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模具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凸包成型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沖壓件的質量、生產效率以及生產成本等,與模具設計和制造有直接關系。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產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產品的開發能力。
模具一般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模和下模,也稱為公模和母模或者凸模和凹模,其中上模和下模之間形成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產品的型腔。
用于將待加工產品的形狀沖壓出來的模具稱為成型模,成型是模具工藝里面的一個重要步驟,絕大多數產品都需要形成其最終的形狀,所以成型模在所有模具行業有著重要的地位。然而,現有的用于成型凸包的成型模具在成型過程中,由于上模和下模都是全封閉的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是不透氣的,在合模過程中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間會產生氣壓。但因空氣不流通,有空氣殘留在型腔內,會導致成型出來的產品的凸包有氣泡,產生應力,特別容易產生真空力而導致產品凸包容易拉裂和高度達不到要求,大大影響了產品質量,影響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凸包成型沖壓模具,采用該模具成型出來的凸包產品質量好,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凸包成型沖壓模具,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設有用于成型凸包的凹腔和所述下模設有用于成型凸包的凸臺,上模的凹腔開設有至少一個上透氣孔,下模的凸臺開設有至少一個下透氣孔。
其中,所述上透氣孔設有多個,多個上透氣孔均布在上模的凹腔。
其中,所述上模開設有多個上凹槽,多個上凹槽均布在所述上模的頂面,所述上透氣孔開設于所述上凹槽的槽底。
其中,所述上凹槽設有九個,九個上凹槽呈矩陣排列,每個上凹槽的槽底開設有3~5個上透氣孔。
其中,所述上透氣孔的孔徑為3毫米至8毫米。
其中,所述下透氣孔設有多個,多個下透氣孔均布在下模的凸臺。
其中,所述下模開設有多個下凹槽,多個下凹槽均布在所述下模的底面,所述下透氣孔開設于所述下凹槽的槽底。
其中,所述下凹槽設有九個,九個下凹槽呈矩陣排列,每個下凹槽的槽底開設有3~5個下透氣孔。
其中,所述下透氣孔的孔徑為3毫米至8毫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請的凸包成型沖壓模具工作過程中,當上模下落并與下模組合成型凸包時,上模與產品之間的氣體會從上透氣孔排出,下模與產品之間的氣體會從下透氣孔排出,進而使上模、產品和下模緊密貼合時型腔內不會存在多余氣體,進而成型的凸包不會產生氣泡和產生應力,降低不良產品的產生,解決了以往產品成型質量不好的問題。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凸包成型沖壓模具的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凸包成型沖壓模具的俯視圖。
圖3為圖2中B-B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1-上模;11-上透氣孔;12-上凹槽;13-凹腔;2-下模;21-下透氣孔;22-下凹槽;23-凸臺;3-產品。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凸包成型沖壓模具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3所示,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之間設有用于放置產品3的型腔,上模1設有用于成型凸包的凹腔13和下模2設有用于成型凸包的凸臺23,上模1的凹腔13開設有至少一個用于排氣的上透氣孔11,下模2的凸臺23開設有至少一個用于排氣的下透氣孔21,具體地,上透氣孔11可設有多個,多個上透氣孔11均布在上模1的凹腔13,進而使上透氣孔11與型腔連通,同樣的,下透氣孔21可設有多個,多個下透氣孔21均布在下模2的凸臺23。沖壓模具工作過程中,當上模1下落并與下模2組合成型凸包時,上模1與產品3之間的氣體會從上透氣孔11排出,下模2與產品3之間的氣體會從下透氣孔21排出,進而使上模1、產品3和下模2緊密貼合時型腔內不會存在多余氣體,進而成型的凸包不會產生氣泡和產生應力,降低不良產品3的產生,解決了以往產品3成型質量不好的問題。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方便對上透氣孔11和下透氣孔21進行加工,上模1開設有多個上凹槽12,下模2開設有多個下凹槽22,多個上凹槽12均布在所述上模1的頂面,多個下凹槽22均布在所述下模2的底面;為了不影響成型出來的凸包外觀,并且能夠達到較好的排氣效果,上模1開設有九個上凹槽12,九個上凹槽12以三行三列的矩陣方式排列在上模1板的頂面,每四個上透氣孔11為一組并開設于上凹槽12的槽底,同樣的,下模2的底面開設有九個下凹槽22,九個下凹槽22以三行三列排列的矩陣方式均布在下模2的底面,每四個下透氣孔21為一組并開設于下凹槽22的槽底,通過以四個為一組的方式排列的上透氣孔11和下透氣孔21,進而使上透氣孔11的孔徑和下透氣孔21的孔徑均可以在三毫米至八毫米之間,不僅能夠有效地排除沖壓所產生的多余氣體,能夠消除合模時上模1、產品3和下模2之間所產生的真空吸力,使產品3更方便地脫模,而且,小孔對產品3成型后的外觀基本不會產生影響。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