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天然植物提取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
背景技術:
蜜茱萸寧(Meliternin),又名蜜特寧、三出蜜茱萸寧,分子式為C2tlH18O8,分子量為386. 36,呈無色棱晶狀,mp. 185. 5-186°C,不溶于水,略溶于醇和丙酮,溶于氯仿、苯和二氧六環。主要分布于蕓香科(Rutaceae)植物三出蜜茱萸ieraaie樹皮和三葉蜜茱展Melicope triphylla (Lam.)Merr.葉中。藥理研究表明,蜜茱萸寧對子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其體外抑制濃度為100 μ g/mL,另外還具有殺魚活性,其最小致死濃度MLC為10 μ g/mL。目前國內外尚未見提取分離純化蜜茱萸寧的方法方面的專利或文獻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得率高、環境污染小、產品純度高。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取三葉蜜茱萸葉組織破碎,采用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提取液濃縮得浸膏,再按比例加入乙醇和硫酸銨雙水相系統加熱混勻,分為上下兩相,取出富含黃酮的乙醇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鈉,混合均勻,取上相減壓濃縮,通過聚酰胺樹脂,氯仿-乙醇混合溶液洗脫,洗脫液減壓濃縮干燥,注入高速逆流色譜分離純化,得到蜜茱萸寧。所述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中,乙醇體積百分比濃度為55-75%。所述雙水相系統中,乙醇體積占浸膏和乙醇體積之和的為13_28%(V/V),硫酸銨的加入量為15-20% (W/V),分相溫度為40-50°C,靜置2-6小時。所述乙酸乙酯反萃取中,分相溫度為25_33°C,靜置時間為1-3小時。所述聚酰胺樹脂柱層析,洗脫劑為氯仿-乙醇混合溶液,體積比為3:1。所述高速逆流色譜溶劑系統選用正己烷-氯仿-丙酮-水,體積比為(8-12)(10-15):(10-15)(6-10)o 所述高速逆流色譜溶劑系統選用正己烷-氯仿-丙酮-水,體積比為10:11:11:8。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利用雙水相萃取富集有效成分,繼而采用聚酰胺樹脂和高速逆流色譜分離純化,環境污染小、產品純度高,既適合小型試驗,也可放大產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下列實施方式。實施例I :取三葉蜜茱萸葉組織破碎成粗粉,稱取IOkg用6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將濾渣再用60%乙醇提取I次,提取I. 5小時,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得浸膏,加入硫酸銨和乙醇雙水相系統,加入的乙醇體積占浸膏和乙醇體積之和的為15%,加入的硫酸銨質量分數為15%,加熱混合均勻,在45°C條件下放置4h,靜置,分為上、下兩相,取上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鈉,其中乙酸乙酯的質量分數為21%,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2%,余量為水,混合均勻,系統在28°C下靜置lh,分相,取上相,減壓濃縮得浸膏,將濃縮浸膏加入聚酰胺樹脂柱,氯仿-乙醇(3:1)混合溶液進行洗脫,收集含有蜜茱萸寧的流分,減壓回收試劑濃縮、干燥得粗品。取正己烷、氯仿、丙酮、水,按比例8:10:10:6混合,倒入分液漏斗分層后,取下相為固定相注入高速螺旋管,開啟高速逆流色譜儀,調節轉速至820r/min,取上相為流動相泵入,流速2ml/min,當流動相流出時,用上相溶解粗品,通過進樣閥進樣,通過檢測器定時收集流分,低溫結晶,濾出得白色結晶,經高效液相檢測含量98. 3%。實施例2:
取三葉蜜茱萸葉組織破碎成粗粉,稱取IOkg用5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將 濾渣再用55%乙醇提取2次,提取I小時,合并三次濾液,減壓濃縮得浸膏,加入硫酸銨和乙醇雙水相系統,加入的乙醇體積占浸膏和乙醇體積之和的為21%,加入的硫酸銨質量分數為20%,加熱混合均勻,在42°C條件下放置3h,靜置,分為上、下兩相,取上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鈉,其中乙酸乙酯的質量分數為23%,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1%,余量為水,混合均勻,系統在25°C下靜置2. 0h,分相,取上相,減壓濃縮得浸膏,將濃縮浸膏加入聚酰胺樹脂柱,氯仿-乙醇(3:1)混合溶液進行洗脫,收集含有蜜茱萸寧的流分,減壓回收試劑濃縮、干燥得粗品。取正己烷、氯仿、丙酮、水,按比例10:11:11:8混合,倒入分液漏斗分層后,取下相為固定相注入高速螺旋管,開啟高速逆流色譜儀,調節轉速至820r/min,取上相為流動相泵入,流速2ml/min,當流動相流出時,用上相溶解粗品,通過進樣閥進樣,通過檢測器定時收集流分,低溫結晶,濾出得白色結晶,經高效液相檢測含量99. 2%。實施例3:
