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有助于消化順氣的山楂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茶胚制備:茶胚制備采用一芽二葉或三葉的新鮮茶葉作為原料,具體制作過程如下:
(1)殺青:將采摘回來的一芽二葉或三葉的新鮮茶葉放置到殺青機內,殺青機轉速設定為25-30轉/min,殺青機進口溫度為220-240℃,中段溫度為180-190℃,末端溫度為125-140℃,殺青茶葉的溫度為75-85℃,殺青時間為1-2min,當殺青機內的茶葉表面出現霧氣且表面綠色顏色變深時,將茶葉下機后平攤開冷卻;
(2)揉捻:將殺青后的茶葉放到揉捻機中,揉捻機轉速為22-26轉/min,揉捻時間為18-22min,揉捻時茶葉的成條率需達到85%以上,并對揉捻后的茶葉進行攤放散熱,攤放厚度為3-4毫米,攤放散熱時間為0.6-1.0h;
(3)烘干:將揉捻后的茶葉放入到自動烘干機中,烘干機內溫度控制在90-100℃,采用快速進行烘干,烘干處理時間為100-110min,使茶葉含水量為8-10%;
步驟二:山楂胚制備:山楂胚制備采用10月中旬前后的新鮮山楂作為原料,具體制作過程如下:
(1)山楂采摘:當山楂表面顏色由青黃變為紅色時進行采摘,采摘時用剪刀將山楂果實從山楂樹剪下,放置到通風干燥地方進行儲放;
(2)山楂去核:對采摘后的山楂進行去核,將山楂對半切開,用尖頭工具將山楂中心位置處的核去除,再對去核后的山楂進行切片處理;
(3)山楂曬干:將塑料薄膜鋪放到水泥地上,將去核切片后的山楂平鋪擺放到塑料薄膜上,在日光下曝曬2-3天,當山楂表面變皺后收起留用;
步驟三:茶胚山楂胚混合:將烘干后的茶胚和曬干后的山楂胚進行混合堆放,堆放時,將山楂胚放入中部,茶胚圍在山楂胚周圍組成圓錐狀茶堆,放置到陰涼處,堆放時間為15-20h;
步驟四:攪拌散熱:扒開茶堆,進行平鋪攤放,并均勻攪拌混合,使得茶堆溫度降至室溫即可得到山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