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基于磺化石墨烯熒光共振能量轉(zhuǎn)移納米探針的DNA熒光檢測方法及其試劑盒,屬于分析化學及納米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氧化石墨烯可視為一種非傳統(tǒng)形態(tài)的單一的原子層軟性材料,可在橫向尺寸上擴展到數(shù)十微米,具有聚合物、膠體、薄膜以及兩性分子的特性。研究結(jié)果表明氧化石墨烯整個基面主體由兩個不同區(qū)域構(gòu)成,分別為未被氧化的芳香苯環(huán)和封閉的脂肪族六元環(huán),羥基、環(huán)氧基團以及大量sp2 C-C結(jié)構(gòu)單元存在于氧化石墨烯表面,羧基、羰基存在于氧化石墨烯邊緣。氧化石墨烯的結(jié)構(gòu)決定其能夠通過鍵堆疊作用對帶有裸露的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的化合物(核酸堿基、芳香族化合物)產(chǎn)生強烈的非共價吸附。ss-DNA中的堿基包含六元環(huán)結(jié)構(gòu),石墨烯會與裸露的堿基發(fā)生強烈的π-π*相互作用、疏水作用等,從而吸附ss-DNA。但是,石墨烯結(jié)合不同分子結(jié)構(gòu)的DNA的能力明顯不同。研究表明,熒光標記的單鏈DNA探針能夠快速、有效地吸附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由于氧化石墨烯熒光猝滅性質(zhì),只顯示出弱的熒光信號;體系中存在靶序列DNA時,靶序列DNA與探針DNA雜交形成螺旋狀雙鏈DNA分子,由于DNA雜交后空間結(jié)構(gòu)發(fā)生改變,磷酸鹽骨架將堿基有效屏蔽在其中,使石墨烯無法與堿基接觸,從而造成結(jié)合能力的減弱,使得熒光標記的DNA探針從氧化石墨烯表面釋放,而顯示出強的熒光信號。通過熒光信號強弱變化可以高效測定特定序列的DNA的含量。
由以上可知,氧化石墨烯還原程度越高sp2雜化的晶域恢復越完全其對單鏈DNA的熒光猝滅效果就越高。但是,單純的還原氧化石墨烯雖然可使其sp2雜化的晶域恢復卻因含氧基團的離去降低了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這大大限制了氧化石墨烯的還原程度及還原氧化石墨烯在生物領(lǐng)域、環(huán)境監(jiān)測及臨床醫(yī)學中的應用。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磺化石墨烯熒光共振能量轉(zhuǎn)移納米探針的DNA熒光檢測方法及其試劑盒。磺化石墨烯在具有高還原程度的同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本發(fā)明所構(gòu)建的方法具有特異性好、靈敏度高、背景信號低等突出優(yōu)點。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磺化石墨烯熒光共振能量轉(zhuǎn)移納米探針的DNA檢測方法。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磺化石墨烯的DNA熒光檢測試劑盒。試劑盒中包括磺化石墨烯溶液(a液),探針鏈DNA溶液(b液)。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
