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行星滾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零部件的光整和去毛刺加工設備技術,具體為用于小型異形機械零部件研磨和拋光加工的行星滾磨機,國際專利分類號擬為Int.C17.B24B31/00。
背景技術:
小型機械零部件,特別是異形零部件的光整和去毛刺加工設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單滾筒研磨機;另一種是行星滾磨機(主要是臥式行星滾磨機)。單滾筒研磨機的單個滾筒只能做簡單的回轉運動。當其轉速超過一臨界值時,物料受離心力的作用就會相對靜止于該滾筒的內壁,因而得不到研磨。所以單滾筒研磨機的研磨速度很低或說有限制,滾筒的轉速一般控制在40-60rpm。在這種工作速度下,物料的研磨時間長達10-20小時,生產效率很低。單滾筒研磨機也有其優點,就是裝卸料操作較為方便。單滾筒研磨機的滾筒一般與地面傾置45°使用,裝卸料時多采用手工翻轉方式,笨重、效率低、勞動強渡大,也存在安全隱患。單滾筒研磨機在紡織器材、電工合金等行業目前仍在廣泛應用。
臥式行星滾磨機(以下簡稱滾磨機)主要應用在紡織行業鋼領的生產和修復工藝以及針織機針的后處理工藝中。滾磨機工作時,物料在二維運動的作用下,相互之間可產生較為劇烈的撞擊和摩擦,因而工作效率高,加工質量好。但是除了鋼領等紡織行業外,目前使用的臥式行星滾磨機并不能被其他行業的廠家所廣泛接受。這主要是因為1.物料研磨工作要求不同。紡織行業的鋼領和機針等小機件根據其形狀和使用性能要求,滾磨機的物料筒(小料筒)體積比較小。這是為了避免研磨工件之間因劇烈撞擊而使表面受損發生變形,要求其工作空間小一些為好而設計的。而其它一些產品,如紡紗鋼絲圈,電器觸點,沖壓件等,研磨時不宜采用這樣的小料桶,而采用體積較大的六角料桶或圓料桶。因此,目前使用的臥式行星滾磨機不適應其他行業的特殊要求,或者說小料筒的研磨方式不具備廣泛的適用性。
2.裝卸料麻煩,勞動強度大。目前使用的臥式行星滾磨機根據裝機量要求,一般設計為32-60只小料桶。大量小料桶的裝卸或者說每一個小料筒的逐一裝卸使得生產過程與大滾筒或單滾筒生產相比顯得十分煩瑣,重復勞動量大。而其他一些行業使用的研磨機,采用較大的六角料桶或圓料桶,雖然料桶的數量減少了,但是每個料桶的物料重量卻成倍增加,料桶裝卸時,同樣勞動強度很大,不適應批量高效生產的實際需要。
3.存在安全隱患。量多、物重以及人工翻轉的裝卸料方式存在著較大的生產安全隱患。
因此目前的滾磨機不能被更廣泛地推廣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特定產品質量的提高和穩定,也不符合大批量高效生產的現代化生產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設計一種新型的行星滾磨機。它具有結構簡單,裝卸料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安全性好等特點。
本發明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行星滾磨機,包括機架、主軸、料筒、大端盤、行星鏈輪、傳動鏈條、中心雙聯鏈輪,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翻轉機構,所述的翻轉機構包括一個翻轉架,所述主軸依次通過軸承支座、主軸鏈輪、減速機鏈輪、減速機、聯軸器與電機機械相連,并均安裝在翻轉架上,在翻轉架垂直于主軸方向安裝有一個翻轉軸,翻轉軸安裝在機架的橫梁上,并可使翻轉架傾斜45-60°角;還包括一個手動液壓泵、與之管路相連的液壓油缸,液壓油缸內活塞桿的上端安裝一個直推鏈輪,與鏈條配套的鏈條一端固定在機架上,另一端連接在固定在翻轉軸軸端的翻轉鏈輪上。
本發明滾磨機是針對現有技術缺陷而設計的,主要是增加了工作料筒的液壓翻轉機構。依靠液壓翻轉機構改善了裝卸料的笨重、煩瑣過程,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解決裝卸料麻煩、勞動強度大,安全性差等問題,并且所設計的液壓翻轉機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圖1為本發明行星滾磨機的側面(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行星滾磨機的行星輪系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行星滾磨機的翻轉機構和傳動機構正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行星滾磨機的翻轉機構和傳動機構側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行星滾磨機的翻轉機構中液壓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進一步敘述本發明
