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冷沖模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尤其是涉及一種內高壓側面沖孔模具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已有技術中,如遇到圓筒件需要往內部同時沖孔時,一般的做法就是需要制作凹模鑲件,但是遇到產品內孔直徑太小,如果再做凹模鑲件的話,會導致鑲件的強度不夠,沖壓不穩定,會頻繁更換鑲件,而且沖孔的廢料無法從中排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高壓介質為管件提供內壓用以代替凹模鑲件完成沖孔的內高壓側面沖孔模具裝置。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內高壓側面沖孔模具裝置,在上模座的下表面固定有上墊板,在上墊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上固定板,在上固定板上固定有斜楔與導柱,在斜楔上設有主動驅動斜面;在上固定板的下方設有卸料墊板,在卸料墊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卸料板,在卸料板內固定有卸料板鑲塊,在卸料板鑲塊內固定有縱向沖頭護套,所述導柱穿過卸料墊板與卸料板;在下模座的上表面固定有下墊板,在下墊板的上表面固定有臺階形的下固定板,在下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凹模板,在凹模板上開設有滑塊滑槽,在上臺階位置的下固定板內固定有導套;
在所述上模座內固定有高壓缸,在高壓缸上設有縱向沖頭,在縱向沖頭的下端側面上開設有高壓介質孔;在臺階處的下固定板內固定有側向沖頭護套,側向沖頭護套與所述縱向沖頭護套呈同軸設置,在下臺階位置的下固定板的上表面設有滑塊與側向沖頭固定板,在滑塊上開設有斜楔滑孔,滑塊具有凸起部,滑塊的凸起部與滑塊滑槽配合,在對應滑塊的凸起部位置的側向沖頭固定板上固定有側向沖頭,在靠近所述側向沖頭護套的斜楔滑孔的孔壁上設有被動驅動斜面,在側向沖頭固定板上開設有復位彈簧安裝孔,在復位彈簧安裝孔內安裝有復位彈簧,復位彈簧的一端與側向沖頭護套相抵,復位彈簧的另一端與滑塊相抵;上模座下行,主動驅動斜面與被動驅動斜面相接觸使得滑塊驅動側向沖頭平移進行側向沖孔。
在所述凹模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內限位柱。
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固定有下限位外柱,在上模座的下表面固定有上限位外柱,上限位外柱與下限位外柱配合。
在在下臺階位置的下固定板上固定有定位銷。
在遠離所述側向沖頭護套的斜楔滑孔的孔壁上設有滑塊復位被動斜面,在在斜楔上設有滑塊復位主動斜面;上模座上行,滑塊復位主動斜面與滑塊復位被動斜面相接觸,使得滑塊遠離側向沖頭護套并復位。
在所述上模座與卸料板上固定有卸料螺栓,在卸料螺栓上設有卸料彈簧,卸料彈簧的上端部與上模座的下表面相抵,卸料彈簧的下端部與卸料板的上表面相抵。
本實用新型利用高壓介質為管件提供內壓用以代替凹模鑲件完成沖孔,克服了現有技術鑲件強度不夠、沖壓不穩定、要頻繁更換鑲件以及沖孔廢料無法從中排出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的上模座及其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下模座及其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沖孔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內高壓側面沖孔模具裝置,在上模座1的下表面固定有上墊板2,在上墊板2的下表面固定有上固定板3,在上固定板3上固定有斜楔13與導柱20,在斜楔13上設有主動驅動斜面13.1;在上固定板3的下方設有卸料墊板4,在卸料墊板4的下表面固定有卸料板5,在卸料板5內固定有卸料板鑲塊22,在卸料板鑲塊22內固定有縱向沖頭護套23,所述導柱20穿過卸料墊板4與卸料板5;在下模座9的上表面固定有下墊板8,在下墊板8的上表面固定有臺階形的下固定板7,在下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有凹模板6,在凹模板6上開設有滑塊滑槽,在上臺階位置的下固定板7內固定有導套31;
