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包括有平臺,平臺的兩側分別固定有多根立柱,平臺上在多根立柱的內側放置有攪拌車后錐體,多根立柱上在朝向攪拌車后錐體的一側從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裝有長度不等的多個限位塊,多個限位塊的前端分別頂靠在攪拌車后錐體的外壁上,多根立柱上從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裝有多個油缸,多個油缸的活塞桿的端部分別鉸接有舌形壓桿。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實現攪拌車后錐體的快速成型,并能滿足不同攪拌車后錐體的制作要求,減少了制作費用,同時省去模具起吊、翻身等工藝步驟,降低了行車使用頻率,實現了快速拼裝,達到了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消除安全隱患的目的。
【專利說明】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攪拌車后錐體生產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攪拌車后錐在進行拼裝時,需制作大型籠式筒體模具,并且每種尺寸都要制作專用模具,再制作過程中還需用行車起吊模具進行裝配,操作過程比較繁瑣,并且行車使用頻率高,起吊重量重,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同時模具還需要翻轉,作業時需具有較大的空間才能進行,整體費工、費時、占用場地、安全隱患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改變現有攪拌車后錐體的制作模式,來滿足不同攪拌車后錐體的拼裝要求,在拼裝過程中快速壓緊裝夾,以提高制作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包括有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的兩側分別固定有多根立柱,平臺上在多根立柱的內側放置有攪拌車后錐體,所述的多根立柱上在朝向攪拌車后錐體的一側從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裝有長度不等的多個限位塊,所述多個限位塊的前端分別頂靠在攪拌車后錐體的外壁上,多根立柱上從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裝有多個油缸,所述多個油缸的活塞桿的端部分別鉸接有舌形壓桿。
[0006]所述的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立柱呈環形分布在攪拌車后錐體的周圍。
[0007]所述的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個限位塊通過螺栓分別對應固定安裝在多根立柱上。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9]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通過限位塊對攪拌車后錐體進行定位,采用由油缸推動的舌形壓桿快速壓緊點焊,實現攪拌車后錐體的快速成型,并能滿足不同攪拌車后錐體的制作要求,減少了制作費用,同時省去模具起吊、翻身等工藝步驟,降低了行車使用頻率,實現了快速拼裝,達到了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消除安全隱患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參見圖1,一種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包括有平臺1,平臺I的兩側分別固定有多根立柱2,平臺I上在多根立柱2的內側放置有攪拌車后錐體3,多根立柱2上在朝向攪拌車后錐體3的一側從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裝有長度不等的多個限位塊4,多個限位塊4的前端分別頂靠在攪拌車后錐體3的外壁上,多根立柱2上從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裝有多個油缸5,多個油缸5的活塞桿的端部分別鉸接有舌形壓桿6。
[0012]本實用新型中,多根立柱2呈環形分布在攪拌車后錐體3的周圍;多個限位塊4通過螺栓分別對應固定安裝在多根立柱2上。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包括有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的兩側分別固定有多根立柱,平臺上在多根立柱的內側放置有攪拌車后錐體,所述的多根立柱上在朝向攪拌車后錐體的一側從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裝有長度不等的多個限位塊,所述多個限位塊的前端分別頂靠在攪拌車后錐體的外壁上,多根立柱上從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裝有多個油缸,所述多個油缸的活塞桿的端部分別鉸接有舌形壓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立柱呈環形分布在攪拌車后錐體的周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攪拌車后錐體立拼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個限位塊通過螺栓分別對應固定安裝在多根立柱上。
【文檔編號】B23K37/04GK203599760SQ201320728587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明者】郭超, 王智勇 申請人:蕪湖中集瑞江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