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孔模具及其沖孔切換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沖孔切換機構,該沖孔切換機構包括驅動件驅動裝置、驅動件(3)、沖孔凸模(4)和壓料器(5),該沖孔凸模的上表面設置有下墊塊部(41),驅動件驅動裝置能夠驅動驅動件往復運動,以使沖孔切換機構能夠在沖孔閉合狀態和不沖孔閉合狀態之間切換,當沖孔切換機構處于不沖孔閉合狀態時,所述上墊塊部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墊塊部的上表面之間具有距離H,壓料器彈簧的行程大于等于H。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沖孔切換機構結構更加優化,使得驅動件和沖孔凸模在切換過程中不會產生阻力。這樣就使得沖孔切換的操作更加簡單省力,提高了沖壓模具的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沖孔模具及其沖孔切換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加工制造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沖壓模具及其沖孔切換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在沖壓模具中,常常會遇到沖壓件的形狀完全相同,但是孔位不同的情況,此時通常采用沖孔切換機構,以達到同一套模具實現多種零件孔位的需要,既滿足了沖壓件開發需要,又節省了開發成本。
[0003]目前所采用的沖孔切換機構包括上模座、氣缸、連接件、驅動件、沖孔凸模和壓料器,氣缸固定在上模座上,氣缸通過連接件與驅動件連接,壓料器通過壓料器彈簧與上模座連接,沖孔凸模通過沖孔凸模彈簧與壓料器連接。所述驅動件上設置有上斜楔滑板,所述沖孔凸模上設置有與驅動件上的上斜楔滑板相對應的下斜楔滑板。在實現沖孔切換的時候,通過氣缸帶動連接件以驅動驅動件,驅動件上的斜楔滑板通過斜楔滑板的斜面之間的相對運動將水平運動轉換成豎直運動。在沖孔時,通過氣缸驅動斜楔滑板的相對運動,推動沖孔凸模向下運動以凸出于壓料器以進行沖孔;在不沖孔時,氣缸反向驅動斜楔滑板以撤銷對沖孔凸模的向下的作用力,沖孔凸模在復位彈簧的回復力的作用下克服自身重力而向上運動,以使沖孔凸模縮回壓料器內。
[0004]上述結構在使用存在問題,氣缸在驅動兩個斜楔滑板相向運動時,相接觸的兩個斜面之間的摩擦力較大,在實際使用中需要很大的推動力才能推動斜楔運動,尤其是當需要切換的沖孔機構較大時,氣缸的推力如果不夠的話則無法將沖孔機構順利推出壓料器進行沖孔,沖孔越大這種現象就越明顯,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沖壓模具的沖孔切換機構,該沖孔切換機構通過上下墊塊部來實現沖孔切換。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沖壓模具的沖孔切換機構,該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該沖孔切換機構包括驅動件驅動裝置、驅動件、沖孔凸模和壓料器,該驅動件驅動裝置固定在該上模座上,該壓料器通過壓料器彈簧與該上模座連接,該沖孔凸模通過沖孔凸模彈簧與所述壓料器連接,其中,該驅動件的下表面設置有上墊塊部,該沖孔凸模的上表面設置有下墊塊部,所述驅動件驅動裝置能夠驅動所述驅動件往復運動,以使所述沖孔切換機構能夠在沖孔閉合狀態和不沖孔閉合狀態之間切換,當所述沖孔切換機構處于不沖孔閉合狀態時,所述上墊塊部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墊塊部的上表面之間具有距離H,所述壓料器彈簧的行程大于等于H。
[0007]優選地,所述沖孔閉合狀態為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閉合時,所述驅動件的上墊塊部與所述沖孔凸模的下墊塊部上下相對地接觸;
[0008]所述不沖孔閉合狀態為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閉合時,所述驅動件的上墊塊部與所述沖孔凸模的下墊塊部左右相互錯開。[0009]優選地,所述壓料器彈簧的行程等于H。
[0010]優選地,所述沖孔凸模彈簧的行程等于H。
[0011]優選地,所述上墊塊部和下墊塊部為相互間隔的多個。
[0012]優選地,所述驅動件包括沿長度方向設置的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所述沖孔凸模包括與所述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相對應的左沖孔凸模部分和右沖孔凸模部分,所述左沖孔凸模部分和右沖孔凸模部分形成為一體并在沿長度方向上的兩側分別通過導套滑動連接到所述上模座,所述驅動件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之間。
[0013]優選地,所述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的下表面上分別設置有所述上墊塊部,所述左沖孔凸模部分和右沖孔凸模部分的上表面上分別設置有所述下墊塊部。
