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器人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搬運機器人的機械手。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入,工業機器人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據聯合國會統計,近年來世界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年產值的年總產值在逐年增加,據此預測,在未來,世界機器人行業也會持續增長。在我國逐步向老齡化社會邁進以及人工成本連年攀升的背景下,一線產業工人減少的趨勢不可逆轉,而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因其優勢,市場占有率會逐步增加往往是用來實現一些人類無法完成的工作,或者幫助人類完成一些高危險、高勞動強度的工作。
搬運機器人在實際的工作中就是一個機械手,機械手的發展是由于它的積極作用正日益為人們所認識,但是現有的機械手無法自由調節,不能根據實際貨物的尺寸進行抓取范圍的改變,使其適用范圍大大減小,而且不能自動控制和夾取貨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搬運機器人的機械手,具有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泛,能自動調節機械手的收縮與夾緊以及控制方便的優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于搬運機器人的機械手,包括T型支撐桿、抓取機械手和控制器,所述T型支撐桿上設有兩個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與抓取機械手活動連接,兩個所述抓取機械手對應設置,所述T型支撐桿上位于固定基座之間設有兩個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分別與對應的抓取機械手活動連接,所述控制器與驅動裝置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抓取機械手包括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所述第一連接臂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臂,所述第二連接臂上設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設有卡爪,所述固定基座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臂。抓取機械手通過驅動裝置可隨意轉動,抓取范圍大大增強,靈活機動,利用卡爪相互夾持貨物,穩定性高,卡爪與固定框采用可拆卸連接,更換維修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驅動裝置采用氣缸,所述氣缸上的活塞桿分別與第一連接臂活動連接,結構簡單,驅動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爪由固定部和夾取部組成。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夾取部內部設有T型槽,能更好的固定貨物。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控制器安裝于T型支撐桿上。
本實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為:
所述T型支撐桿上設有兩個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上活動連接有抓取機械手,通過控制器可以控制驅動裝置帶動抓取機械手對貨物進行收縮或夾緊操作,抓取范圍大大增強,靈活機動,利用卡爪相互夾持貨物,穩定性高,卡爪與固定框采用可拆卸連接,更換維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抓取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抓取機械手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T型支撐桿;2、抓取機械手;22、第一連接臂;23、第二連接臂;24、固定框;25、卡爪;251、固定部;252、夾取部;253、T型槽;3、控制器;4、固定基座;5、驅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3所述的,一種用于搬運機器人的機械手,包括T型支撐桿1、抓取機械手2和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安裝于T型支撐桿1上,所述T型支撐桿1上設有兩個固定基座4,所述固定基座4上活動連接有抓取機械手2,兩個所述抓取機械手2對應設置,所述T型支撐桿1上位于固定基座4之間設有兩個驅動裝置5,所述驅動裝置5分別與對應的抓取機械手2活動連接,所述控制器3與驅動裝置5電連接,所述驅動裝置5采用氣缸,所述氣缸上的活塞桿分別與第一連接臂22活動連接,結構簡單,驅動方便。
所述抓取機械手2包括第一連接臂22和第二連接臂23,所述第一連接臂22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臂23,所述第二連接臂23上設有固定框24,所述固定框24上設有卡爪25,所述卡爪25由固定部251和夾取部252組成,所述夾取部252內部設有T型槽253,能更好的固定貨物。所述固定基座4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臂22。抓取機械手2通過驅動裝置5可隨意轉動,抓取范圍大大增強,靈活機動,利用卡爪25相互夾持貨物,穩定性高,卡爪25與固定框24采用可拆卸連接,更換維修方便。
所述T型支撐桿1上設有兩個固定基座4,所述固定基座4上活動連接有抓取機械手2,通過控制器3可以控制驅動裝置5帶動抓取機械手2對貨物進行收縮或夾緊操作,抓取范圍大大增強,靈活機動,利用卡爪25相互夾持貨物,穩定性高,卡爪25與固定框24采用可拆卸連接,更換維修方便。
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