減少分量。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還包括操作模塊300,所述操作模塊300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用以控制所述控制模塊工作。
此處值得指出的是,該操作模塊300可以優選為開始鍵與功能鍵,功能鍵可以選擇控制模塊中的烹調方法錄入模式或者正式烹調模式,還可以選擇不同的口味標簽,而開始鍵則能夠開啟各種模式,包括開啟錄入、開啟烹調等,使用者只需要通過操作模塊300,就能很方便的使用該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非常方便簡單。
如圖1、圖2所示,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調味料安置模塊100包括第一殼體110、第一電子秤盤120、調味瓶130、指示燈單元140以及第一顯示屏150,第一殼體110類似于一個“L”形的平臺,所述第一電子秤盤120、所述指示燈單元140以及所述第一顯示屏150均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110上,第一顯示屏150用來顯示調味料的使用量數據,也就是用來外顯需要添加的調味料分量。
所述調味瓶130內填充有調味料,且所述調味瓶130設置在所述第一電子秤盤120上,所述第一電子秤盤120記錄所述調味料的重量數據以及所述動作數據,并將所述調味料的重量數據發送至所述控制模塊。
所述指示燈單元140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塊發送的所述使用量提示數據、所述順序提示數據以及所述正負容差數據,并發出燈光提示,所述第一顯示屏150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塊發送的所述使用量提示數據,并發出數字提示。
簡單來說,就是第一電子秤盤120能夠在按下開始鍵記錄烹調過程時記錄調味瓶130的重量,并且還能夠在調味瓶130被拿起,重量為0時發送動作數據,在使用之后,重量發生變化后,再記錄下調味料的重量數據,該調味料的重量數據與開始時的調味料的重量數據的變化量就是調味料的使用量。
在之后的正式烹調過程中,控制模塊就能夠將第一次記錄的順序提示數據以及使用量提示數據發送至指示燈單元140,讓指示燈單元140提示使用者添加順序以及正確的使用量,這種調味料安置模塊100的結構非常合理,使用起來也很方便,能夠有效記錄調味料的重量數據以及動作數據,并通過指示燈單元140進行燈光指示。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食材稱重模塊200包括第二殼體210以及第二電子秤盤220,所述第二電子秤盤220用于記錄所述食材的重量數據,并將所述食材的重量數據發送給所述控制模塊。
食材稱重模塊200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記錄食材的重量數據,然后根據第一次稱量的食材的重量數據與第二次稱量的食材的重量數據得出一個比例,然后在接下來的烹調中,通過這個比例,配比出調味料。
如圖1、圖2、圖4所示,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控制模塊包括數據接收單元、數據存儲單元、數據處理單元以及數據發送單元,所述數據接收單元與所述第一電子秤盤120以及所述第二電子秤盤220連接,用于接收所述食材的重量數據、所述調味料的重量數據以及所述動作數據,所述數據存儲單元與所述數據接收單元連接,用于儲存數據,所述數據處理單元與所述數據存儲單元連接。
所述數據處理單元與所述數據存儲單元連接,用于計算使用前的所述調味料的重量數據與使用后的所述調味料重量數據,并根據兩者的差值得到調味料的使用量數據,然后根據第一次稱量的食材的重量數據與第二次稱量的食材的重量數據的比例,結合第一次制作料理時的調味料的使用量來得到所述使用量提示數據。
并且根據所述動作數據得到所述順序提示數據,所述數據接收單元與所述數據處理單元連接;用于在下一次做菜時將所述使用量提示數據以及所述順序提示數據發送至所述指示燈單元140以及所述第一顯示屏150。
并且控制模塊具有計時程序,能夠從開始烹調時計時,當某個第一電子秤盤120的數值為0(該調味瓶130被取用時)的時候,記錄下時間,從而形成動作數據,當下一次烹調時,到該時間時,則發出相應的順序提示數據。
并且在控制模塊內還可以內置幾條不同口味的程序的標簽比例值,如(甜口味、酸口味、辣口味等)實現同一種食物烹調出不同的口味,例如,在想將食物制作成甜口味時,則適當提高原比例中的糖與食材的比例,從而增加糖的使用量提示數據,以此類推。
簡單來說,在第一次使用時,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需要記錄下正確調味料添加順序與分量,在記錄烹調過程時,首先通過操作模塊300來選好相應的模式,然后將食材放到第二電子秤盤220上,第二電子秤盤220將食材的重量數據發送至數據存儲單元,然后按照正常的步驟制作食物,按照正確順序取用第一電子秤盤120上的調味瓶130,此時第一電子秤盤120會記錄使用前的調味料的重量數據與使用后的調味料重量數據,以及取用調味料的時間,并發送至數據存儲單元。