[0014]優選地,所述驅動件驅動裝置為氣缸。
[0015]優選地,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通過連接件連接于所述驅動件。
[0016]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沖壓模具,其中,該沖壓模具包括本發明所述的沖孔切換機構。
[001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沖孔切換機構結構更加優化,使得驅動件和沖孔凸模在切換過程中不會產生阻力。這樣就使得沖孔切換的操作更加簡單省力,提高了沖壓模具的生產效率。
[0018]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0020]圖1是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沖孔模具的示意圖,其中沖孔切換機構處于不沖孔閉合狀態
[0021]圖2是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沖孔模具的示意圖,其中沖孔切換機構處于沖孔閉合狀態。
[0022]附圖標記說明
[0023]I氣缸2連接件
[0024]3驅動件31上墊塊部
[0025]4沖孔凸模41下墊塊部
[0026]5壓料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0028]在本發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指的是沖孔凸模運動的方向,“左、右”通常是指垂直于沖孔凸模運動方向的方向。
[0029]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沖壓模具的沖孔切換機構,該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該沖孔切換機構包括驅動件驅動裝置、驅動件3、沖孔凸模4和壓料器5,該驅動件驅動裝置固定在該上模座上,該壓料器5通過壓料器彈簧與該上模座連接,該沖孔凸模4通過沖孔凸模彈簧與所述壓料器5連接,其中,該驅動件3的下表面上設置有上墊塊部31,該沖孔凸模4的上表面上設置有下墊塊部41,所述驅動件驅動裝置能夠驅動所述驅動件3往復運動,以使所述沖孔切換機構能夠在沖孔閉合狀態和不沖孔閉合狀態之間切換,當所述沖孔切換機構處于不沖孔閉合狀態時,所述上墊塊部31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墊塊部41的上表面之間具有距離H,所述壓料器彈簧的行程大于等于H。
[0030]本發明的沖孔切換機構用于沖壓模具,該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該沖孔切換機構設置在該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間。該沖孔切換機構包括驅動件3、沖孔凸模4、用于驅動驅動件3的驅動件驅動裝置和壓料器5。該驅動件驅動裝置固定在上模座上,這樣就能夠驅動驅動件3相對于上模座運動。壓料器5通過壓料器彈簧與上模座連接,從而使壓料器5能夠相對于上模座運動。沖孔凸模4通過沖孔凸模彈簧與壓料器5連接,因此沖孔凸模4能夠相對于壓料器5運動。而驅動件3的下表面設置有上墊塊部31、相應地,沖孔凸模4的上表面設置有下墊塊部41。當驅動件驅動裝置驅動所述驅動件3進行往復運動時,驅動件3就能夠相對于沖孔凸模4運動。需要說明的是,驅動件3運動的方向是垂直于沖孔凸模4的沖壓方向的,也就是說與上模座基本平行的,沖孔凸模4相對于上模座基本在垂直方向上進行沖壓運動。
[0031]優選地,所述沖孔閉合狀態為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閉合時,所述驅動件3的上墊塊部31與所述沖孔凸模4的下墊塊部41上下相對地接觸;
[0032]所述不沖孔閉合狀態為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閉合時,所述驅動件3的上墊塊部31與所述沖孔凸模4的下墊塊部41左右相互錯開。
[0033]由于驅動件3相對于沖孔凸模4的運動,使得沖孔切換機構在沖孔閉合狀態和不沖孔閉合狀態之間切換。在沖孔閉合狀態下,上模座和下模座閉合,此時上墊塊部31的下表面和下墊塊部41的上表面相接處,上墊塊部31和下墊塊部41沿上下的方向對應地接觸,也就是驅動件3和沖孔凸模4沿上下方向相接觸,從而對沖孔凸模4施加壓力,推頂沖孔凸模4,使其沿沖壓方向突出于壓料器5,以進行沖孔;在不沖孔閉合狀態下,上模座和下模座閉合,此時上墊塊部31和下墊塊部41左右相互錯開,也就是說上墊塊部31和下墊塊部41相互分離,而且上墊塊部31的下表面不與沖孔凸模4接觸,下墊塊部41的上表面也不與驅動板3接觸,也就是說此時驅動板3和沖孔凸模4完全分離,沖孔凸模4不受力,因此收回在壓料器5之內,不進行沖孔。