本發(fā)明所述的基于磺化石墨烯的DNA熒光檢測方法,其特征是將6-羧基熒光素標記單鏈DNA與目標鏈DNA加入到Tris-HCl緩沖液中,雜交反應后加入磺化石墨烯,室溫反應,測定520 nm處的熒光強度,激發(fā)波長為494 nm;所使用的磺化石墨烯由以下方法制備而得:將氧化石墨烯固體分散于去離子水中,超聲處理3小時得到4 mg/mL氧化石墨烯的分散體系。往氧化石墨烯的分散體系加入5 wt %碳酸鈉溶液,以使得氧化石墨烯的分散體系的pH值為9~10,再加入30 mL濃度為0.16 g/mL 硼氫化鈉溶液,在80 ℃下攪拌1小時,8000轉(zhuǎn)/分鐘離心水洗,得到中性的部分還原氧化石墨烯;將部分還原氧化石墨烯分散于去離子水中,得到部分還原氧化石墨烯懸浮液,然后加入對氨基苯磺酸重氮鹽,混勻后在冰浴條件下攪拌2小時,離心雙蒸水洗滌沉淀至其pH為7,得到呈中性的耦合物;將上述所得的耦合物分散于150 mL去離子水中,加入10 mL濃度為1.6 g/mL水合肼,100 ℃下攪拌24小時進行還原反應,然后滴加5 wt %碳酸鈉溶液沉淀磺化石墨烯,將上述制得的磺化石墨烯用雙蒸水進行徹底洗滌,然后將磺化石墨烯進行真空干燥,得到磺化石墨烯固體。
磺化石墨烯對6-羧基熒光素標記單鏈DNA的熒光猝滅率為98.0%。
將40 μL 500 nmol/L 6-羧基熒光素標記單鏈DNA與40 μL目標鏈DNA加入到405 μL 濃度為10 mmol/L的pH為8.0且含50 mmol/L NaCl 和1 mmol/L EDTA的Tris-HCl緩沖液中,37 ℃條件下雜交30分鐘,加入15 μL 50 μg/mL 磺化石墨烯,室溫反應30秒,測定520 nm處的熒光強度,激發(fā)波長為494 nm。
目標鏈DNA檢測線性范圍為0.2~40 nmol/L,檢測限為12.36 pmol/L。
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本發(fā)明所述的基于磺化石墨烯的DNA熒光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氧化石墨烯的制備
稱取325目鱗片石墨,加入到體積比為9:1的濃硫酸和磷酸混合溶液中。充分攪拌后,置于在0 ℃冰浴中。將高錳酸鉀少量多次,緩慢加入到以上混合溶液中。保持0 ℃冰浴,磁力攪拌3小時后,將所得墨綠混懸液轉(zhuǎn)移至35 ℃溫水浴中,控溫1小時,然后再將混懸液轉(zhuǎn)移至50 ℃溫水浴中,控溫12小時。將一定量的冰水混合物緩慢加入到得到的紫黑色混懸液中,劇烈攪拌1小時。繼而往溶液中逐滴滴加30% 過氧化氫溶液,至溶液顏色突變?yōu)榱咙S色。所得溶液經(jīng)G1砂芯漏斗(孔徑20-30微米)過濾,繼而4000 轉(zhuǎn)/分鐘離心30分鐘,分別經(jīng)過水洗一次,酸洗一次,醇洗至中性,最后用乙醚沖洗后經(jīng)G5砂芯漏斗(孔徑1.5-2.5微米)過濾。濾餅在室溫下過夜晾干,得到氧化石墨烯固體。
(二)磺化石墨烯熒光共振能量轉(zhuǎn)移納米探針的制備
將步驟(一)制得的氧化石墨烯固體分散于去離子水中,超聲處理3小時得到4 mg/mL氧化石墨烯的分散體系。往氧化石墨烯的分散體系加入5%碳酸鈉溶液,以使得氧化石墨烯的分散體系的pH值為9~10,再加入30 mL濃度為0.16 g/mL 硼氫化鈉溶液,在80 ℃下攪拌1小時,8000轉(zhuǎn)/分鐘離心水洗,得到中性的部分還原氧化石墨烯。將部分還原氧化石墨烯分散于去離子水中,得到部分還原氧化石墨烯懸浮液,然后加入對氨基苯磺酸重氮鹽,混勻后在冰浴條件下攪拌2小時,離心雙蒸水洗滌沉淀至其pH為7,得到呈中性的耦合物。將上述所得的耦合物分散于150 mL去離子水中,加入10 mL濃度為1.6 g/mL水合肼,100 ℃下攪拌24小時進行還原反應,然后滴加5%碳酸鈉溶液沉淀磺化石墨烯,將上述制得的磺化石墨烯用雙蒸水進行徹底洗滌,然后將磺化石墨烯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真空干燥,得到磺化石墨烯固體。
(三)DNA檢測
將40 μL濃度為500 nmol/L 6-羧基熒光素標記單鏈DNA(FAM-ssDNA)與40 μL不同濃度目標鏈DNA加入到405 μL 10 mmol/L的 Tris-HCl緩沖液中(pH 8.0,含50 mmol/L NaCl 和1 mmol/L EDTA),混合均勻,在37 ℃條件下雜交30分鐘。然后加入15 μL濃度為50 μg/mL的磺化石墨烯,反應 30秒,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檢測熒光(激發(fā)波長494 nm)。
