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軸承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軸承加工的進料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因此,軸承在機械設備上的應用非常廣泛。
軸承在進行生產加工時,需要將圓環形的軸承胚體送入到加工設備上進行加工,目前,還沒有軸承胚體專用的進料輸送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軸承加工的進料輸送裝置,實現軸承胚體的自動進料輸送,有效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指出的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軸承加工的進料輸送裝置,包括轉盤,以及轉盤底部驅動轉盤轉動的電機,所述轉盤頂部的中心位置設置有一與轉盤同軸的轉動塊,所述的轉動塊與轉盤相對轉動,所述轉動塊的側部固定有一水平的清理桿,所述清理桿與轉盤的頂部之間留有間隙,所述轉盤的側部設置有一圈與轉盤相分離的擋環,所述擋環在轉盤的上方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的第一擋板靠近轉盤的中心,所述第一擋板和轉盤之間的間隙與清理桿和轉盤之間的間隙相等,所述的第二擋板與轉盤之間留有縫隙,所述擋環在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的位置的一端開設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設置有一輸送槽,所述輸送槽與出料口相接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的輸送槽包括左擋板、右擋板,以及左擋板和右擋板之間中部的支撐桿,所述的左擋板、右擋板和支撐桿之間通過連接桿相互固定,所述的左擋板比右擋板靠近出料口,所述的左擋板通過弧形的導向板與出料口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清理桿與轉盤之間的間隙為軸承胚體厚度的1-1.5倍,所述第二擋板與轉盤之間的縫隙小于0.5倍軸承胚體的厚度,所述的清理桿呈弧形,所述右擋板的上方在導向板的對側固定有一防止軸承胚體落至輸送槽外的防護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過轉盤將軸承胚體轉動至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并從出料口出料,從而實現了軸承胚體的自動進料;
2、轉盤在轉動時,轉動塊與擋環相對固定,轉動塊上的清理桿將重疊在上方的軸承胚體清理下來,從而實現軸承胚體出料的預處理;
3、第一擋板能夠防止重疊在上方的軸承胚體穿過第一擋板進入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從而進一步保證軸承胚體的單個出料;
4、軸承胚體通過弧形的導向板進入輸送槽中,并依靠防護板防止軸承胚體落至輸送槽外部;
5、輸送槽采用左擋板、右擋板和支撐桿的形式,能夠避免灰塵、雜物等聚積在輸送槽內,影響軸承胚體的輸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轉盤,2.電機,3.轉動塊,4.清理桿,5.擋環,6.第一擋板,7.第二擋板,8.出料口,9.輸送槽,91.左擋板,92.右擋板,93.支撐桿,94.連接桿,10.導向板,11.防護板,12.前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軸承加工的進料輸送裝置,包括轉盤1,以及轉盤1底部驅動轉盤1轉動的電機2,所述轉盤1頂部的中心位置設置有一與轉盤1同軸的轉動塊3,所述的轉動塊3與轉盤1相對轉動,所述轉動塊3的側部固定有一水平的清理桿4,所述清理桿4與轉盤1的頂部之間留有間隙,所述轉盤1的側部設置有一圈與轉盤1相分離的擋環5,所述擋環5在轉盤1的上方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擋板6和第二擋板7,所述的第一擋板6靠近轉盤1的中心,所述第一擋板6和轉盤1之間的間隙與清理桿4和轉盤1之間的間隙相等,所述的第二擋板7與轉盤1之間留有縫隙,所述擋環5在第一擋板6和第二擋板7之間的位置的一端開設有出料口8,所述的出料口8設置有一輸送槽9,所述輸送槽9與出料口8相接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的輸送槽9包括左擋板91、右擋板92,以及左擋板91和右擋板92之間中部的支撐桿93,所述的左擋板91、右擋板92和支撐桿93之間通過連接桿94相互固定,所述的左擋板91比右擋板92靠近出料口8,所述的左擋板91通過弧形的導向板10與出料口8相連。
所述清理桿4與轉盤1之間的間隙為軸承胚體厚度的1-1.5倍,所述第二擋板7與轉盤1之間的縫隙小于0.5倍軸承胚體的厚度,所述的清理桿4呈弧形,所述右擋板92的上方在導向板10的對側固定有一防止軸承胚體落至輸送槽9外的防護板11,所述輸送槽9較高的一端還固定有一防止軸承胚體從前部滑落的前擋板12。
本發明在使用時,電機2驅動轉盤1轉動,此時擋環5與轉動塊3保持相對固定,轉盤1上方的軸承胚體經過清理桿4的清理后,基本消除了重疊堆放現象,在轉盤1轉動的同時,軸承胚體穿過第一擋板6下方的間隙進入第一擋板6和第二擋板7之間,并從出料口8逐個出料,出料后通過導向板10的導向進入輸送槽9內,依靠自身的重力滾到輸送槽9的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