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模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墊片沖壓模具取出裝置。
背景技術:
沖壓模具,是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沖壓模具(俗稱冷沖模)。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
在目前的墊片沖壓模具中,因墊片受到沖頭的沖擊,墊片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拱起,并且墊片在沖壓模具中不存在壓平的步驟,當墊片沖壓完成后,整個墊片不夠平整,在整平作業過程中,需要用到整平支撐板,此時整平支撐板的進出插槽的驅動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直接關系到平整作業的效果與效率。為此,申請號為201610142373.1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墊片沖壓模具用整平支撐板機構,其包括下模座,該下模座水平布置,下模座的側壁設有插槽,該插槽水平布置,上述插槽滑動裝配有整平支撐板,上述整平支撐板驅動機構還包括第一驅動斜板和第二驅動斜板,上述第一驅動斜板的第一端與上述下模座轉動連接,上述第一驅動斜板的第二端與上述第二驅動斜板的第一端轉動連接,上述第二驅動斜板的第二端與上述整平支撐板轉動連接,第一驅動斜板的第一端通過彈簧連接第二驅動斜板的第二端。其利用上模座的下降,上模座壓到第一驅動斜板,第一驅動斜板驅動第二驅動斜板,第二驅動斜板驅動整平支撐板至成型通孔處,此時沖頭也在下降的過程中,當上模座上升時,由于彈簧的作用,整平支撐板滑出插槽,墊片落下。此驅動機構可有效驅動整平支撐板進出插槽,并保證整平支撐板進出插槽的時機與沖頭進出成型孔的時機一致,提高了墊片的平整度,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其利用上模座壓到第一驅動斜板上,第一驅動斜板驅動第二驅動斜板,第二驅動斜板驅動整平支撐板,最后又利用彈簧將整平支撐板拉出插槽,結構比較復雜,且在驅動或拉出的過程中若其中一個驅動環節出現故障,則整個機構就會出現故障,所以該機構存在工作不穩定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穩定的墊片沖壓模具取出裝置。
本方案中的墊片沖壓模具取出裝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拉簧,所述上模座滑動連接在機架上,所述上模座位于下模座的上方,所述下模座水平設置,下模座的側壁設有插槽,插槽滑動裝配有整平支撐板,還包括拉力轉向機構,所述拉簧的一端與插槽壁連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與整平支撐板的一端連接,所述整平支撐板的另一端連接有拉繩,所述拉繩通過拉力轉向機構連接于上模座上。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使用前,整平支撐板位于插槽外,此時整平支撐板的一端由拉繩拉緊,整平支撐板的另一端由拉簧拉緊,拉簧處于拉伸狀態,當上模座下降,在沖壓形成墊片的過程中,拉繩不再對整平支撐板拉緊,而整平支撐板的另一端因有拉簧,且該拉簧處于拉伸狀態,此時拉簧將復位收縮,并將整平支撐板拉入插槽內,此后上模座完成墊片的沖壓,并在整平支撐板上將墊片壓平,壓平后,上模座上升,上升時,拉動與整平支撐板連接的拉繩,拉繩也向上運動,拉繩由于拉力轉向機構的拉力轉向,將水平拉動整平支撐板,使水平支撐板向遠離插槽的一方滑動,將位于整平支撐板上的墊片取出,滑動時,拉簧逐漸被拉開又處于拉伸狀態,當上模座下降時,又按照上述步驟對墊片實施壓平和取出。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為:1、本方案僅通過拉簧和拉繩實現整平支撐板在插槽內的滑進和滑出,進而對墊片壓平和取出,結構簡單;2、本方案采用拉簧和拉繩均為簡易物件,沒有復雜的結構和連接關系,出現故障概率低,工作穩定。
進一步,所述拉力轉向機構為定滑輪。定滑輪可以改變拉繩拉力的方向,拉繩在拉動整平支撐板時,定滑輪會轉動,使拉繩在拉力轉向機構上滑動時,由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減少拉繩與拉力轉向機構本身的摩擦力,進而減小拉繩因摩擦產生的磨損,增加拉繩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所述拉繩為彈性拉繩。當上模座下降時,彈性拉繩收縮,逐漸失去對整平支撐板的拉力,拉簧也會逐漸將整平支撐板拉向插槽內,使整平支撐板滑動平穩。
進一步,所述整平支撐板通過燕尾槽滑動連接在插槽內。燕尾槽可以將整平支撐板固定在插槽上,使整平支撐板在插槽內滑動時更加穩定,不會出現滑偏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墊片沖壓模具取出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整平支撐板3、拉簧4、定滑輪5、彈性拉繩6。
實施例基本參考圖1所示:墊片沖壓模具取出裝置,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和拉簧4,上模座1位于下模座2的上方,下模座2水平設置,下模座2的側壁開有插槽,插槽內通過燕尾槽滑動裝配有整平支撐板3,還包括定滑輪5,拉簧4的左端與插槽內壁連接,拉簧4的右端與整平支撐板3的左端連接,整平支撐板3的右端連接有彈性拉繩6,彈性拉繩6通過定滑輪5連接于上模座1上。
使用前,整平支撐板3位于插槽外,此時整平支撐板3的右端由彈性拉繩6拉緊,整平支撐板3的左端由拉簧4拉緊,并拉簧4處于拉伸狀態,當上模座1下降沖壓形成墊片的過程中,彈性拉繩6不再對整平支撐板3拉緊,而整平支撐板3的左端因有拉簧4,且該拉簧4處于拉伸狀態,此時拉簧4將收縮,并將整平支撐板3向左拉入插槽內,此后上模座1完成墊片的沖壓,并在整平支撐板3上將墊片壓平,壓平后,上模座1上升,上升時,拉動與整平支撐板3連接的彈性拉繩6,彈性拉繩6也向上運動,彈性拉繩6由于定滑輪5的拉力轉向,將水平拉動整平支撐板3,使水平支撐板向右滑動,將位于整平支撐板3上的墊片取出,滑動時,拉簧4逐漸被拉開又處于拉伸狀態,當上模座1下降時,又按照上述步驟對墊片實施壓平和取出。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