為了實現(xiàn)上述試劑盒的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
本發(fā)明所述的基于磺化石墨烯的DNA熒光檢測試劑盒,其特征是包括a液和b液;a液為磺化石墨烯溶液,b液為含探針鏈FAM-ssDNA的Tris-HCl緩沖液。
a液為濃度為50 μg/mL的磺化石墨烯水溶液。
b液為含44.94 nmol/L探針鏈FAM-ssDNA的10 mmol/L的Tris-HCl緩沖液,所述的Tris-HCl緩沖液其pH為8.0,且含50 mmol/L NaCl和1 mmol/L EDTA。
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所述的基于磺化石墨烯的DNA熒光檢測試劑盒,具有如下特征:
(四)試劑盒組成
a液包括上述技術(shù)方案(二)制備的磺化石墨烯加入超純水超聲分散所形成的溶液,其濃度為50 μg/mL。b液為含44.94 nmol/L探針鏈DNA的10 mmol/L Tris-HCl緩沖液(pH 8.0,含50 mmol/L NaCl和1 mmol/L EDTA)。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基于磺化石墨烯的DNA熒光檢測試劑盒的使用方法為:40 μL目標鏈DNA加入到445 μL b液中,混合后在37 ℃條件下雜交反應30分鐘,在混合溶液中加入15 μL a液,混合后室溫反應30秒,測定520 nm處的熒光強度F,激發(fā)波長為494 nm。
目標鏈DNA檢測線性范圍為0.2~40 nmol/L,檢測限為12.36 pmol/L。
所述的一種基于磺化石墨烯的DNA熒光檢測試劑盒的使用方法,能區(qū)分單堿基錯配DNA和目標鏈DNA。
具體地說,所述的一種基于磺化石墨烯的DNA熒光檢測試劑盒的使用方法具有如下特征:
(五)試劑盒使用方法
將目標鏈DNA 40 μL 加入到445 μL技術(shù)方案(四)的b液,混合后37 ℃雜交30分鐘。加入15 μL技術(shù)方案(四)的a液,混合后室溫條件下反應30秒,立即用494 nm激發(fā)波長檢測其520 nm處熒光強度(F)。以F(含有目標鏈DNA)與F0(空白)的差值(F- F0)對目標鏈DNA繪制標準曲線進行定量。熒光分光光度法測定的檢測限為12.36 pmol/L。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
(1)本發(fā)明使用磺化石墨烯為探針,具有吸附單鏈DNA能力強、用量少、反應迅速等特點。
(2)本發(fā)明使用的磺化石墨烯納米材料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熒光背景低等性質(zhì),不需要任何前修飾步驟。
(3)本發(fā)明在檢測DNA中測定靈敏度高,DNA檢測限為12.36 pmol/L。
(4)本發(fā)明檢測DNA選擇性好,能有效區(qū)分單堿基錯配和非互補DNA序列。
附圖說明
圖1為氧化石墨烯、磺化石墨烯與FAM-ssDNA作用的熒光光譜圖。
圖2為磺化石墨烯對FAM-ssDNA的猝滅動力學曲線。
圖3為檢測不同濃度目標DNA時的熒光光譜圖。
圖4為目標DNA的標準曲線。
圖5為DNA檢測特異性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磺化石墨烯的DNA熒光檢測方法。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若干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檢測方法的技術(shù)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例1:
