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基于吡咯甲川衍生物的pH比色檢測分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吡咯甲川衍生物的PH比色檢測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酸堿測量與現代工業、農業、醫學、生物工程、環境及科學研究等領域息息相關,尤其是PH (質子濃度)的精確測量,對化學,生物學研究顯得極其重要。傳統的pH值的測定主要用的是玻璃電極,但由于存在電化學干擾,可能的機械損傷等缺陷而不適于活體的PH 監測。對于大多數pH傳感器來說,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檢測的范圍通常都是很寬的,這就導致了 PH傳感器的靈敏度很低(最多可以有7-8個pH單位)。很多探針也就容易受到金屬離子的干擾。因此,設計合成不受金屬離子干擾的,窄響應范圍的,高靈敏,大幅度響應的PH傳感器就成了研究的熱點之一。近年來報道的pH sensor有9-環庚三烯芴衍生物(Organ. Lett. 2005 7(17) 3669-3672 檢測區間從 0. 97-7. 06),1,8-萘酰亞胺衍生物(J. Org. Chem. 2007, 72, 3554-3557 ;Macromolecules 2011, 44,5612-5618)等。上述幾種代表性的 pH 檢測器雖然借助儀器可以檢測H+,但其發生的響應并未明顯到肉眼可以觀測到的顯著程度。除此之外,其所配套的檢測儀器和監測系統也相對比較復雜,昂貴。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吡咯甲川衍生物的PH比色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吡咯甲川衍生物用有機溶劑配置成ι χ IO-5 mol/1的標準檢測溶液,用移液槍量取2. 7毫升該標準檢測溶液加入比色皿中,測定標準檢測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譜,再用移液槍量取0. 3毫升酸性待檢溶液加入比色皿中,振蕩使其混合均勻,測定混合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譜,滴定酸性待檢溶液的 PH值,該pH值加1即為混合溶液的pH,得出吡咯甲川衍生物的紫外光譜曲線和待檢溶液pH 值的對應關系,實現對PH的定量檢測分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吡咯甲川衍生物的比色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吡咯甲川衍生物的分子結構通式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吡咯甲川衍生物的比色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溶劑為丙酮、四氫呋喃、1,4- 二氧六環、乙腈、N, N- 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亞砜中的一種或多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吡咯甲川衍生物的比色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檢溶液為稀鹽酸溶液、稀硫酸溶液、化工廠的酸性污水、采集的酸雨樣品、酸性氣體收集液或土壤浸出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吡咯甲川衍生物的pH比色檢測分析方法。吡咯甲川衍生物為檢測物,并用有機溶劑配置成一定濃度的標準檢測溶液,向2.7毫升該標準檢測溶液中加入0.3毫升不同[H+]的待檢溶液,測定原標準檢測溶液加酸前后的紫外吸收光譜,并滴定酸性待檢溶液的pH,即可折算出吡咯甲川衍生物的紫外光譜曲線和待檢溶液pH的對應關系。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吡咯甲川衍生物化學穩定性好、對H+具有非常敏感的響應能力、對溶劑極性不敏感、比色檢測操作方便、比色反應變色速度快、變化幅度大、肉眼可辨、解決了現有的pH檢測器在弱酸條件下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可用于化工廠酸性污水、酸雨、大氣酸性氣體監控、金屬腐蝕、土壤酸堿性的監控。
文檔編號G01N21/33GK102564987SQ2012100088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呂萍, 李繼超, 王彥廣, 胡公方, 胡彬彬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