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側圍外板模具上雙層滑塊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側圍外板的造型中,側圍外板上部與頂蓋搭接部分一般需要通過側翻邊來實現,但在模具設計時考慮側圍上其他孔及邊沖制的質量問題,不得不增加一副修邊沖孔或翻邊的模具,以滿足生產需求。在實際設計、生產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側圍外板沖模的成本、模具工裝的開發成本很高。
(2)模具外形尺寸較大,占用沖壓車間較大的存放空間,增加車間的維護成本。
(3)生產過程中,需要對模具進行更換、調整,生產效率偏低。
(4)增加模具的沖次費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側圍外板模具上雙層滑塊結構,旨在解決現有沖孔或翻邊的模具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側圍外板模具上雙層滑塊結構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配合連接,所述上模座包括壓料板、壓料滑塊,所述下模座包括一級滑塊、二級滑塊,所述壓料板上端連接上模座,其下端連接壓料滑塊,所述一級滑塊下端與下模座連接,所述二級滑塊連接在一級滑塊的上端,所述壓料滑塊設有第一翻邊鑲件,所述壓料滑塊通過第一翻邊鑲件與二級滑塊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結構包括驅動滑塊,所述驅動滑塊分別與上模座、下模座滑動連接,所述驅動滑塊靠近壓料滑塊的一側設有第二翻邊鑲件,所述第一翻邊鑲件與第二翻邊鑲件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結構包括插刀,所述插刀分別與上模座、下模座、二級滑塊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對側圍外板沖壓工藝及模具結構的分析,采用雙側滑塊與壓料板帶滑塊的結構,實現了對側圍外板避角的躲避,完成了側翻邊在同一副模具上成形。該結構降低了模具的開發成本,節省了沖壓車間場地的占用面積,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汽車側圍外板模具上雙層滑塊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汽車側圍外板模具上雙層滑塊結構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10,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10配合連接,所述上模座1包括壓料板2、壓料滑塊3,所述下模座10包括一級滑塊5、二級滑塊6,所述壓料板2上端連接上模座1,其下端連接壓料滑塊3,所述一級滑塊5下端與下模座10連接,所述二級滑塊6連接在一級滑塊5的上端,所述壓料滑塊3設有第一翻邊鑲件7,所述壓料滑塊4通過第一翻邊鑲件7與二級滑塊6連接。
其中,該結構包括驅動滑塊9,所述驅動滑塊9分別與上模座1、下模座10滑動連接,所述驅動滑塊9靠近壓料滑塊3的一側設有第二翻邊鑲件8,所述第一翻邊鑲件7與第二翻邊鑲件8連接。
該結構包括插刀4,所述插刀4分別與上模座1、下模座10、二級滑塊6連接。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