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鍋爐管道焊接工裝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圓管對縫焊接工裝。
背景技術:
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鍋爐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被廣泛應用于火電站、船舶、機車以及工礦企業中。
目前,在進行鍋爐安裝時,都是將鍋爐吊裝到一定高度后,通過管道將各個零部件進行焊接組裝。雖然現在有很多設備可以實現兩段圓管的定位、對接,然而,在鍋爐管道焊接時,現有的圓管定位設備不能在高空中使用。因此,現有安裝技術中將兩段圓形管道呈端對端焊接在一起定位用的方法都是人工定位法,即在管道外側采用人工方法將兩段圓管固定在一起后再進行焊接。但是,人工定位不僅無法實現單人操作、需要的人工多、工作效率低,尤其對于鍋爐管道焊接來說,更是難以操作,而且還存在難以準確定位、不能保證對接的管道同心、使得對接的管道質量較差等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圓管對縫焊接工裝,該工裝能夠實現鍋爐管道焊接的單人操作,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并確保對接的管道同心。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圓管對縫焊接工裝,其關鍵在于:包括結構一致的左基體與右基體,所述左基體與右基體之間通過鎖緊螺栓連接,所述左基體與右基體的內壁為兩個正對設置的C字形弧面結構,在所述左基體與右基體的外壁上均固定有至少兩個支撐機構,在所述支撐機構上安裝有對心螺栓,該對心螺栓用于對圓管進行同心調節,且所述對心螺栓的下邊緣高于所述左基體與右基體的上側邊緣。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機構大體呈L字形,該支撐機構的豎向端與所述左基體或右基體的外壁固定連接,在該支撐機構的橫向端設置有支撐螺母,所述對心螺栓穿設在該支撐螺母內。
進一步的,所述左基體與右基體均為截面呈C字形的弧形板,在所述左基體與右基體的兩端均連接有向外凸起的連接耳,所述鎖緊螺栓穿設于兩個相鄰的連接耳內。
進一步的,在所述左基體與右基體的內壁以及對心螺栓的端部均設置有緩沖墊。
進一步的,在所述左基體或右基體上連接的支撐機構均為兩個,且四個所述支撐機構對稱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顯著效果是:在使用時,通過鎖緊螺栓連接一體的左基體與右基體套設在其中一根圓管上,并通過調節鎖緊螺栓使得左基體與右基體和圓管緊密接觸,之后通過調整四個對心螺栓,對兩個管道進行同心調節,確保兩根圓管的同心。本工裝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自重小,在進行鍋爐管道焊接時,實現了單人操作,減少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確保了兩根對接管道的同心度,對接質量高;另外,還設置有緩沖墊,避免了對管道上防腐蝕層破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與圖2所示,一種圓管對縫焊接工裝,包括結構一致的左基體1與右基體2,所述左基體1與右基體2之間通過鎖緊螺栓3連接,所述左基體1與右基體2的內壁為兩個正對設置的C字形弧面結構,在所述左基體1與右基體2的外壁上均固定有至少兩個支撐機構4,在所述支撐機構4上安裝有對心螺栓5,該對心螺栓5用于對圓管進行同心調節,且所述對心螺栓5的下邊緣高于所述左基體1與右基體2的上側邊緣。
從圖1中可以看出,所述左基體1與右基體2均為截面呈C字形的弧形板,在所述左基體1與右基體2的兩端均連接有向外凸起的連接耳7,所述鎖緊螺栓3穿設于兩個相鄰的連接耳7內。通過上述結構,不僅能夠對管道進行良好的固定定位,而且還能夠根據管徑實時進行調節。
從圖1中還可以看出,在所述左基體1與右基體2的內壁以及對心螺栓5的端部均設置有緩沖墊8。通過上述的緩沖墊8,避免了對鍋爐管道上防腐蝕層的損傷,從而使得焊接處的管道壽命不會被影響。
本例中,在所述左基體1或右基體2上連接的支撐機構4均為兩個,且四個所述支撐機構4對稱分布。設置為對稱分布,在進行同心調節時,調節四個方向即可,能夠盡最大化的減少調節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參見附圖2,所述支撐機構4大體呈L字形,該支撐機構4的豎向端與所述左基體1或右基體2的外壁固定連接,在該支撐機構4的橫向端設置有支撐螺母6,所述對心螺栓5穿設在該支撐螺母6內。
本工裝在使用時,通過鎖緊螺栓3連接一體的左基體1與右基體2套設在其中一根圓管上,并通過調節鎖緊螺栓3使得左基體1與右基體2和圓管緊密接觸,使得該圓管被固定,便于定位,之后通過調整四個對心螺栓5,對兩個管道進行同心調節,確保兩根圓管的同心度,之后進行焊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