稱取325目鱗片石墨2.7 g,加入到316 mL濃度為18.4 mol/L的濃硫酸和36 mL濃度為14.7 mol/L的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攪拌后,置于在0 ℃冰浴中。將16.2 g高錳酸鉀少量多次,緩慢加入到以上混合溶液中。保持0 ℃冰浴,磁力攪拌3小時后,將所得墨綠混懸液轉(zhuǎn)移至35 ℃溫水浴中,控溫1小時,然后將所得墨綠混懸液轉(zhuǎn)移至50 ℃溫水浴中,控溫12小時得到紫黑色混懸液混合物。360 mL冰水緩慢加入到得到的紫黑色混懸液混合物中,劇烈攪拌1小時。繼而往溶液中逐滴滴加12 mL 30wt%過氧化氫溶液,溶液顏色突變?yōu)榱咙S色,攪拌30 分鐘。所得溶液經(jīng)G1砂芯漏斗(孔徑20-30微米)過濾,繼而4000 轉(zhuǎn)每分鐘離心30分鐘,棄去上清液;加入180 mL 超純水充分振蕩洗滌,4000 轉(zhuǎn)每分鐘離心30分鐘,棄去上清液,沉淀顏色呈土黃色;再加入180 mL 30wt% 鹽酸充分振蕩洗滌,經(jīng)G1砂芯漏斗(孔徑20-30微米)過濾去除不溶顆粒,濾液4000 轉(zhuǎn)每分鐘離心30分鐘,棄去上清液,沉淀顏色繼續(xù)加深;接著多次用無水乙醇將沉淀物洗至pH值為中性,4000 轉(zhuǎn)每分鐘離心30分鐘,棄去上清液,沉淀呈棕黃色;最后用乙醚沖洗沉淀,經(jīng)G5砂芯漏斗(孔徑1.5-2.5微米)過濾。濾餅在室溫下過夜晾干,得到棕色的氧化石墨烯。
實例2:
在裝有冷凝管、攪拌器、滴液漏斗和溫度計的150 mL四頸瓶中放入10 mL 5 wt%碳酸鈉溶液及2.1 g對氨基苯磺酸晶體,攪拌下溫熱使其溶解,再加入0.8 g亞硝酸鈉與6 mL水配成的溶液,用冰浴冷至0~5 ℃。在不斷攪拌下,將3 mL濃鹽酸與10 mL水配成的溶液滴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冰浴中繼續(xù)攪拌15 min,得到對氨基苯磺酸重氮鹽。
實例3:
將實施例1制得的氧化石墨烯固體分散于去離子水中,超聲處理3小時得到4 mg/mL氧化石墨烯的分散體系。往氧化石墨烯的分散體系加入5 wt %碳酸鈉溶液,以使得氧化石墨烯的分散體系的pH值為9~10,再加入30 mL濃度為0.16 g/mL 硼氫化鈉溶液,在80 ℃下攪拌1小時,8000轉(zhuǎn)/分鐘離心水洗,得到中性的部分還原氧化石墨烯。將部分還原氧化石墨烯分散于75 mL去離子水中,得到部分還原氧化石墨烯懸浮液,然后加入實例2制得的對氨基苯磺酸重氮鹽,混勻后在冰浴條件下攪拌2小時,離心雙蒸水洗滌沉淀至其pH為7,得到呈中性的耦合物。將上述所得的耦合物分散于150 mL去離子水中,加入10 mL濃度為1.6 g/mL水合肼,100 ℃下攪拌24小時進行還原反應,然后滴加5 wt %碳酸鈉溶液沉淀磺化石墨烯,將上述制得的磺化石墨烯用雙蒸水進行徹底洗滌,然后將磺化石墨烯在60 ℃下進行真空干燥,得到磺化石墨烯固體。
實例4:
在445 μL 濃度為10 mmol/L的Tris-HCl緩沖液(pH 8.0,含50 mmol/L NaCl 和1 mmol/L EDTA)中加入40 μL濃度為500 nmol/L FAM-ssDNA(Takara Bio)溶液和15 μL濃度為50 μg/mL的磺化石墨烯水溶液,室溫反應30秒,測定熒光光譜(激發(fā)波長494 nm)。由圖1可知,磺化石墨烯的熒光猝滅率為98.0%,顯著高于氧化石墨烯的15.6%。
實例5:
在445 μL 濃度為10 mmol/L的Tris-HCl緩沖液(pH 8.0,含50 mmol/L NaCl 和1 mmol/L EDTA)中加入40 μL濃度為500 nmol/L FAM-ssDNA(Takara Bio)溶液和15 μL濃度為50 μg/mL的磺化石墨烯水溶液,室溫反應0~120秒,測定520 nm處的熒光強度(激發(fā)波長494 nm)。由圖2可知,磺化石墨烯可在30秒內(nèi)猝滅FAM-ssDNA的熒光。
