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絮凝劑制作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水處理用絮凝劑的制備裝置。
背景技術:
1、水處理用絮凝劑是用于去除水中懸浮物質的一種化學物質,它可以通過聚集或沉淀懸浮物質,使其從水中分離出來,從而提高水質的澄清度。絮凝劑廣泛用于工業生產、污水處理、飲用水凈化等領域。常見的絮凝劑主要有機絮凝劑和無機絮凝劑。在處理水體之前,需要根據水體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絮凝劑配方配置絮凝劑,然后將所選的絮凝劑加入適量的水中,攪拌均勻,形成絮凝劑溶液,然后根據待處理水體調節絮凝劑溶液濃度,通常濃度過高可能會造成過度絮凝,濃度過低側可能無法達成預期效果,再根據待處理水體調節ph值,最終將制備好的絮凝劑溶液投入待處理水體中使用。
2、傳統的絮凝劑制備通常使用普通的攪拌裝置,根據具體待處理的水體在攪拌過程中人工控制添加各物料的添加量,從而制備出符合需求的絮凝劑,但是,這種操作方式效率較低,對操作人員要求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水處理用絮凝劑的制備裝置,本發明不但在絮凝劑制備過程中可正常攪拌混合,還可在攪拌機構反向攪拌時,攪拌機構驅動送藥機構工作將固體物料送入攪拌筒內,或攪拌機構驅動液體輸送機構工作將液體物料通入攪拌筒內,使得操作人員無需手動為攪拌筒內添加物料,只需控制攪拌機構反轉時間,即可控制固體物料和液體物料添加量,有效降低操作人員操作難度,提高生產效率。
2、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處理用絮凝劑的制備裝置,包括攪拌筒、送藥機構和攪拌機構,所述攪拌筒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送藥機構設置在攪拌筒上,所述攪拌機構設置在攪拌筒內,所述送藥機構與攪拌筒連通,所述攪拌筒頂部固定連接有液體輸送機構,所述液體輸送機構與攪拌筒連通;
3、所述攪拌筒頂部固定設置有底板,所述送藥機構設置在底板上方,所述底板下方轉動連接有清潔機構;
4、所述攪拌機構反轉能夠驅動送藥機構和清潔機構。
5、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絮凝劑制備中需要的固體物料通過送藥機構進入攪拌筒內,而絮凝劑制備中需要的液體物料可通過液體輸送機構進入攪拌筒內,而攪拌機構可在攪拌筒內攪拌物料,幫助固體物料與液體物料混合,且攪拌機構在正轉時,送藥機構和液體輸送機構不工作,攪拌機構正常攪拌,而攪拌機構反轉時,攪拌機構可驅動送藥機構工作將固體物料送入攪拌筒內,同時攪拌機構可驅動液體輸送機構工作將液體物料通入攪拌筒內,使得操作人員無需手動為攪拌筒內添加物料,只需控制攪拌機構反轉時間,即可控制固體物料和液體物料添加量,有效降低操作人員操作難度,提高生產效率。
6、進一步的,所述送藥機構包括藥倉、輸藥盤和第一從動環,所述藥倉固定連接在底板頂部,所述輸藥盤轉動連接在藥倉內,所述第一從動環轉動連接在底板頂部,所述第一從動環與輸藥盤單向嚙合。
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藥倉固定連接在底板頂部,輸藥盤轉動連接在藥倉內,第一從動環轉動連接在底板頂部,第一從動環與輸藥盤單向嚙合,使得第一從動環與輸藥盤嚙合時,第一從動環轉動可帶動輸藥盤轉動。
8、進一步的,所述藥倉頂部設置有儲藥斗,所述輸藥盤上設置有多個運藥通槽,所述底板上設置有下料口,所述儲藥斗底部與藥倉連通,所述藥倉通過下料口與攪拌筒連通。
9、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藥倉頂部設置有儲藥斗,輸藥盤上設置有多個運藥通槽,底板上設置有下料口,儲藥斗底部與藥倉連通,藥倉通過下料口與攪拌筒連通,使得儲藥斗內的固體物料在輸藥盤上的運藥通槽轉動到儲藥斗下方時落入,裝滿固體物料的運藥通槽在轉動到底板上的下料口上方時掉入攪拌筒內,實現攪拌筒內固定物料的投放。
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從動環外側設置有第一單向斜齒,所述第一從動環內側等距設置有多個第一圓形卡槽,所述輸藥盤中間設置有第一斜齒圈,所述第一單向斜齒與第一斜齒圈單向嚙合。
