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側面沖孔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側面沖孔的模具,屬于模具制造業,具體地涉及到一種側面沖孔的模具,利用倒鉤斜楔來實現對汽車側圍側面沖孔的模具。
背景技術:
一般的沖壓模具都是安裝在壓力機上進行生產的,壓力機的運動都是上下的垂直運動,因此一般的簡單模具也都是上下垂直的運動,而要想實現側面沖孔,就必須借助于特殊的工具或裝置,而一般的標準斜楔只能實現正向的側沖孔,而且要求孔的前方的空間要足夠大,那樣才能夠安裝上標準的斜楔來進行沖孔,但往往所沖孔的正面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安裝標準的斜楔。板件在沒有側沖孔之前的形狀如圖1所示,板件在側沖孔之后的板件如圖2所示。中國專利申請號200720042488.X,“一種冷沖壓模具的側沖孔結構”公開了一種冷沖壓模具的側沖孔結構,在凹模孔廢料排出方向設與凹模孔同軸線的落料孔,在落料孔的出口設與落料孔相交且為鉛垂方向、貫通的排料孔所述的排料孔內設有下端朝落料孔方向為傾斜結構的廢料頂出構件。盡管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模具側面沖孔的排料孔中由于粘連而產生堆積的廢料在帶有傾斜結構的廢料頂出構件的作用下搓開分離而順利下落, 避免沖孔凹模的脹裂和沖孔沖頭的折斷,保證了模具的安全,不用在生產中增加不必要的人工清除廢料的操作;但是未能克服所沖孔的正面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安裝標準的斜楔問題。
發明內容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側面沖孔中一般的標準斜楔只能實現正向的側沖孔,而且要求孔的前方的空間要足夠大,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側面沖孔的模具,通過倒鉤的斜楔來進行側沖孔,這同時倒鉤斜楔可以根據所沖孔的角度和空間大小自行設計斜楔的規格和大小,從而順利的實現沖孔。技術方案—種側面沖孔的模具,其包括上模座、上模彈簧、圧料芯、沖孔凸模、滑動塊彈簧、 驅動導板、導板、壓板、下模座和沖孔凹模,還包括上模滑動塊和下模驅動塊,壓料芯和上模座是通過上模彈簧來連接的,并通過上模彈簧來實現相對運動,上模滑動塊通過壓板安裝在上模座上,并與上模座之間通過導板來導向并移動,上模滑動塊和下模驅動塊通過驅動導板來實現滑動,下模驅動塊通過螺釘與下模座固定在一起,驅動導板用螺釘與下模驅動塊固定在一起,沖孔凸模用螺釘與上模滑動塊固定在一起,沖孔凹模用螺釘與下模座固定在一起。所述的下模驅動塊的角度與所沖孔的軸向角度一致。所述的上模滑動塊和下模驅動塊通過驅動導板來實現滑動。[0010]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利用倒鉤斜楔對汽車側圍進行側沖孔,解決了一般的沖壓模具都是安裝在壓力機上進行生產的,壓力機的運動都是上下的垂直運動,而要想實現側面沖孔,就必須借助于特殊的工具或裝置,而一般的標準斜楔只能實現正向的側沖孔,而且要求孔的前方的空間要足夠大,那樣才能夠安裝上標準的斜楔來進行沖孔,但是當所沖孔的正面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安裝標準的斜楔的時候,就需要這種倒鉤的斜楔來進行側沖孔了, 這種倒鉤斜楔可以根據所沖孔的角度和空間大小自行設計斜楔的規格和大小,從而順利的實現沖孔。同時本實用新型使用的空間比較小,而且結構簡單。
圖1為板件在沒有側沖孔之前的形狀;圖2為板件在側沖孔之后的板件形狀;圖3 —種側面沖孔的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上模滑動塊主視圖;圖5為下模驅動塊主視圖。圖中標注為1上模座、2上模彈簧、3圧料芯、4上模滑動塊、5沖孔凸模、6滑動塊彈簧、7驅動導板、8導板、9壓板、10下模座、11沖孔凹模、12下模驅動塊。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3、4、5所示,一種側面沖孔的模具,其包括上模座1、上模彈簧2、圧料芯3、 沖孔凸模5、滑動塊彈簧6、驅動導板7、導板8、壓板9、下模座10和沖孔凹模11,還包括上模滑動塊4和下模驅動塊12,壓料芯3和上模座1是通過上模彈簧2來連接的,并通過上模彈簧2來實現相對運動,上模滑動塊4通過壓板9安裝在上模座1上,并與上模座1之間通過導板8來導向并移動,上模滑動塊4和下模驅動塊12通過驅動導板7來實現滑動,下模驅動塊12通過螺釘與下模座10固定在一起,驅動導板7用螺釘與下模驅動塊12固定在一起,沖孔凸模5用螺釘與上模滑動塊4固定在一起,沖孔凹模11用螺釘與下模座10固定在一起。