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銑削用裝夾裝置。
背景技術:
在加工工藝品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多面加工,即在上表面加工完畢后需要在同一工件上加工下表面,因此工件需要多次裝夾。在多次裝夾過程中,如果采用平口鉗或者壓板等通用夾具進行裝夾,將會造成定位不準加工位置誤差過大而導致工件報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可以對方形毛坯進行多次換面裝夾的、雙工位銑削用裝夾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銑削用裝夾裝置,包括底座、定位組件和夾緊組件,所述底座呈T形,包括夾持部、接合部和設置在所述接合部上表面中部的一凸臺,在所述凸臺的中部設置有螺紋孔,所述接合部上表面在所述凸臺的兩側分別安裝結構相同的一所述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本體、支撐板和定心組件,所述本體與所述接合部固定連接,所述本體中部設置有左右方向的方孔,方孔上方外側設置有一缺口,在方孔上方靠近所述本體內端設置有一臺階孔,方孔的底面固定安裝所述支撐板,位于所述方孔前后側的所述本體上各設置有兩個臺階孔,每一所述定位組件均設置有兩組前后布置的所述定心組件,即前定心組件和后定心組件,所述前定心組件安裝在所述方孔的前側,后定心組件安裝在所述方孔的后側,前定心組件和后定心組件均包括壓板、滑柱、彈簧A及螺母,所述壓板設置有兩個前后布置的用于安裝所述滑柱的通孔A,所述壓板靠近前端處還設置了一方便工件滑入的斜面,所述彈簧A安裝在所述臺階孔內,所述滑柱從所述方孔內側穿過所述彈簧A后伸出所述本體的外側,在伸出所述本體外側的滑柱的軸端安裝所述螺母,所述夾緊組件包括螺柱、螺母、壓板、蓋板、壓釘和彈簧B,所述螺柱下端與所述螺紋孔旋合,所述彈簧B安裝在所述臺階孔內,所述蓋板固定安裝在所述臺階孔的正上方,中部設置有一通孔B,所述壓釘中部設置有一軸環,壓釘的下端套裝入所述彈簧B直至所述軸環抵住所述彈簧B的上端面,上端穿過所述通孔B伸出所述蓋板的頂面,所述壓板中部設置有一通孔C,下表面兩端各設置一開口向外的矩形槽,所述壓板通過所述通孔C套入所述螺柱,所述壓釘的上端卡入所述矩形槽內,在位于所述壓板上表面的所述螺柱上安裝所述螺母。
較優地,所述底座的夾持部裝夾在平口鉗上。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與所述本體之間采用螺釘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缺口為刀具伸入對工件進行加工的區域。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A與所述滑柱之間采用過盈配合。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銑削用裝夾裝置,其優點是,由于設置了定心組件和限位板,工件定位準確;由于定心組件中設置了彈簧,可實現工件自動對中而實現定位;本裝置結構簡單、裝夾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銑削用裝夾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銑削用裝夾裝置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銑削用裝夾裝置的側視圖。
圖4為圖3中I處的局部放大視圖。
圖5為圖3中II處的局部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銑削用裝夾裝置,包括底座1、定位組件和夾緊組件,所述底座1呈T形,包括夾持部11、接合部12和設置在所述接合部12上表面中部的一凸臺13,在所述凸臺13的中部設置有螺紋孔14,所述接合部12上表面在所述凸臺13的兩側分別安裝結構相同的一所述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本體2、支撐板5和定心組件,所述本體2與所述接合部12固定連接,所述本體2中部設置有左右方向的方孔21,方孔21上方外側設置有一缺口22,在方孔21上方靠近所述本體2內端設置有一臺階孔23,方孔21的底面固定安裝所述支撐板5,位于所述方孔21前后側的所述本體2上各設置有兩個臺階孔24,每一所述定位組件均設置有兩組前后布置的所述定心組件,即前定心組件6和后定心組件7,所述前定心組件6安裝在所述方孔21的前側,后定心組件7安裝在所述方孔21的后側,前定心組件6和后定心組件7均包括壓板61、滑柱62、彈簧A63及螺母64,所述壓板61設置有兩個前后布置的用于安裝所述滑柱62的通孔A611,所述壓板61靠近前端處還設置了一方便工件滑入的斜面612,所述彈簧A63安裝在所述臺階孔24內,所述滑柱62從所述方孔21內側穿過所述彈簧A63后伸出所述本體2的外側,在伸出所述本體2外側的滑柱62的軸端安裝所述螺母64,所述夾緊組件包括螺柱3、螺母4、壓板8、蓋板9、壓釘100和彈簧B200,所述螺柱3下端與所述螺紋孔14旋合,所述彈簧B200安裝在所述臺階孔23內,所述蓋板9固定安裝在所述臺階孔23的正上方,中部設置有一通孔B91,所述壓釘100中部設置有一軸環101,壓釘100的下端套裝入所述彈簧B200直至所述軸環101抵住所述彈簧B200的上端面,上端穿過所述通孔B91伸出所述蓋板9的頂面,所述壓板8中部設置有一通孔C81,下表面兩端各設置一開口向外的矩形槽82,所述壓板8通過所述通孔C81套入所述螺柱3,所述壓釘100的上端卡入所述矩形槽82內,在位于所述壓板8上表面的所述螺柱3上安裝所述螺母4。
所述底座1的夾持部11裝夾在平口鉗上。
所述底座1與所述本體2之間采用螺釘連接。
所述缺口22為刀具伸入對工件進行加工的區域。
所述通孔A611與所述滑柱62之間采用過盈配合。
由于設置了定心組件和限位板,工件定位準確;由于定心組件中設置了彈簧,可實現工件自動對中而實現定位;本裝置結構簡單、裝夾方便。
以上僅僅以一個實施方式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在系統允許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擴展為同時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塊,從而最大限度擴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