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泵,特別是指一種能夠延長使用壽命的泵的結構。
背景技術:
1、泵是一種用來增加流體壓力,從而實現輸送流體(通常是液體或氣體)的機械設備。泵工作時,通常先通過進口吸入流體,然后在葉輪或泵的其他工作部分中增加流體的能量,最后通過出口將流體輸送到目的地。
2、在使用泵抽水時,為了能夠將被抽水位置的水盡可能地抽空,通常都是將葉輪的轉軸垂直于被抽水位置的底面,而此時泵內部的電機一般情況下位于葉輪的上方。由于現有技術中一般是通過電機周圍的水對電機進行降溫,隨著抽水的進行,當水位下降后,電機周圍的水也會減少,導致冷卻效果變差,電機的工作溫度高,影響其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泵的結構,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儲存一定數量的水用于冷卻電機,延長電機的使用壽命。
2、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3、一種泵的結構,包括內殼、葉輪和電機;所述內殼的下部設置有抽水腔,其上部設置有分別與所述抽水腔連通的安裝腔、排水通道和儲水腔;所述抽水腔的底部設置有進水口;所述儲水腔與所述安裝腔相鄰,其底部設置有與所述抽水腔連通的過水孔,且所述儲水腔的頂部連通至所述內殼的外部;所述葉輪設置在所述抽水腔內;所述電機安裝在所述安裝腔內,其輸出軸動密封地穿入所述抽水腔并與所述葉輪同軸連接。
4、所述安裝腔的外壁與所述排水通道的外壁之間連接有兩道擋水筋條,由所述抽水腔的外壁、安裝腔的外壁、排水通道的外壁與所述擋水筋條之間共同圍成所述儲水腔。
5、所述安裝腔與所述抽水腔之間設置有供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穿設的穿孔,所述穿孔內設置有包覆于所述輸出軸的油封。
6、所述內殼包括可拆卸連接的殼體與底座;所述抽水腔設置在所述底座內并由所述殼體蓋合;所述安裝腔、排水通道和儲水腔均設置在所述殼體內。
7、所述的泵的結構還包括外殼;所述內殼的周面設置有安裝臺面;所述外殼套設于所述內殼表面的上部,且下端與所述安裝臺面的上表面密封連接。
8、優選地,所述安裝腔的頂部設置有可拆卸的密封蓋,所述密封蓋上設置有供所述電機的電線穿設的線卡;所述外殼設置有供所述線卡穿設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的內壁與所述線卡的外壁之間留有用于排氣的間隙。
9、優選地,所述內殼的周面設置有抵接所述外殼內壁的支撐筋條,所述支撐筋條上設置有第一排水孔。
10、優選地,所述外殼設置有與所述排水通道相對的排水口;所述排水通道的輸出端設置有止回閥;所述止回閥是設置在所述排水通道輸出端的膜片;所述排水通道的輸出端設置有十字筋條;所述排水口的下端向下延伸并壓緊所述膜片的周緣。
11、所述的泵的結構還包括過濾罩;所述過濾罩套設于所述內殼表面的下部。
12、所述儲水腔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連通至所述內殼的外部。
1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4、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內殼的安裝腔旁設置儲水腔,當電機工作時,抽水腔開始進水,并在葉輪的作用下通過排水通道進行排水,同時水還會通過過水孔進入儲水腔,使得儲水腔儲水,儲水腔水滿以后溢流至內殼的外部,再被抽入抽水腔;當電機停止時,儲水腔內的水通過過水孔逐漸排入抽水腔;綜上,在電機運行時,儲水腔內始終儲存有一定量的、流動的水用于輔助冷卻電機,避免電機過熱,可以延長電機的使用壽命,并且不會因此損失泵的流量;儲水腔的過水孔還可以起到排氣作用,在抽水腔進水時,其中的氣通過過水孔排出,防止抽水腔內困氣。
1.一種泵的結構,其特征在于: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的結構,其特征在于: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的結構,其特征在于: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的結構,其特征在于: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的結構,其特征在于: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泵的結構,其特征在于: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泵的結構,其特征在于: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泵的結構,其特征在于: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的結構,其特征在于: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的結構,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