本發明是在多年研制生產臥式行星滾磨機即傳統滾磨機的基礎上,針對其所存在的裝卸料麻煩,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等問題,研制出了本發明滾磨機,起名為可翻轉式行星滾磨機,或簡稱行星滾磨機。本發明行星滾磨機(參見圖1-5),包括機架4、主軸8、料筒1、大端盤2、行星鏈輪3、傳動鏈條5、中心雙聯鏈輪6等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翻轉機構10,所述的翻轉機構10包括一個翻轉架12,所述主軸8依次通過軸承支座9、主軸鏈輪7、減速機鏈輪19、減速機20、聯軸器18與電機17機械相連,并均安裝在翻轉架12上,在翻轉架12垂直于主軸8方向安裝有一個翻轉軸13,翻轉軸13安裝在機架4的橫梁上,并可使翻轉架12傾斜45-60°角;還包括一個手動液壓泵16、與之管路相連的液壓油缸21,液壓油缸21內活塞桿23的上端安裝一個直推鏈輪15,與鏈條15配套的鏈條24一端固定在機架4上,另一端連接在固定在翻轉軸13軸端的翻轉鏈輪14上。
本發明行星滾磨機的機架4為正面為開放式結構,整個運轉部分位于機架凹入部分內(參見圖1),機器整體簡潔明快,運轉滑暢,操作位置設計在輪系大端盤2旋轉方向的前面(平行面)。這樣的操作位置更具有安全性;工作料筒1以懸臂梁結構傾斜45-60°角安裝在行星輪系2的行星輪上(參見圖1、2,實施例采用了45°角),大端盤2的傳動主軸8也以懸臂梁結構由軸承支座9傾斜45-60°安裝在的翻轉架12上,然后再利用所述的翻轉軸13及支座把它們整體安裝在大機架4上。電機17依次經機械連接的聯軸器18、減速機20和減速機鏈輪19、主軸鏈輪7驅動主軸8并經傳動鏈條5、中心雙聯鏈輪6、行星鏈輪3帶動大端盤2和行星料筒1運轉。主軸8和行星輪系機構這種傾斜45°的設計可實現機件的全面流動式拋光,有利于提高拋光質量和效率。所述的翻轉架12為空心的矩形框架。所述的電機17及其依次機械連接的減速機20、聯軸器18、鏈輪19、7等都安裝在所述的翻轉架12內。這種設計可在翻轉機構10向機外翻轉卸料時,不影響動力機構與行星輪系的傳動連接,或者說,機器工作部分的轉動和翻轉相互不影響,即轉動的同時也可翻轉,可以使翻轉機構10順利向外翻轉卸料,完成本發明的主要任務。
本發明所述的料桶1可以采用4-6個圓柱形料筒、方形料筒或六棱錐形料桶,實施例采用了4個六棱錐形料桶1。研究表明,六棱錐形料桶比圓柱形或方形料筒的拋光效果更好。本發明實施例的四個工作料桶1在行星盤上對稱排列(參見圖2)。工作時料桶1在大端盤2的帶動下公轉,同時又在行星輪的帶動下自轉,可以實現對加工件的良好滾拋。工作料桶1及行星盤的轉速均可按每批加工工件的數量確定,以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工作料桶1內襯有10mm厚的聚氨酯,以減少對其的磨損,提高料桶1的壽命。
本發明所述的翻轉機構10為手動液壓翻轉機構10。其工作過程如下(參見圖5、1)卸料時,推動手動油泵16的手柄22,將液壓油打入液壓油缸21,在活塞的推動下,液壓油缸21內的活塞桿23上端連接的直推鏈輪15會拉動翻轉鏈條24,進而拉動與翻轉機架12固聯的翻轉鏈輪14使之轉動,從而帶動工作部分實現向機外翻轉卸料。卸料后,反向推動手柄22,放開油壓,活塞、活塞桿23、鏈輪15下降,鏈條24帶動翻轉鏈輪14翻轉,使工作部分恢復為正常工作位置,再次裝料,重新工作,完全避免了料桶的搬上搬下,大大簡化了操作過程,有效地降低了勞動強度。整個裝卸料過程約為5分鐘,僅是現有技術設備的1/6。不難理解,本發明的液壓翻轉機構10亦可采用電動油泵16,用按扭控制工作部分的翻轉卸料及回位,以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所述的翻轉機構10可以方便地將所述液壓缸21內活塞桿23的上下直線運動轉換成機器工作部分的翻轉運動。