當下次做菜時,通過操作模塊300的開始鍵進行烹調,將新的食材放到第二電子秤盤220上,然后得到新的(第二次)食材的重量數據,然后結合比例,算出各種調味料的使用量提示數據,此處值得指出的是,本實施例是通過第一次食材的重量與實際(第二次)食材的重量進行對比,得到比例;然后通過這個比例得到實際(第二次)調味料的使用量數據。
例如:第一次制作時,食材的重量為500g,實際(第二次)食材的重量為400g,那么比例值為5/4,第一個調味料安置模塊100上的調味瓶130內裝油,第一次油的使用量為15克、第二個調味料安置模塊100上的調味瓶130內裝鹽液,第一次鹽液的使用量為10克、第三個調味料安置模塊100上的調味瓶130內裝生抽,第一次生抽的使用量為5克、第四個調味料安置模塊100上的調味瓶130內裝老抽,第一次老抽的使用量為10克、第五個調味料安置模塊100上的調味瓶130內裝料酒,第一次了解的使用量為80克。比例值:100/3/2/1/2/16;實際食材的重量400克,然后依照比例產生油12克、鹽液8克、生抽4克、老抽8克、料酒64克,進行等比例適配。
并且在處理處理單元產生順序提示數據時,會在發送之前,首先向相應的預備燈141發送信號,使其變量,提醒使用者可以準備添加調味料,然后在正確的添加時刻向投放提示燈142發送信號,提醒使用者立刻添加,并且在添加完后,通過過量提示燈143、缺量提示燈144以及適量提示燈145提醒使用者操作是否正確,如果適量提示燈145亮起,說明添加的調味料分量合適,當過量提示燈143亮起,則說明調味料的分量過多,當缺量提示燈144亮起時,則說明調味料分量過少,需要繼續添加。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第二殼體210上設置有第二顯示屏230,所述第二顯示屏230與所述第二電子秤盤220電連接,用于外顯所述食材的重量數據。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控制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二殼體210內,所述操作模塊300設置在所述第二殼體210上,由于第二殼體210的體積較大,完全可以容納控制模塊與操作模塊300,不僅能夠使整體結構更加美觀緊湊,更加方便了使用者操作。
如圖1、圖2、圖3所示,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調味料安置模塊100還包括拓展輸入口160以及與所述拓展輸入口160適配的拓展輸出口170,所述拓展輸入口160與所述拓展輸出口170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110的兩側,并且兩個相鄰的所述調味料安置模塊100通過所述拓展輸入口160與所述拓展輸出口170連接,這樣就能夠滿足調味料安置模塊100數量不夠的情況。
此處值得指出的是,調味料安置模塊100上設置的拓展輸入口160以及拓展輸出口170,從而形成拓展模塊,當調味料安置模塊100的數量不夠時,可以另外加載上去,這種類似可拆卸的模塊化結構非常靈活,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要來增添調味料安置模塊100的數量。
如圖1、圖2所示,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指示燈單元140包括預備燈141、投放提示燈142、過量提示燈143、缺量提示燈144以及適量提示燈145,所述預備燈141用于提醒使用者預備添加調味料,所述投放提示燈142用于提醒使用者立刻添加調味料,所述過量提示燈143、所述缺量提示燈144以及所述適量提示燈145用于提示使用者調味料添加量的正負容差情況。
所謂正負容差數據就是正負容差的情況,就是根據實際使用量重量和使用后放回去稱的重量之差(實際的調味料使用量),對比使用量提示數據的多少顯示過量、缺量和適當的提示(系統內部設置正負容差,容差值情況通過過量提示燈143、缺量提示燈144以及適量提示燈145外顯),當調味料添加后,缺量提示燈144亮起時,還可以再添加一點,簡單來說,就是實際的調味料使用量與第一次記錄下來的使用量進行對比,從而判斷實際的調味料的使用情況。
如圖5所示,任一調味料添加輔助設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食材放入所述食材稱重模塊200中,記錄下所述食材的重量數據,并發送至所述控制模塊內;
S2:正常制作料理,并按照正確順序與分量添加所述調味瓶130中的調味料,使所述調味料安置模塊100將所述調味料的重量數據以及所述動作數據發送至所述控制模塊;
S3:在之后制作料理時,將食材放入所述食材稱重模塊200中,通過所述操作模塊300啟動所述控制模塊工作,在制作料理過程中,所述控制模塊會根據上一次制作時得到的所述調味料的使用量數據以及所述食材重量數據的比例,結合這次制作料理時的所述食材重量得到所述使用量提示數據,并通過所述指示燈單元140來提示使用者在添加調味料時添加的過多、過少或者正好,所述控制模塊通過所述指示燈單元140來提示使用者預備添加調味料或者立刻添加調味料。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