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原子線自動夾持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原子線自動夾持并且可旋轉的自動化裝置。
背景技術:
在自動化生產過程中,通過原子線夾持裝置,廣泛應用原子線的裁切、定位焊接生產。在通常情況下,原子線的夾持好后再通過一個機構完成醮錫(醮助焊劑)功能,但這個機構往往會使原子線之間的間距會發生較大變化,當進一步需要定位焊接時,便產生定位不精準,無法完成將原子線焊接在相對應的位置,相應地產品的合格率明顯降低。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多根原子線需要完成裁切、醮助焊劑、醮錫、定位焊接一連續動作時,發生原子線定位不準的問題,應當在夾持原子線的過程中,采用前后一組夾持部件分別夾持在原子線前后端的對應位置,而在旋轉醮錫或醮助焊劑時,沒有其他外力作用于原子線,使得原子線的兩端仍舊保持原來的定位間距,能夠實現后續焊接工序的精準定位。因此,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高原子線的生產工藝標準,傳統原子線夾持裝置的亟需進一步結構優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將一組原子線自動夾持裝置,旨在解決多根原子線需要完成裁切、醮助焊劑、醮錫、定位焊接一連續動作時,發生原子線定位不準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原子線自動夾持裝置,包括底座(1)、升降氣缸安裝立板(2)、升降氣缸(3)、升降推板(4)、夾持氣缸(5)、第一夾持外齒(6)和第二夾持外齒(7),連接軸(8)、安裝底板(9)、夾持拉板(10)、夾持拉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裝升降氣缸安裝立板(2),升降氣缸安裝立板(2)上裝有滑軌和滑塊,升降推板(4)固定在滑塊上,升降氣缸(3)與安裝底板(9)相連接,通過升降氣缸推動安裝底板上的部件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和第二夾持外齒均設置有夾持內齒(12),第一和第二夾持外齒分別固定于兩個固定板(13)上,所述固定板(13)通過固定座(14)連為一體,所述夾持拉桿(11)位于兩個固定板(13)之間,夾持拉桿的一端依次貫穿固定座(14)和連接軸(8),并進一步與夾持板連接;所述夾持拉桿通過夾持拉板上設置的夾持氣缸(5)驅動夾持內齒動作和改變夾持內齒、夾持外齒之間的間隙,以達到夾持或松開原子線的功能。
所述的原子線夾持裝置,優選的,所述夾持拉板設置有兩個夾持氣缸。
所述的原子線夾持裝置,優選的,所述夾持拉桿通過卡扣結構與夾持拉桿連接。
所述的原子線夾持裝置,優選的,由第一和第二夾持外齒在固定上為可調節方式安裝,以適應不同原子線長度的夾持需要。
所述的原子線夾持裝置,優選的,所述的夾持裝置進一步包括翻轉電機(15),所述的連接軸為可旋轉連接軸,所述翻轉電機和連接軸上分別設有第一同步輪(16)和第二同步輪(17),第一同步輪和第二同步輪之間通過同步帶相連,翻轉電機旋轉通過同步帶帶動兩個同步輪旋轉,進而安帶動連接軸旋轉,連接軸帶動固定座及其上的夾持部位旋轉。
所述的原子線夾持裝置,優選的,可旋轉連接軸上進一步設置感應輪(18),感應輪固定于感應器(19)上,感應輪上設有凹槽,控制旋轉角度的大小。
所述的原子線夾持裝置,優選的,所述感應器(19)位于第二同步輪與夾持拉板之間的連接軸上。
附圖說明
圖1為原子線夾持裝置總裝圖;
圖2是原子線夾持裝置夾持機構部件圖;
圖3是原子線夾持裝置夾持內齒結構圖;
圖4是原子線夾持裝置夾持外齒結構圖;
圖5是原子線夾持裝置的夾持、旋轉機構裝配圖;
圖6是本發明提供的感應器和感應輪的結構圖;
圖7是本發明提供的感應輪結構圖;
附圖標記說明:底座(1),升降氣缸安裝立板(2),升降氣缸(3),升降推板(4),夾持氣缸(5),第一夾持外齒(6),第二夾持外齒(7),連接軸(8),安裝底板(9),夾持拉板(10),夾持拉桿(11),夾持內齒(12),固定板(13),固定座(14),翻轉電機(15),第一同步輪(16),第二同步輪(17),感應輪(18),感應器(19)。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本實用新型的原子線自動夾持裝置,通過圖1-圖7一并說明,包括底座(1)、升降氣缸安裝立板(2)、升降氣缸(3)、升降推板(4)、夾持氣缸(5)、第一夾持外齒(6)和第二夾持外齒(7),連接軸(8)、安裝底板(9)、夾持拉板(10)、夾持拉桿(11),所述底座(1)上安裝升降氣缸安裝立板(2),升降氣缸安裝立板(2)上裝有滑軌和滑塊,升降推板(4)固定在滑塊上,升降氣缸(3)與安裝底板(9)相連接,通過升降氣缸推動安裝底板上的部件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和第二夾持外齒均設置有夾持內齒(12),第一和第二夾持外齒分別固定于兩個固定板(13)上,所述固定板(13)通過固定座(14)連為一體,所述夾持拉桿(11)位于兩個固定板(13)之間,夾持拉桿的一端依次貫穿固定座(14)和連接軸(8),并進一步與夾持板連接;所述夾持拉桿通過夾持拉板上設置的夾持氣缸(5)驅動夾持內齒動作和改變夾持內齒、夾持外齒之間的間隙,以達到夾持或松開原子線的功能。所述夾持拉板設置有兩個夾持氣缸,所述夾持拉桿通過卡扣結構與夾持拉桿連接,由第一和第二夾持外齒在固定上為可調節方式安裝,以適應不同原子線長度的夾持需要。所述的夾持裝置進一步包括翻轉電機(15),所述的連接軸為可旋轉連接軸,所述翻轉電機和連接軸上分別設有第一同步輪(16)和第二同步輪(17),第一同步輪和第二同步輪之間通過同步帶相連,翻轉電機旋轉通過同步帶帶動兩個同步輪旋轉,進而安帶動連接軸旋轉,連接軸帶動固定座及其上的夾持部位旋轉??尚D連接軸上進一步設置感應輪(18),感應輪固定于感應器(19)上,感應輪上設有凹槽,控制旋轉角度的大小。所述感應器(19)位于第二同步輪與夾持拉板之間的連接軸上。在原子線夾緊的過程中,通過程序控制,驅動翻轉電機動作,通過兩個同步輪帶動夾持拉桿外的旋轉軸旋轉,旋轉軸與固定座配合,進而帶動整個夾持部件進行旋轉,完成醮錫或醮助焊劑等動作。旋轉角度的大小通感應輪上的凹槽結構來控制,以適應不同原子線長度的醮錫或醮助焊劑。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