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盒狀板材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對于盒狀板材在實際加工時,有利用切割設備將板類部件切割成若干料板,然后將各個料板鉚接或者焊接在一起形成盒狀板材部件,上述的盒狀板材部件通過焊接或者鉚接方式,容易造成部件銹蝕,或者部件本身的強度無法得到保證,因此現有技術中也有采用沖壓模具成型的方式,現有技術中的沖壓模具在實施對盒狀板材成型時,受限于盒狀板材本身的結構,一般需要多個沖壓模具完成,一個沖壓模具只能完成一個工序的沖壓作業,導致沖壓效率極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盒狀板材沖壓模具,能夠方便實現對盒狀板材的沖壓作業,提高沖壓成型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高效盒狀板材沖壓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立柱,立柱的上端設置有橫梁,橫梁上設置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活塞桿豎直向下且與活動橫梁連接,所述活動橫梁與立柱構成豎直方向的滑動導向配合,所述活動橫梁的下板面設置有多個凸模,所述底座上設置與凸模位置及數量對應的凹模,所述凹模的模腔底部設置有頂板,所述頂板伸出底座且與提升板連接,所述提升板的下板面與第二油缸的活塞桿豎直,第二油缸驅動提升板上下移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備的技術效果為:將待沖壓的板材放置在凹模上,啟動第一油缸,使得活動橫梁下降,從而使得多個凸模與多個凹模配合,從而一次將多個盒狀板材沖壓成型,提高成型效率,第二油缸啟動,提升板動作,從而將盒狀板材頂出,完成對盒狀板材的卸料,該沖壓模具成型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高效盒狀板材沖壓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至圖4是高效盒狀板材沖壓模具的三種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5是多個凸模與多個凹模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凸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7和圖8是凸模與凹模配合的兩種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至圖8,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高效盒狀板材沖壓模具,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設置有立柱20,立柱20的上端設置有橫梁30,橫梁30上設置有第一油缸40,第一油缸40的活塞桿豎直向下且與活動橫梁50連接,所述活動橫梁50與立柱20構成豎直方向的滑動導向配合,所述活動橫梁50的下板面設置有多個凸模51,所述底座10上設置與凸模51位置及數量對應的凹模60,所述凹模60的模腔底部設置有頂板61,所述頂板61伸出底座10且與提升板62連接,所述提升板62的下板面與第二油缸70的活塞桿豎直,第二油缸70驅動提升板62上下移動;
結合圖2至圖4所示,將待沖壓的板材放置在凹模60上,啟動第一油缸40,使得活動橫梁50下降,從而使得多個凸模51與多個凹模60配合,從而一次將多個盒狀板材沖壓成型,提高成型效率,第二油缸70啟動,提升板62動作,從而將盒狀板材頂出,完成對盒狀板材的卸料,該沖壓模具成型效率高。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結合圖1所示,所述橫梁30上設置有第三油缸80,所述第三油缸80的活塞桿豎直且與剪切板90連接,所述剪切板90滑動設置在立柱20上,所述剪切板90位于活動橫梁50上方,所述剪切板90的下板面設置有多個刀具91,所述刀具91的刃口豎直向下;
上述在凸模51與凹模60沖壓配合之前,第三油缸80啟動,從而使得剪切板90下降,使得剪切板90下方的刀具91實施對板材的剪切,第三油缸90啟動,從而使得剪切板90抬升,第一油缸40啟動,從而實現對剪切下的板材沖壓成型;
上述的活動橫梁50上設置有刀具91穿過的通孔,從而避免活動橫梁50的妨礙。
進一步地,結合圖7和圖8所示,所述凹模60包括兩卡定模板63,所述頂板61設置在兩卡定模板63之間,所述頂板61的上板面及兩卡定模板63之間構成凹模60,所述兩卡定模板63的上板面設置有與刀具91的刃口配合的V形槽631;
上述的刀具91與卡定模板63上的V形槽631配合,從而板材剪斷。
結合圖5至圖8所示,所述兩卡定模板63之間還設置有橡膠墊64,所述橡膠墊64設置在頂板61的上板面;
上述的凸模51與兩卡定模板63之間的橡膠墊64配合,從而可顯著吸收凸模51下移時產生的沖擊,減少凸模51與凹模60配合時產生的噪音問題,減少凸模51沖壓時產生的噪音。
更近一步地,所述橡膠墊64呈槽板狀,所述橡膠墊64的槽腔與兩卡定模板63構成凹模60的模腔,所述橡膠墊64的槽腔內設置有鋼珠641,所述鋼珠641突伸出橡膠墊64的槽腔;
上述的凸模51下移過程中在與橡膠墊64的槽腔靠近時,凸模51下行迫使鋼珠641向四周運動,鋼珠在成形件表面移動,改變了材料的受力狀態,提高了成形件的成形質量。同時,橡膠墊64形成對鋼珠641運動的制約,實現了受力的均勻,減少危險斷面的應力,提高成形極限,使得成形件壁厚更均勻。
具體地,所述頂板61的下板面設置有連接桿611,所述連接桿611豎直且穿過底座10與提升板62連接,所述連接桿611外套設有耐磨套612;
上述的耐磨套612的使用,可減少連接桿611的磨損,提高整個模具的使用壽命。
為實現對盒狀板材翻邊的成型,所述凸模51呈桿狀,位于凸模51的桿身懸伸設置有壓板511,所述壓板511與凸模51的桿身之間圓弧過渡;
上述的壓板511與凸模51的桿身之間圓弧過渡,可避免由于應力集中導致的盒狀板材翻邊折斷的風險。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