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側推折彎壓料模具。
背景技術:
在零部件生產過程中,需要對產品進行一次或多次的折彎。前一次的折彎部可能會對后一次的折彎造成脫料影響,脫料的過程中,對產品造成損傷,使得產品折彎效果不佳。
故一種結構簡單,折彎效果好,便于脫料的側推折彎壓料模具亟待提出。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側推折彎壓料模具,其結構簡單,操作便捷,折彎效果好,便于脫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側推折彎壓料模具,用于對產品進行折彎,其包括: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沿垂直方向發生相對運動,在上模組件上設有滑塊以及設置于滑塊一側的壓料塊,滑塊和壓料塊固定連接,滑塊沿水平方向與上模組件浮動連接,滑塊具有滑塊斜面;在下模組件上設有插刀、折彎塊以及浮塊,插刀具有與滑塊斜面相匹配的插刀斜面,插刀和折彎塊分別與下模組件固定連接,浮塊沿垂直方向與下模組件浮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一種側推折彎壓料模具,其結構簡單,操作便捷,折彎效果好,便于脫料。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做如下改進:
作為優選的方案,折彎塊設置于插刀與浮塊之間。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便于對產品進行折彎。
作為優選的方案,在開模狀態下,浮塊的上表面高于折彎塊的上表面;在閉模狀態下,浮塊的上表面低于折彎塊的上表面。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保證產品的折彎效果良好。
作為優選的方案,插刀的上表面高于折彎塊的上表面。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產品與模具不會發生干涉。
作為優選的方案,在壓料塊的下底面設有凹槽,該凹槽與滑塊斜面連通。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產品與模具不會發生干涉。
作為優選的方案,滑塊通過水平設置的彈簧與上模組件彈性連接。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便捷。
作為優選的方案,浮塊通過垂直設置的彈簧與下模組件彈性連接。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便捷。
作為優選的方案,在上模組件上設有導向柱,在下模組件上設有與導向柱相匹配的導套。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進行導向,保證折彎壓料的過程不會發生偏移,折彎精度更好。
作為優選的方案,導向柱的直徑由上至下逐漸減小。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導向效果更好。
作為優選的方案,導向柱的端部設有一階、兩階或兩階以上的臺階面。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導向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折彎前的產品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折彎后的產品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側推折彎壓料模具開模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部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側推折彎壓料模具閉模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B部局部放大圖。
其中:1產品、2上模座、3上墊板、4上夾板、5上模板、6下模板、7下墊板、8下模座、9滑塊、91滑塊斜面、10壓料塊、101凹槽、11彈簧、12插刀、121插刀斜面、13折彎塊、14浮塊、15導向柱、16導套、17第一折彎部、18第二折彎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一種側推折彎壓料模具的其中一些實施例中,
一種側推折彎壓料模具用于對產品1進行折彎,在產品1的端部上具有第一折彎部17,折彎前的產品1如圖1所示,折彎后的產品1如圖2所示。
如圖3-6所示,一種側推折彎壓料模具包括: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沿垂直方向發生相對運動。上模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2、上墊板3、上夾板4以及上模板5;下模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下模板6、下墊板7以及下模座8。
在上模組件上設有滑塊9以及設置于滑塊9一側的壓料塊10,滑塊9和壓料塊10固定連接,滑塊9沿水平方向與上模板5浮動連接,滑塊9通過水平設置的彈簧11與上模板5彈性連接。滑塊9具有滑塊斜面91。在壓料塊10的下底面設有凹槽101,該凹槽101與滑塊斜面91連通。
在下模組件上設有插刀12、折彎塊13以及浮塊14,折彎塊13設置于插刀12與浮塊14之間。
在開模狀態下,浮塊14的上表面高于折彎塊13的上表面;在閉模狀態下,浮塊14的上表面低于折彎塊13的上表面。插刀12的上表面高于折彎塊13的上表面。
插刀12具有與滑塊斜面91相匹配的插刀斜面121,插刀12和折彎塊13分別與下模座8固定連接,浮塊14沿垂直方向與下模座8浮動連接。浮塊14通過垂直設置的彈簧11與下模座8彈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一種側推折彎壓料模具的工作過程如下:
1)將產品1放置于浮塊14的上表面。
2)上模組件下行,插刀12的插刀斜面121與滑塊9的滑塊斜面91呈切線滑動,插刀12進入上模板5,插刀12使滑塊9帶動壓料塊10向左運動。
3)模具逐漸閉合,壓料塊10與浮塊14共同作用壓住產品,浮塊14浮動下降,浮塊14一側的折彎塊13相對于浮塊14向上運動完成對產品1第二折彎部18的折彎。
4)上模組件上行,浮塊14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向上運動,折彎塊13先完成折彎脫料,插刀12退出,滑塊9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向右運動,即完成對第一折彎邊17的避位脫料。
本實用新型一種側推折彎壓料模具,其結構簡單,操作便捷,折彎效果好,便于脫料。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實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術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在上模組件上設有導向柱15,在下模組件上設有與導向柱15相匹配的導套16。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進行導向,保證折彎壓料的過程不會發生偏移,折彎精度更好。
進一步,導向柱15的直徑由上至下逐漸減小。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導向效果更好。
進一步,導向柱15的端部設有一階、兩階或兩階以上的臺階面。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導向效果更好。
以上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