取三葉蜜茱萸葉組織破碎成粗粉,稱取IOkg用7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將濾渣再用70%乙醇提取I次,提取2小時,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得浸膏,加入硫酸銨和乙醇雙水相系統,加入的乙醇體積占浸膏和乙醇體積之和的為13%,加入的硫酸銨質量分數為18%,加熱混合均勻,在40°C條件下放置5h,靜置,分為上、下兩相,取上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鈉,其中乙酸乙酯的質量分數為20%,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3%,余量為水,混合均勻,系統在33°C下靜置3h,分相,取上相,減壓濃縮得浸膏,將濃縮浸膏加入聚酰胺樹脂柱,氯仿-乙醇(3:1)混合溶液進行洗脫,收集含有蜜茱萸寧的流分,減壓回收試劑濃縮、干燥得粗品。取正己烷、氯仿、丙酮、水,按比例12:15:15:10混合,倒入分液漏斗分層后,取下相為固定相注入高速螺旋管,開啟高速逆流色譜儀,調節轉速至850r/min,取上相為流動相泵入,流速4ml/min,當流動相流出時,用上相溶解粗品,通過進樣閥進樣,通過檢測器定時收集流分,低溫結晶,濾出得白色結晶,經高效液相檢測含量98. 6%。實施例4:
取三葉蜜茱萸葉組織破碎成粗粉,稱取IOkg用7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I. 5小時,過濾,將濾渣再用7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I. 5小時,合并三次濾液,減壓濃縮得浸膏,加入硫酸銨和乙醇雙水相系統,加入的乙醇體積占浸膏和乙醇體積之和的為28%,加入的硫酸銨質量分數為20%,加熱混合均勻,在50°C條件下放置3h,靜置,分為上、下兩相,取上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鈉,其中乙酸乙酯的質量分數為25%,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0%,余量為水,混合均勻,系統在31°C下靜置2. 5h,分相,取上相,減壓濃縮得浸膏,將濃縮浸膏加入聚酰胺樹脂柱,氯仿-乙醇(3:1)混合溶液進行洗脫,收集含有蜜茱萸寧的流分,減壓回收試劑濃縮、干燥得粗品。取正己烷、氯仿、丙酮、水,按比例9:12:12:10混合,倒入分液漏斗分層后,取下相為固定相注入高速螺旋管,開啟高速逆流色譜儀,調節轉速至820r/min,取上相為流動相泵入,流速2. 5ml/min,當流動相流出時,用上相溶解粗品,通過進樣閥進樣,通過檢測器定時收集流分,低溫結晶,濾出得白色結晶,經高效液相檢測含量98 . 2%。
權利要求
1.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取三葉蜜茱萸葉組織破碎,采用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提取液濃縮得浸膏,再按比例加入乙醇和硫酸銨雙水相系統加熱混勻,分為上下兩相,取出富含黃酮的乙醇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鈉,混合均勻,取上相減壓濃縮,通過聚酰胺樹脂柱層析,氯仿-乙醇混合溶液洗脫,洗脫液減壓濃縮干燥,注入高速逆流色譜分離純化,得到蜜茱萸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中,乙醇體積百分比濃度為55-75%。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水相系統中,乙醇體積占浸膏和乙醇體積之和的為13-28% (V/V),硫酸銨的加入量為15-20% (W/V),分相溫度為40-50°C,靜置2-6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乙酯反萃取中 分相溫度為25-33°C,靜置時間為1-3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樹脂柱層析,洗脫劑為氯仿-乙醇混合溶液,體積比為3:1。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逆流色譜溶劑系統選用正己烷-氯仿-丙酮-水,體積比為(8-12) :(10-15) :(10-15) :(6_10)。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逆流色譜溶劑系統選用正己燒-氯仿_丙酮_水,體積比為10:11:11: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備蜜茱萸寧的方法,方法是以三葉蜜茱萸葉為原料,采用熱回流提取、雙水相萃取、聚酰胺樹脂柱層析及高速逆流色譜分離等步驟得到蜜茱萸寧。該方法操作簡單、得率高、產品純度高。
文檔編號C07D407/04GK102875539SQ20121036308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蘇劉花 申請人:南京澤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