實施例1首先工人把要沖孔的板件放在下模座10上,然后上模座1向下運動,當壓料芯3 接觸到板件之后,上模彈簧2開始壓縮,壓料芯3和上模座1是通過上模彈簧2來連接的, 并通過上模彈簧2來實現相對運動,當壓料芯3把板件完全壓牢之后,上模滑動塊4開始與下模驅動塊12開始接觸,此時上模滑動塊4的運動就由和上模座1 一起的上下運動變成了沿著下模驅動塊12的角度移動,此下模驅動塊12的角度與所沖孔的軸向角度一致的,上模滑動塊4通過壓板9安裝在上模座1上,并與上模座1之間通過導板8來導向并移動,而滑動塊彈簧6可以保證每次沖壓完之后上模滑動塊4可以回到原始的位置,起到回程的作用。 上模滑動塊4和下模驅動塊12通過驅動導板7來實現滑動,并起到潤滑的作用,下模驅動塊12通過螺釘與下模座10固定在一起,驅動導板7用螺釘與下模驅動塊12固定在一起,沖孔凸模5用螺釘與上模滑動塊4固定在一起,沖孔凹模11用螺釘與下模座10固定在一起,當上模滑動塊4運動到一定的位置之后,沖孔凸模5和沖孔凹模11開始接觸,繼續運動,實現沖孔。然后上模座1向上運動,并帶動壓料芯3和上模滑動塊4 一起向上運動,壓料芯3 在上模彈簧2的作用下復位,上模滑動塊4在滑動塊彈簧6的作用下復位,從而為下一個行程做好準備。 以上所述,并未所有列舉,因此,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變動,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他場合,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側面沖孔的模具,其包括上模座(1)、上模彈簧(2)、圧料芯(3)、沖孔凸模(5)、 滑動塊彈簧(6)、驅動導板(7)、導板(8)、壓板(9)、下模座(10)和沖孔凹模(1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模滑動塊(4)和下模驅動塊(12),壓料芯(3)和上模座(1)是通過上模彈簧 (2)來連接的,并通過上模彈簧(2)來實現相對運動,上模滑動塊(4)通過壓板(9)安裝在上模座(1)上,并與上模座(1)之間通過導板(8)來導向并移動,上模滑動塊(4)和下模驅動塊(12)通過驅動導板(7)來實現滑動,下模驅動塊(12)通過螺釘與下模座(10)固定在一起,驅動導板(7)用螺釘與下模驅動塊(12)固定在一起,沖孔凸模(5)用螺釘與上模滑動塊(4)固定在一起,沖孔凹模(11)用螺釘與下模座(10)固定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側面沖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驅動塊(12)的角度與所沖孔的軸向角度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側面沖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滑動塊(4) 和下模驅動塊(12)通過驅動導板(7)來實現滑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側面沖孔的模具,屬于模具制造業。其包括上模座、上模彈簧、圧料芯、沖孔凸模、滑動塊彈簧、驅動導板、導板、壓板、下模座和沖孔凹模,還包括上模滑動塊和下模驅動塊,壓料芯和上模座是通過上模彈簧來連接的,并通過上模彈簧來實現相對運動,上模滑動塊通過壓板安裝在上模座上,并與上模座之間通過導板來導向并移動,上模滑動塊和下模驅動塊通過驅動導板來實現滑動,下模驅動塊通過螺釘與下模座固定在一起,驅動導板用螺釘與下模驅動塊固定在一起,沖孔凸模用螺釘與上模滑動塊固定在一起,沖孔凹模用螺釘與下模座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使用的空間比較小,而且結構簡單,順利的實現側面沖孔。
文檔編號B21D37/12GK202174154SQ20112030486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2日
發明者劉洪森, 唐茂林, 李英紅, 王勝斌, 黃敏 申請人:福臻(馬鞍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