11、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第一從動環外側設置有第一單向斜齒,輸藥盤中間設置有第一斜齒圈,第一單向斜齒與第一斜齒圈單向嚙合,使得第一從動環與輸藥盤單向嚙合。
12、進一步的,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控制電機、攪拌軸、電動推桿和傳動部件,所述控制電機固定連接在藥倉頂部,所述控制電機轉軸與攪拌軸頂部固定連接,所述電動推桿固定連接在攪拌軸頂部,所述傳動部件滑動連接在攪拌軸上方,所述電動推桿底部與傳動部件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攪拌軸下方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葉。
13、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控制電機固定連接在藥倉頂部,控制電機轉軸與攪拌軸頂部固定連接,電動推桿固定連接在攪拌軸頂部,傳動部件滑動連接在攪拌軸上方,電動推桿底部與傳動部件頂部固定連接,攪拌軸下方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葉,使得控制電機可帶動攪拌軸轉動,攪拌軸轉動可帶動攪拌葉轉動,實現對攪拌筒內物料的攪拌混合,而電動推桿可帶動傳動部件在攪拌軸上垂直滑動。
14、進一步的,所述傳動部件包括第一驅動環、第二驅動環、第三驅動環和彈性凸塊,所述第一驅動環頂部與電動推桿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驅動環固定連接在第一驅動環下方,所述第三驅動環固定連接在第二驅動環下方,所述第一驅動環、第二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外壁上等距滑動連接有多個彈性凸塊,所述彈性凸塊能夠卡置在第一圓形卡槽內。
15、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第一驅動環頂部與電動推桿底部固定連接,第二驅動環固定連接在第一驅動環下方,第三驅動環固定連接在第二驅動環下方,第一驅動環、第二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外壁上等距滑動連接有多個彈性凸塊,彈性凸塊能夠卡置在第一圓形卡槽內,使得第一驅動環、第二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均可卡置在第一從動環內,而第一驅動環、第二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任意一個卡置在第一從動環內,攪拌軸轉動時均可帶動第一從動環轉動,而傳動部件在攪拌軸上垂直滑動不但可實現第一驅動環、第二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任意一個卡置在第一從動環內,還可實現第一驅動環、第二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任意一個與第一從動環的分離。
16、進一步的,所述清潔機構包括第一撥環、第二從動環和第二撥環,所述第一撥環轉動連接在底板底部,所述第二從動環傳動連接在底板底部,所述第二撥環固定連接在第一撥環下方,所述第二從動環與第一撥環單向嚙合。
1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第一撥環轉動連接在底板底部,第二從動環傳動連接在底板底部,第二撥環固定連接在第一撥環下方,第二從動環與第一撥環單向嚙合,使得第二從動環與第一撥環嚙合后,第二從動環可帶動第一撥環轉動,第一撥環轉動可帶動第二撥環轉動。
18、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撥環內設置有第二斜齒圈,所述第二從動環外側設置有第二單向斜齒,所述第二從動環內側等距設置有多個第二圓形卡槽,所述第二單向斜齒與第二斜齒圈單向嚙合,所述彈性凸塊能夠卡置在第二圓形卡槽內。