為了防止翻轉機構10可能的翻轉過度,特別是卸料時翻轉機構10的突然翻轉所產生的重力沖擊,本發明的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滾磨機還包括限位機構11,所述的限位機構11為彈簧限位機構11(參見圖1),其一端連接在翻轉架12最低的架角處,另一端垂直固裝在機架4的底面支架上。所述的彈簧限位機構11為拉簧。其拉力應當與翻轉機構10裝載物料后翻轉重力相匹配。當翻轉機構10向下翻轉卸料時,彈簧限位機構11的拉簧伸長,直至與翻轉重力達到平滑,并存儲了彈性勢能;當卸料后,翻轉機構10的重力減輕,彈簧限位機構11存儲的彈性勢能可有助于其輕松復位。
本發明行星滾磨機還可配有一套小車式的推拉接料裝置(圖中沒有畫出)。拋光結束后,物料翻轉后可倒于所述的小車式推拉接料裝置的接料欄內,可使出料、運輸過程都較方便、快捷。
本發明工作部件的一級傳動機構為鏈傳動(參見圖3、4)。固定在翻轉機架12內的電動機17與減速機20用聯軸器18相聯。減速機鏈輪19的運動經鏈條傳至主軸鏈輪7,帶動主軸8旋轉運動。本發明的電器控制實施例采用了變頻調速裝置,以適應不同工件對不同轉速的需求。本發明的試驗機臺表明,在加工紡紗鋼絲圈時,能提高工效5-10倍,非常適合于大批量小型異形零件的拋光加工。
權利要求
1.一種行星滾磨機,包括機架(4)、主軸(8)、料筒(1)、大端盤(2)、行星鏈輪(3)、傳動鏈條(5)、中心雙聯鏈輪(6),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翻轉機構(10),所述的翻轉機構(10)包括一個翻轉架(12),所述主軸(8)依次通過軸承支座(9)、主軸鏈輪(7)、減速機鏈輪(19)、減速機(20)、聯軸器(18)與電機(17)機械相連,并均安裝在翻轉架(12)上,在翻轉架(12)垂直于主軸(8)方向安裝有一個翻轉軸(13),翻轉軸(13)安裝在機架(4)的橫梁上,并可使翻轉架(12)傾斜45-60°角;還包括一個手動液壓泵(16)、與之管路相連的液壓油缸(21),液壓油缸(21)內活塞桿(23)的上端安裝一個直推鏈輪(15),與鏈條(15)配套的鏈條(24)一端固定在機架(4)上,另一端連接在固定在翻轉軸(13)軸端的翻轉鏈輪(1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滾磨機,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限位機構(11),所述的限位機構(11)為彈簧限位機構(11),其一端連接在翻轉架(12)最低的架角處,另一端垂直固裝在機架(4)的底面支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滾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采用4-6個六棱錐形料桶。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行星滾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內襯有10mm厚的聚氨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行星滾磨機,包括機架、主軸、料筒、大端盤、行星鏈輪、傳動鏈條、中心雙聯鏈輪,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翻轉機構,所述的翻轉機構包括一個翻轉架,主軸依次通過軸承支座、主軸鏈輪、減速機鏈輪、減速機、聯軸器與電機機械相連,電機安裝在翻轉架上,在翻轉架垂直于主軸方向安裝有一個翻轉軸,翻轉軸安裝在機架的橫梁上,并可使翻轉架傾斜45°-60°角;還包括一個手動液壓泵、與之管路相連的液壓油缸,液壓油缸內活塞桿的上端安裝一個直推鏈輪,與鏈條配套的鏈條一端固定在機架上,另一端連接在固定在翻轉軸軸端的翻轉鏈輪上。本發明所設計的行星滾磨機結構簡單,裝卸料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并可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4B31/00GK1631617SQ200410093999
公開日2005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3日
發明者王浩程, 張宏太, 王慶武 申請人:天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