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基于靜電紡絲的小口徑人工血管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壓電源裝置,用于輸出至少一路包括正、負極性的高壓電源;
紡絲溶液注射裝置,包括供盛放紡絲溶液的注射裝置和供調控注射裝置輸出紡絲溶液流速大小的注射流量控制裝置,用于將所述注射裝置中的紡絲溶液按照所述注射流量控制裝置的調控予以精確輸出,所述注射裝置上的針頭還電連接在所述高壓電源裝置所輸出的高壓電源的正極性上;
接收裝置,包括供接收靜電紡絲的接收棒和供控制接收棒轉動的旋轉動力控制裝置,所述接收棒通過連接在所述旋轉動力控制裝置上來實現正轉或反轉運動,并電連接在所述高壓電源裝置所輸出的高壓電源的負極性上,其中,所述接收棒為導體且其形狀為圓柱形棒體,所述圓柱形棒體側面上設置有螺紋;
注射滑臺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接收裝置一側,用于調節所述注射裝置上的所述針頭與所述接收棒間距和傾斜角度,以在針頭與接收棒之間建立供紡絲溶液通過形成納米絲狀纖維的高壓靜電場,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針頭在所述注射滑臺控制裝置做往復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靜電紡絲的小口徑人工血管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滑臺控制裝置至少包括:
擺臂;
多孔聯排支架,活動連接于擺臂的一端上,包括多個并排的通孔,用于將不同型號的所述針頭分別固定于所述多個并排的通孔上;
滑臺,包括兩個間隔設置的限位開關和供在該間隔往復運動的滑座,所述滑座固定連接于擺臂的另一端上;
動力控制系統,分別連接于所述滑座和限位開關,用于接收其中任一限位開關發送的滑座靠近的信號來驅動所述滑座向另一限位開關方向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靜電紡絲的小口徑人工血管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裝置為注射器,所述注射流量控制裝置為注射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靜電紡絲的小口徑人工血管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動力控制裝置至少由電機和固定座構成,所述固定座和電機正對間隔設置,所述電機的轉軸與所述接收棒的一端通過夾頭來實現固定連接,所述接收棒的另一端活動連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靜電紡絲的小口徑人工血管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為凸設在圓柱形棒體側面上的螺旋條,所述螺旋條的螺旋線沿軸線方向在所述側面上伸展,螺旋條在沿垂直軸線的接收棒剖面上的形狀為120°-180°的外凸圓弧形,所述螺旋條所在接收棒的外徑D為1-6mm,所述螺旋條在側面上的高度h為0.2-0.6mm,所述螺旋條的螺旋間距m為2-6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靜電紡絲的小口徑人工血管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為凹設在圓柱形棒體側面上的螺旋槽,螺旋槽的螺旋線沿軸線方向在所述側面上伸展,所述螺旋槽在沿垂直軸線的接收棒剖面上的形狀為120°-180°的內凹圓弧形,所述螺旋槽所在接收棒的外徑D為1-6mm,所述螺旋槽的深度h為0.2-0.6mm,所述螺旋槽的螺旋間距m為2-6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靜電紡絲的小口徑人工血管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由凹設在圓柱形棒體側面上的螺旋槽和纏設在螺旋槽上的真絲構成,所述螺旋槽的螺旋線沿軸線方向在所述側面上伸展,所述螺旋槽所在接收棒的外徑D為1-6mm,所述螺旋槽的深度h為0.2-0.6mm,所述螺旋槽的螺旋間距m為2-6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靜電紡絲的小口徑人工血管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在沿垂直軸線的接收棒剖面上的形狀為120°-180°的內凹圓弧形,所述真絲纏設在螺旋槽內形成底部為具有真絲的螺旋槽。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靜電紡絲的小口徑人工血管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絲沿著螺旋槽纏繞并覆蓋于所述螺旋槽上,在所述螺旋槽上方形成凸出圓柱形棒體側面的圓弧面。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靜電紡絲的小口徑人工血管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弧面的弧面角度為12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