實例6:
將40 μL 500 nmol/L 6-羧基熒光素標記單鏈DNA(FAM-ssDNA)(Takara Bio)與40 μL不同濃度目標鏈DNA(0~500 nmol/L)(Takara Bio)加入到405 μL 10 mmol/L的 Tris-HCl緩沖液(pH 8.0,含50 mmol/L NaCl 和1 mmol/L EDTA)中,37 ℃條件下雜交30分鐘。加入15 μL 50 μg/mL 磺化石墨烯,室溫反應30秒,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檢測熒光光譜(激發(fā)波長494 nm)。如圖3所示,熒光強度隨著目標鏈DNA濃度的增大而增大。
實例7:
將40 μL 500 nmol/L 6-羧基熒光素標記單鏈DNA(FAM-ssDNA)(Takara Bio)與40 μL不同濃度目標鏈DNA(0~500 nmol/L)(Takara Bio)加入到405 μL 10 mmol/L的 Tris-HCl緩沖液(pH 8.0,含50 mmol/L NaCl 和1 mmol/L EDTA)中,37 ℃條件下雜交30分鐘。加入15 μL 50 μg/mL 磺化石墨烯,室溫反應30秒,測定520 nm處的熒光強度(激發(fā)波長494 nm)。如圖4所示,目標鏈檢測線性范圍為0.2~40 nmol/L,檢測限為12.36 pmol/L。
實例8:
將40 μL 500 nmol/L 6-羧基熒光素標記單鏈DNA(FAM-ssDNA)(Takara Bio)與40 μL 500 nmol/L目標鏈DNA或單堿基錯配鏈DNA(Takara Bio)或非互補鏈DNA(Takara Bio),加入到405 μL 10 mmol/L的 Tris-HCl緩沖液(pH 8.0,含50 mmol/L NaCl 和1 mmol/L EDTA)中,37 ℃條件下雜交30分鐘。加入15 μL 50 μg/mL 磺化石墨烯,室溫反應30秒,測定520 nm處的熒光強度(激發(fā)波長494 nm)。如圖5所示,該檢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可區(qū)分目標鏈與單堿基錯配鏈,單堿基錯配鏈熒光恢復僅相當于目標鏈的27.8%。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磺化石墨烯的DNA熒光檢測試劑盒。試劑盒中包括提供磺化石墨烯(a液),含探針鏈DNA(FAM-ssDNA)的Tris-HCl緩沖液(b液)。
實例9:
a液的制備:稱取5 mg上述實例2制備所得磺化石墨烯,加入10 mL超純水,超聲5小時,得到濃度為50 μg/mL的磺化石墨烯水溶液。
實例10:
b液的制備:將40 μL 500 nmol/L FAM-ssDNA(Takara Bio)溶解于405 μL濃度為10 mmol/L 的Tris-HCl緩沖液(pH 8.0,含50 mmol/L NaCl和1 mmol/L EDTA),得到濃度為44.94 nmol/L的FAM-ssDNA。
實例11:
試劑盒使用方法:40 μL目標鏈DNA(Takara Bio)分別加入到445 μL實施例10制備的b液,混合后在37 ℃條件下雜交反應30分鐘。然后,在混合溶液中加入15 μL實施例9制備的a液,混合后室溫反應30秒,測定520 nm處的熒光強度F(激發(fā)波長494 nm)。根據(jù)F(含有目標鏈DNA)與F0(空白)的差值(F- F0)對目標鏈濃度繪制標準曲線,在0.2~40 nmol/L 范圍內(nèi)F-F0與目標鏈DNA濃度呈線性關(guān)系,檢測限為12.36 pmol/L。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