[0034]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述上墊塊部31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墊塊部41的上表面之間具有距離H,所述壓料器彈簧的行程大于等于H。這樣的技術方案是為了使沖孔切換機構在不沖孔閉合狀態和沖孔閉合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由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利用上下墊塊部的結構,在左右方向會卡住而無法直接將左右方向上的運動轉化為上下方向上的運動而將沖孔凸模4推出到壓料器5之外。
[0035]具體地,在從不沖孔閉合狀態向沖孔閉合狀態切換時,首先要打開模具,使上模座和下模座分離,由于壓料器彈簧在上下模座閉合狀態下受到壓縮,也就是處于行程的上極限位置,當上下模座分離時,在壓力器彈簧的回復力的作用下,壓料器5向下運動,同時也通過沖孔凸模彈簧帶動沖孔凸模4向下運動,下墊塊部41也就相對于上墊塊部31向下運動,上墊塊部31的下表面和下墊塊部41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H也就不斷減小。當壓料器彈簧處于平衡位置時回復至原始長度(此時由于壓料器自身重力的作用,壓料器彈簧應當處于略被拉伸的狀態,此處描述過程中將自身重力的因素忽略不計),此時壓料器5處于行程的下極限位置,由于壓料器彈簧的行程大于等于H,因此當壓料器5處于行程的下極限位置時,上墊塊部31的下表面和下墊塊部41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分離,也就是說上墊塊部31和下墊塊部41之間具有間隙,此時就可以通過驅動件驅動裝置來驅動驅動件3自由地左右運動,從而能夠移動至使上墊塊部31的下表面和下墊塊部41的上表面上下相對的位置,再閉合上下模座的時候,由于驅動件3向下推沖孔凸模4,因此沖孔凸模彈簧的行程(即被壓縮的長度)為H。在沖孔閉合狀態向不沖孔閉合狀態切換時,同理執行相反的過程,此處不再贅述。
[0036]由此可見,通過以上的技術方案,不必向驅動件3施加很大的外力就能夠實現沖孔切換機構的沖孔切換過程,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沖孔切換機構結構更加優化,使得驅動件和沖孔凸模在切換過程中不會產生阻力。這樣就使得沖孔切換的操作更加簡單省力,提聞了沖壓|旲具的生廣效率。
[0037]優選地,所述壓料器彈簧的行程等于H。
[0038]根據上文的介紹,壓料器彈簧的行程大于等于H是為了實現驅動板3在沖孔位置和不沖孔位置之間的切換。而且,當壓料器彈簧的行程等于H的時候,在從不沖孔位置切換到沖孔位置之后,再閉合上下模座的時候,由于壓料器彈簧的行程剛好等于H,所以上墊塊部31的下表面剛好與下墊塊部41的上表面接觸,從而避免了閉合上下模座時候上下墊塊部發生碰撞并發出聲響。
[0039]優選地,所述沖孔凸模彈簧的行程等于H。
[0040]由上文可知,在從不沖孔閉合狀態切換到沖孔閉合狀態之后,沖孔凸模彈簧在上下墊塊部的作用下的行程為H (即被壓縮量為H)。
[0041]優選地,所述上墊塊部31和下墊塊部41為相互間隔的多個。
[0042]多個上墊塊部31和下墊塊部41相互錯開地設置,這樣就可以在驅動件3和沖孔凸模4之間形成更多的連接,而且在不沖孔閉合狀態下相互交錯地設置,能夠防止驅動件3由于誤操作等相對于沖孔凸模4運動。
[0043]優選地,所述驅動件3包括沿長度方向設置的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所述沖孔凸模4包括與所述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相對應的左沖孔凸模部分和右沖孔凸模部分,所述左沖孔凸模部分和右沖孔凸模部分形成為一體并在沿長度方向上的兩側分別通過導套滑動連接到所述上模座,所述驅動件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之間。
[0044]由于驅動件驅動裝置是固定在上模座上的,在本優選實施方式中,驅動件3包括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這樣就能夠將驅動件驅動裝置固定在左右驅動件部分之間。相應地,沖孔凸模也包括形成為一體的左沖孔凸模部分和右沖孔凸模部分,沖孔凸模一方面通過沖孔凸模彈簧連接在壓料器5上,另一方面為了方便沿沖孔方向運動需要將沖孔凸模通過導套滑動連接到上模座上,在本優選實施方式中,左右沖孔凸模部分分別通過導套滑動連接到上模座。
[0045]另外,由于驅動件體積和重量都較大,因此將驅動件驅動裝置設置在左右驅動件部分之間的這種結構能夠使左右驅動件部分的受力較為均勻,使得驅動順暢。而左右沖孔凸模部分各設置一個導套能夠使得導向更加準確。[0046]優選地,所述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的下表面上分別設置有所述上墊塊部31,所述左沖孔凸模部分和右沖孔凸模部分的上表面上分別設置有所述下墊塊部41。
[0047]在左右兩側分別相對應的驅動件部分和沖孔凸模部分上分別設置上下墊塊部31,這樣可以使得在沖孔過程中,左右驅動件部分均勻地向左右沖孔凸模部分施加壓力,從而使得沖孔更加順暢而且均勻,
[0048]優選地,所述驅動件驅動裝置為氣缸I。優選地,所述氣缸I的活塞桿通過連接件2連接于所述驅動件3。
