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回擠壓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彈性元件、頂針板、上模墊板、內脫料塊和凹模板,所述下模包括脫料板、回擠圈、止擋板、下模墊板和下模座;
所述上模座與上模墊板固定連接,所述彈性元件一側貼合于所述上模座面向所述上模墊板的一面,另一側貼合固定所述頂針板,所述頂針板遠離所述上模座一面設置有第一頂針,所述第一頂針一端穿過所述上模墊板抵頂于所述內脫料塊,所述內脫料塊安裝于所述上模墊板遠離所述上模座的一面,所述凹模板穿套于所述內脫料塊并與所述上模墊板固定連接,所述內脫料塊背向所述上模墊板的一面與所述凹模板成直角設置;
所述下模座、下模墊板、止擋板、脫料板依次層疊設置連接,所述下模墊板遠離所述下模座一面設置有下模沖頭,所述下模沖頭遠離所述下模墊板的一面與側面成直角設置,所述下模沖頭一端穿過所述止擋板和所述回擠圈,所述脫料板設置有通孔,所述回擠圈固定安裝于所述通孔上,所述下模沖頭正對應于所述內脫料塊設置;
還包括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帶動所述脫料板和回擠圈相對所述上模往復運動;
當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所述下模沖頭、回擠圈、內脫料塊和凹模板形成腔體;
當產品放置于所述腔體內,所述下模沖頭和所述內脫料塊抵頂于產品,對產品進行回擠壓,當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分模后,所述動力裝置帶動所述脫料板和所述回擠圈將產品頂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擠壓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夾板,所述下夾板穿套于所述下模沖頭并固定于所述下模墊板背向所述下模座的一面,所述下夾板背向所述下模墊板一面與所述止擋板貼合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擠壓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包括優力膠、彈性柱和壓縮彈簧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擠壓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設置有第二頂針和第二彈性元件,所述第二頂針一端抵頂于所述第二彈性元件,另一端抵頂于所述下模沖頭,所述第二彈性元件安裝于所述下模座遠離所述上模一面;
當產品放置于所述腔體內,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后,所述第二頂針頂向所述下模沖頭,所述第一頂針頂向所述內脫料塊,所述下模沖頭和所述內脫料塊對該產品施力,進行回擠壓;
當所述上模和下模分模后,所述第一頂針受到彈性元件的彈力,所述第一頂針做遠離所述彈性元件的遠動,所述第二頂針受到第二彈性元件的彈力,推動所述下模沖頭遠離所述下模座運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擠壓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彈性元件包括優力膠、彈性柱和壓縮彈簧中的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擠壓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為氣缸,所述氣缸安裝固定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氣缸帶動所述脫料板相對所述上模來回運動;
當所述上模和下模分模后,所述氣缸推動所述脫料板和回擠圈遠離所述下模座運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回擠壓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包括至少兩個,分別均衡設置于所述下模座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擠壓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設置有墊腳,所述墊腳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模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模墊板;
所述墊腳包括兩個,所述彈性元件和頂針板活動安裝于所述墊腳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擠壓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擠圈遠離所述止擋板一面沿其內壁延伸出凸臺,該凸臺外四周正對應于所述內脫料塊外周邊緣。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擠壓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擠圈外周設置有側凸臺,所述脫料板設置有與所述側凸臺適配的凹槽,所述側凸臺與所述凹槽適配卡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