在所述上模座1內固定有高壓缸12,在高壓缸12上設有縱向沖頭11,在縱向沖頭11的下端側面上開設有高壓介質孔;在臺階處的下固定板7內固定有側向沖頭護套34,側向沖頭護套34與所述縱向沖頭護套23呈同軸設置,在下臺階位置的下固定板7的上表面設有滑塊39與側向沖頭固定板37,在滑塊39上開設有斜楔滑孔,滑塊39具有凸起部,滑塊39的凸起部與滑塊滑槽配合,在對應滑塊39的凸起部位置的側向沖頭固定板37上固定有側向沖頭40,在靠近所述側向沖頭護套34的斜楔滑孔的孔壁上設有被動驅動斜面39.1,在側向沖頭固定板37上開設有復位彈簧安裝孔,在復位彈簧安裝孔內安裝有復位彈簧38,復位彈簧38的一端與側向沖頭護套34相抵,復位彈簧38的另一端與滑塊39相抵;上模座1下行,主動驅動斜面13.1與被動驅動斜面39.1相接觸使得滑塊39驅動側向沖頭40平移進行側向沖孔。
在所述凹模板6的上表面固定有內限位柱26。
在所述下模座9的上表面固定有下限位外柱28,在上模座1的下表面固定有上限位外柱18,上限位外柱18與下限位外柱28配合。
在在下臺階位置的下固定板7上固定有定位銷29,定位銷29是限制滑塊39復位時運動的。
在遠離所述側向沖頭護套34的斜楔滑孔的孔壁上設有滑塊復位被動斜面39.2,在在斜楔13上設有滑塊復位主動斜面13.2;上模座1上行,滑塊復位主動斜面13.2與滑塊復位被動斜面39.2相接觸,使得滑塊39遠離側向沖頭護套34并復位。
在所述上模座1與卸料板5上固定有卸料螺栓16,在卸料螺栓16上設有卸料彈簧17,卸料彈簧17的上端部與上模座1的下表面相抵,卸料彈簧17的下端部與卸料板5的上表面相抵。
本實用新型中,上模座1、上墊板2、上固定板3是通過螺釘10固定在一起;高壓缸12(采用氮氣缸)直接埋入上模座1和上墊板2中,直接頂住縱向沖頭11,縱向沖頭11是直接固定在上固定板3中,且縱向沖頭11上有高壓介質孔;斜鍥13通過內六角螺釘14和內六角螺釘15直接固定在上固定板3上;卸料螺釘16把上模座1、上墊板2、上固定板3、卸料墊板4和卸料板5連接在一起;卸料墊板4和卸料板5通過內六角螺釘21固定在一起;卸料板鑲件22通過內六角螺釘24鎖在卸料板墊板4上;沖頭護套23直接固定在卸料板鑲件22中。外限位柱18是通過內六角螺釘19直接固定在上模座1上,是限定整體合模高度的。
下模具中有凹模板6、下固定板7、下墊板8和下模座9組成。下墊板8和下模座9是通過內六角螺釘30固定在一起;下固定板7、下墊板8是通過內六角螺釘32固定在一起;凹模板6、下固定板7是通過內六角螺釘33固定在一起;導套31直接放入下固定板7中;側向沖頭護套34直接固定在下固定板7中,側向沖頭護套34可以固定零件41,又可以對側向沖頭40進行導向,側向沖頭護套34中裝有頂桿35,下接下頂缸36,提供卸料力;滑塊39直接放入下固定板7中,其上有凹模板6壓住,定位銷29是限位滑塊39的;側向沖頭固定板直接鑲在滑塊39中,側向沖頭固定板上裝有側向沖頭40,而在側向沖頭固定板上有一孔是放復位彈簧38的,復位彈簧38可以帶動滑塊39向外側運動,從而使側向沖頭40可以脫離零件41;內限位柱26是通過內六角螺釘25直接鎖在凹模板6上的,直接限定凹模板6和卸料板5之間的距離;外限位柱28是通過內六角螺釘27直接固定在下模座9上的。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模具下行,縱向沖頭護套23下行至圖中B點位置,這時A~B區域圓柱中的高壓介質由縱向沖頭11中的孔排出,這時模具繼續下行,沖頭11行至X位置,縱向沖頭11就被縱向沖頭護套23密封住,這時圖中B~C區域的高壓介質形成密封,這時零件41內部就形成內高壓。這時候模具中的斜鍥13向下運動帶動下模中的滑塊39,接著滑塊39中的側向沖頭固定板37帶動側向沖頭40進行沖孔,這時模具上行,復位彈簧38帶動滑塊39退出,下頂缸36帶動頂桿35進行卸料,這時零件41就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