19、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第一撥環內設置有第二斜齒圈,第二從動環外側設置有第二單向斜齒,第二從動環內側等距設置有多個第二圓形卡槽,第二單向斜齒與第二斜齒圈單向嚙合,彈性凸塊能夠卡置在第二圓形卡槽內,使得第二從動環能夠與第一撥環單向嚙合,第一驅動環、第二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均可卡置在第二從動環內,而第一驅動環、第二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任意一個卡置在第二從動環內,攪拌軸轉動時均可帶動第二從動環轉動,而傳動部件在攪拌軸上垂直滑動不但可實現第一驅動環、第二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任意一個卡置在第二從動環內,還可實現第一驅動環、第二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任意一個與第二從動環的分離。
2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撥環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撥桿,所述第二撥環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緊貼攪拌筒內壁。
21、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第一撥環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撥桿,第二撥環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刮板,刮板緊貼攪拌筒內壁,使得攪拌軸帶動第二從動環轉動,第二從動環與第一撥環嚙合時,攪拌軸轉動可帶動撥桿和刮板轉動,刮板轉動時可對攪拌筒內壁進行清潔。
22、進一步的,所述液體輸送機構包括環形管、第一儲液箱、第二儲液箱和噴淋頭,所述環形管固定設置在攪拌筒外側,所述第一儲液箱固定連接在環形管一側,所述第二儲液箱固定連接在環形管另一側,所述第一儲液箱和第二儲液箱均與環形管連通,所述攪拌筒內設置有多個噴淋頭,所述多個噴淋頭通過導管與環形管連通,所述噴淋頭上方設置有開關,所述撥桿能夠撥動開關。
23、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儲液箱固定連接在環形管一側,第二儲液箱固定連接在環形管另一側,第一儲液箱和第二儲液箱均與環形管連通,攪拌筒內設置有多個噴淋頭,多個噴淋頭通過導管與環形管連通,噴淋頭上方設置有開關,所述撥桿能夠撥動開關,使得第一儲液箱和第二儲液箱可儲存水或其他液體物料,撥桿轉動到對應噴淋頭上可撥動噴淋頭上的開關,使得噴淋頭工作,噴出水或其他液體物料,而通過調整撥桿轉動圈數和角度,即可控制水或其他液體物料噴出的量;
24、而第一驅動環卡置在第一從動環上,第三驅動環卡置在第二從動環上,攪拌軸正轉時,輸藥盤和第一撥環均不轉動,攪拌軸反轉時,輸藥盤和第一撥環均轉動,實現攪拌筒內固體物料和液體物料共同進料;
25、第二驅動環卡置在第一從動環上時,第一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均不卡置在第二從動環上,此時攪拌軸反轉,可帶動輸藥盤轉動,實現攪拌筒內固體物料的單獨進料;
26、第二驅動環卡置在第二從動環上時,第一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均不卡置在第一從動環內,此時攪拌軸反轉,可帶動第一撥環轉動,實現攪拌筒內液體物料的單獨進料。
2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8、(1)本發明中攪拌機構在正轉時,送藥機構和液體輸送機構不工作,攪拌機構正常攪拌,而攪拌機構反轉時,攪拌機構可驅動送藥機構工作將固體物料送入攪拌筒內,同時攪拌機構可驅動液體輸送機構工作將液體物料通入攪拌筒內,使得操作人員無需手動為攪拌筒內添加物料,只需控制攪拌機構反轉時間,即可控制固體物料和液體物料添加量,有效降低操作人員操作難度,提高生產效率;
29、(2)本發明中絮凝劑制備完成后,制備完成的絮凝劑通過攪拌筒下方的出料口排出,啟動電動推桿,電動推桿帶動傳動部件下降,讓第二驅動環卡置在第二從動環上,此時,第一驅動環和第三驅動環均不卡置在第一從動環內,此時攪拌軸反轉,可帶動第一撥環轉動,第一撥環轉動帶動撥桿和刮板轉動,撥桿先撥動對應噴淋頭上的開關,使噴淋頭對攪拌筒內壁噴水,然后刮板再對已噴過水的攪拌筒內壁進行清潔,有效提升清潔質量,防止下次制備絮凝劑時,攪拌筒內殘留的藥劑影響制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