[0049]在本優選實施方式中,該驅動件驅動裝置優選為氣缸1,并且通過汽缸的活塞桿與驅動件3的左右驅動件部件分別連接,從而驅動驅動件3.[0050]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沖壓模具,其中,該沖壓模具包括本發明所述的沖孔切換機構。
[0051]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52]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0053]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沖壓模具的沖孔切換機構,該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該沖孔切換機構包括驅動件驅動裝置、驅動件(3 )、沖孔凸模(4 )和壓料器(5 ),該驅動件驅動裝置固定在該上模座上,該壓料器(5)通過壓料器彈簧與該上模座連接,該沖孔凸模(4)通過沖孔凸模彈簧與所述壓料器(5)連接,其特征在于,該驅動件(3)的下表面設置有上墊塊部(31),該沖孔凸模(4)的上表面設置有下墊塊部(41 ),所述驅動件驅動裝置能夠驅動所述驅動件(3)往復運動,以使所述沖孔切換機構能夠在沖孔閉合狀態和不沖孔閉合狀態之間切換,當所述沖孔切換機構處于不沖孔閉合狀態時,所述上墊塊部(31)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墊塊部(41)的上表面之間具有距離H,所述壓料器彈簧的行程大于等于H。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孔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沖孔閉合狀態為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閉合時,所述驅動件(3)的上墊塊部(31)與所述沖孔凸模(4)的下墊塊部(41)上下相對地接觸; 所述不沖孔閉合狀態為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閉合時,所述驅動件(3)的上墊塊部(31)與所述沖孔凸模(4)的下墊塊部(41)左右相互錯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沖孔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料器彈簧的行程等于H。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沖孔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孔凸模彈簧的行程等于Ho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沖孔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墊塊部(31)和下墊塊部(41)為相互間隔的多個。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沖孔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3)包括沿長度方向設置的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所述沖孔凸模(4)包括與所述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相對應的左沖孔凸模部分和右沖孔凸模部分,所述左沖孔凸模部分和右沖孔凸模部分形成為一體并在沿長度方向上的兩側分別通過導套滑動連接到所述上模座,所述驅動件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沖孔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驅動件部分和右驅動件部分的下表面上分別設置有所述上墊塊部(31),所述左沖孔凸模部分和右沖孔凸模部分的上表面上分別設置有所述下墊塊部(41)。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的沖孔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驅動裝置為氣缸(I)。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的沖孔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I)的活塞桿通過連接件(2)連接于所述驅動件(3)。
10.一種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該沖壓模具包括上述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沖孔切換機構。
【文檔編號】B21D28/34GK103706713SQ201210376410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賀天鵬 申請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